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2025-04-18 21:54·水绘园168
大阪世博惊现场馆引全网地震。日本网友看着自家塌顶的展馆,盯着中国馆三千米长队直呼“降维打击”。
图片来源网络
月球土样展览柜前跪倒一片航天迷
嫦娥五号与六号标本同台堪比“关公战秦琼”。日本隼鸟号当年带回0.1克小行星样本吹了十年,中国双份月壤直接让隔壁展台冷清如鬼城。蛟龙号体验舱的深海特效,把大阪环球影城过山车秒成小儿科。
图片来源网络
三星堆青铜神树复制品镇场,东京国立博物馆借展的唐代文物黯然失色。昆曲水袖舞动时,京都艺伎表演区观众跑光三分之二。二十四节气动画墙成打卡圣地,对比韩国馆抄袭争议,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玩出“老虎吃蚂蚱——小菜一碟”的境界。
图片来源网络
展馆外墙119句古诗词暗藏锋芒,东京大学汉文教授现场翻译《离骚》翻车三次。雨水回收系统让大阪40度高温天自打耳光,沙漠治理展区让阿联酋馆连夜撤换宣传片。这种“一石三鸟”的设计,比北京冬奥雪花主火炬更刁钻。
现场日语对话展示
虚实交织的展台中央“AI孙悟空”正通过讯飞星火大模型展现技术内核——以全国产自主可控的讯飞星火大模型为基础,融合了多语种、高噪场景语音识别、多情感超拟人语音合成以及多模态交互等技术能力,跨越覆盖文字、图像、语音等多模态。在聚集众多观众的世博会现场,“AI孙悟空”也能听清、听懂观众说的问题,生动还原孙悟空惟妙惟肖的动画角色形象和声线,以中、日、英三种语言与观众展开自由深度的交流。
观众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现场互动
当日本观众抛出:“即将去中国旅游,你有什么美食推荐?”问题时,展项中的“AI孙悟空”猛挠头一笑道:“要说中国美食,俺老孙可有太多想推荐的了,北京烤鸭薄如蝉翼,四川火锅辣似老君炉,江南小笼包汤汁烫舌,山西刀削面耍得比俺金箍棒还溜!记得地道的老字号品尝品尝!”
该展项由上影元联合共创,呈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形象。科大讯飞对经典形象进行技术化赋能与重构,通过形象建模、语音合成、唇形预测、图像处理等AI核心技术,在讯飞星火大模型的加持下,成功让领先的技术与经典动画形象结合,让每个腾云驾雾的姿态都承载着跨越甲子的文化记忆。
展项绘画功能展示
科大讯飞凭借“科技+文化”双引擎的精密咬合,赋予了“AI孙悟空”智慧和灵魂,让其圈粉无数。科大讯飞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底座,以科学教育专有大模型结合讯飞AI科学教育与奇思妙问产品,实现类科学家自由对话、问题准确理解、海量科普知识、逻辑推理、自适应响应等能力,让“AI孙悟空”具有了认知能力;还深入挖掘“孙悟空”的文化精髓,通过讯飞AI虚拟人交互平台构建了与大阪世博会紧密融合的交互式知识库,让“AI孙悟空”不仅能够面对面与用户亲切交流、幽默解疑,还能实现即时响应的问答互动及精确无误的导览服务,让每一次互动都充满趣味与便捷。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于4月13日正式开园。中国馆也于当日举行开馆仪式,正式迎接全世界的参观者。这座以“中华书简”为灵感的展馆中藏着诸多惊喜。
4月14日,日本大阪,2025大阪世博会中的中国馆。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作为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整体建筑设计以“中华书简”为灵感,巧妙融合竹子、汉字、书卷等寓意丰富的文化符号,将竹简这个古老的信息传递工具,与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诉说中华千年历史,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诠释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的参展主题。
4月14日,日本大阪,游客排队参观中国馆。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4月9日,日本西部大阪,中国馆内一位机器人向参观者挥手。视觉中国 图
中国馆竹黄色外立面以金、篆、隶、行、楷 5 种字体镌刻着119句经典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从《诗经》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的纯真质朴,到《楚辞》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浪漫与坚毅,这些诗词跨越时空,如同一座文化宝库,让每一位观者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月14日,日本大阪,游客在排队时观看中国馆外立面上的诗词。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诗句文字形化为水流般的光影,在中国馆里流动穿梭。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中国馆共设“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个展区。其中,近距离对比展示由中国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样品,以及“蛟龙”号深潜体验舱、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数字化动态长卷《耕织图》等展项是中国馆的亮点。
4月14日,小朋友在中国馆“天人合一”展区的“二十四节气”动态影像前跳舞。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中国馆展出古代书法作品。视觉中国 图
中国馆里展示的中国汉字演变过程,六个窗口分别展示了从甲骨文到宋体的六种字体。图中左边游客正在看日语介绍,右边游客在看英语介绍。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三星堆青铜神树等三件文物的复制品将亮相中国馆。视觉中国 图
嫦娥五号探测器采集的月球土壤样品。新华社 图
4月13日,日本大阪,参观者在中国馆“生生不息”展区内参观游览“蛟龙号”深潜体验舱。新华社 图
《哪吒2》导演饺子出现在中国馆入馆视频介绍中。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中国馆一楼至二楼通道,由木雕构成的象征中日友谊场景。图为阿童木和孙悟空。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4月14日,中国馆“昆曲进世博”主题日首演活动举行,这是中国馆开馆后的首场演出。当日,上海昆剧团的演员们上演了《牡丹亭》《闹天宫》《游园惊梦》《长生殿》等多个昆曲经典选段,现场还开展了昆曲艺术讲座,吸引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驻足欣赏。来自捷克的Eliska Vychodilova表示,这是她首次现场聆听昆曲,体验非常独特,并称赞中国馆竹林般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中国馆“昆曲进世博”主题日首演活动策划人陆海荣表示,本次活动致力于推广中日戏曲交流。
4月14日,大阪世博会,上海昆剧团演员在中国馆上演《闹天宫》选段。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4月14日,大阪世博会现场,上海昆剧团演员在中国馆上演《游园惊梦》选段。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上海昆剧团演员在三星堆青铜神树复制品前合影。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这是大阪时隔55年再度举办综合类世博会,本届世博会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7个国际组织参展。各展馆将围绕“生命”“循环”等主题,通过展陈和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展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和各自的独特文化。园区位于大阪市西部的人工岛梦洲,园区面积约155公顷。展期将持续至10月13日,预计接待参观者2800万人次。园区每天上午9时至晚上10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