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行者

注册日期:2024-04-08
访问总量:17000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赏析


发表时间:+-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赏析

历代名家名词赏析之四十八

王能全


image.jpeg

我思我在摄影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南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慷慨悲壮,壮怀激烈,为千古名词。这首《小重山》,则以郁闷忧愤的笔法,倾诉知音难觅、壮志难酬的感伤,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达同样的精忠报国之志。

 宋高宗绍兴六、七年间,岳飞率领的抗金军队已在前线节节胜利,收复大片失地。宋高宗赵构害怕胜利后钦宗返回,他自己失去皇帝的宝座,绍兴八年(1138),起用奉行妥协主和的秦桧为相,停止抗金、迫害主战派。岳飞忧思孤愤,而又无可奈何,写下了这首词。


image.jpeg


      上片以景寓情。“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寒蛩”:秋天的蟋蟀。昨夜寒风萧瑟,作者梦里回到千里之外杀敌的战场。蟋蟀不停的凄鸣声,让他夜阑三更时从梦中惊醒。“起来独自绕阶行”,起身,独自绕着栏阶缓缓而行。四周悄无人音,帘外月色朦胧,不见星辰。秋夜清寒深幽,词人孤独凄凉,忧心忡忡。


image.jpeg


      下片直抒胸臆。一心为国抗金,在杀敌的沙场建功立业。然而,屡遭刁难,人未老,鬓已霜。“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旧山”:故乡的山。我依然像家乡的松竹一样苍劲,收复国土的决心丝毫未移。无奈偏安议和的嚣声阻挡了返回故乡的道路。“欲将心事付瑶琴”,“瑶琴”:用美玉装饰的古琴。欲将满腔壮志、满腹愁肠付与瑶琴一曲。“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曲高和寡,纵然弹至弦断,又有谁听?词人发出知音难寻、知己安在之叹,空有精忠报国之志,情何以堪!


image.jpeg


        这首词沉郁蕴藉,情幽意远。晚清著名词人陈廷焯评曰:“苍凉悲壮中亦复风流儒雅”(《词则·放歌集》)。现代古典文学学者詹安泰先生尤为推崇此词,他独家评道:“岳鹏举《满江红》词一阕,非不慷慨激昂,可歌可泣。顾其耐人寻味之程度,殊不若其《小重山》也,故从词之本身论,则以《小重山》为高格。”(《词学讲义》)


image.jpeg



本文取自作者的著作《词苑漫话–常用词牌及其历代佳作赏析》

此书已经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正式出版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

 


 





浏览(1235)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