当味道和友情趟过岁月的河流
周日徒步时下山,前方不远处就是要去的目的地,一片未知的湖泊。然后最吸引人的却是山坡下的一大片青绿,在黝黑的树林和新翻的黑色土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翠和醒目。走进一看,是刚出土的苜蓿苗,嫩嫩的,软软的。
小时候吃过这种草。那时粮食不足,更没有什么蔬菜。熬过了严冬的人们终于盼来了温暖和希望的春天。春天是多好的季节呀!春天来了,地就开始绿了,有了草就有了吃的。有一个麻麻草,齿状的叶子,可以直接摘叶子放嘴里嚼,麻辣的一种味道。然而苜蓿草和另外一种做扫帚的嫩苗是人们的最爱,因为这种草量大,可以做成正经的一顿饭。掐嫩苗回家,妈妈用清水洗净,拌上做窝窝头的玉米谷子杂粮面,大火蒸二十来分钟就好了。一般就是切一点葱丝,几片蒜,加上咸盐拌起来就可以吃了,如果有香油,滴几滴更香了。对于一冬天只是吃土豆的人们,迟到蒸苜蓿菜,就是非常好的美味。有时妈妈会把出锅的蒸苜蓿草放凉一会,用植物油炒一炒,那种味道想起来都非常的香甜,一直是心中最好的记忆。
早上起来,把摘回来的苜蓿草又挑拣了一回,去掉一些比较硬枝茎,用清水洗净,拌上白面粉,还打了一个鸡蛋,蒸了一小笼。切一碟葱花和蒜片,烧热菜油,期待着心中的美味出锅。满屋油香,满心欢喜。摆好餐碟,还特意到了一杯干白。然后开吃的时候,总感觉里心中的那种味道差了一大截。欢快地吃了几口,再吃就有点迟疑。最后望着剩下地半盘苜蓿菜,心里竟然有点难过。时间可以改变一切,竟然还包括了一直心心念念的味道,当然也包括友情。
几年前有次回国,偶尔听到我的一个初中同学也生活在我到的城市,很欣喜。历历往事如电影般从脑海奔腾而过。那时我们住校,住在一个宿舍里。那时我们的宿舍是那种大通铺,并排十几个人挤一起的那种。我和他的铺位紧挨着。冬天宿舍很冷,带的被褥也薄。为了保暖,我两更是挤到一个被窝里,上面盖了两层被子。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一个被窝的兄弟。可惜他中考没有考上高中就辍学了,我们也断了联系。
二十多年未见,声音还熟悉,面容却是大不一样了,需要仔细看才能看到原来的模样。我们都很激动,慢慢喝着酒,说着上学时的日子。偶尔我们会谈到后来的生活,却总是说得很浅,匆匆带过。我们不陌生,但是总觉着心里隔着什么。无论怎么努力,始终无法回到同盖一床被子的感觉。
时光流逝,生活总在向前,曾经美好的记忆就让他留在心里。我们都要真诚地努力地过好每一天。虽然说生活不能重复,也不可能完全复原,至少我们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者某一个时刻,想起一个人或者一种味道,心中有满满的幸福感。正如未来某一天回想今天的我喝着咖啡敲着键盘,心里有着温暖一样。这也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