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同

注册日期:2010-09-01
访问总量:34102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四一八血案遗址寻访记


发表时间:+-

四一八血案遗址寻访记

修行君   

时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近六十年,2025年正月初,春寒料峭,欲暖还寒,修行君夫妇邀茂桂,有守等当年同学一起,回落户三年的重庆綦江区扶欢坝踏访,以资记念。

踏访毕,时间尚余,彼此心有灵犀:何不借道扶欢坝,去青年乡当年的兴无国防厂,寻访四一八血案遗址?亲临现场,祭奠缅怀,了却夙愿。

四一八啊!事发突然!

1968年春,我校八二九战斗团副团长茂桂远赴北京参加中央组织的全国造反派头头学习,修行君滞留校园,四一八血案躲过一劫,却眼睁睁看着最受爱戴的团长嘉励在血案中逝去。修行君没能阻止流血事件,留下终生遗憾!此行寻访,冥冥之中念想,偶然中的必然。

车行关坝,看窗外,漫漫担煤路,依稀浮眼前。唏嘘六十年,洗尽铅华,拂去尘埃,古稀老大还。

心切切,青年乡兴无厂,历历在眼前。翠峨九锅菁,盘恒渝黔间,三线急选址,进洞要靠山,始建兴无厂,绝佳一地盘。

时光倒流,一九六八年,四月十八那天,天阴地霾,我校高中几位同学,私自去兴隆运煤,与附近的兴无国防厂职工因排队闹起了纠纷。

那两年的重庆,造反派手里不但有枪,还有炮,都是国防厂里由造反派自己组装,往外运输分发到各高校甚至到中学。武装到牙齿的双方,真枪实弹,让重庆的武斗升级成全国之冠。1968年武斗终于停火,但武器还在对立双方手里,随时摩擦都会起火。

兴无国防厂造反派是我校的对立派,两派从买煤炭闹纠纷起,发展到大打出手,最终学生寡不敌众,惨遭拳脚。

同学含恨而归,倾述怨屈,在我校战斗团里引起公愤:响噹噹八二九造反团,岂能任人欺凌!恰逢复课闹革命,个个年青气盛,一呼百应,蜂蛹而上,挤滿三车人!荷枪实弹,整装待发,要去打回来。

群情激愤,早有勤务员龙辉按耐不住!飞身上车。

喇叭声响,人声鼎沸。箭在弦上,发还是不发!只等团长张嘉励一声令下!

千均一发之时,团部门前,嘉励和小修正激辩一场:张要小修去“督阵”,却遭到小修拒绝:“私下运煤违纪,挨打关我团何事?”,“情况复杂,人多无序,必需有人指挥掌控!”……

几番理论去与不去?小修内心矛盾纠结交织:不能只是赌气,近百人的安危岂能不顾?其实那时的小修,已经对伟大的文革看透七八分,逐渐失去了一年前的激情和信念;死于武斗的两派学生工人,以及无辜受害群众,早已让他动摇寒心。

嘉励素来身居简出,坐阵掌控。这次却决定随行,他大概是想要引导呼声震天叫着要杀回来的团员们息气熄火,阻止他们的冒险行动,避免引发一场火拼,只可趋利避害,不能再出事,和对立派谈判,抓出打手!

当年他上车的步子,悲壮抑郁坚定,荣绕于心五十年,惜成诀别……

时间定格在四月十八日夜晚11时,三辆载人满满的卡车在兴无厂大门前遇到地雷爆炸袭击,死亡5人,受伤数十人。地雷是当天下午3时就埋下的,对方预计我方今晚必来报复,还特地在埋雷处周围加上了无数的金属块条和金属渣,以增加爆炸力。

1969年,四一八血案后的一年,我们老三届高初中生全部下乡了。

60年后的今天,2025年,我们又回到这伤心之地。

我们的车驶向处于九锅箐腹地的青年镇,过了兴隆煤矿就是兴无厂,驱车进厂。和当年三线建设在老山沟洞里建立的众多国防厂一样,兴无厂也早就关闭了。废弃的厂区里树木阴森,楼舍破旧,厂房残存。枯枝败叶,满目荒芜。前世今生,这里注定是个伤心之地。下车驻足,脚踏实地,恩怨情仇,一腔愤懑,洒向空寂荒凉……老潘和我怒目凝视,匆匆拍照,离厂而去。

车出厂至门岗,岗亭虽在,物似人非!当年月黑夜,凄风苦雨中,远望见,岗亭星火,鬼影晃动;瞬间巨响,火光冲天,地动山摇,血肉横飞,哭喊震天。冲进岗亭时,暴徒已仓皇逃窜!

车翻人倾崖,小将遭杀害,伤员遍山岗,摸黑背扶抬。翠峨九锅菁,鸣咽蒲河水。热血洒沃土,英灵尽来归。

血雨顺肩流, 背扶伤战友。挫折不丧志,昂首向前走,朝着东方,朝着学校的去……

难忘四一八!三江鸣咽,瀛山低垂。学校師生,长歌当哭,悲愤欲绝。

噩耗傳到北京,茂桂小修千里连心,声音哽咽,啼哭无语!

往事不堪回首,一晃五十多年。岗亭换成劝导站,护林监督火与山。自报家门说由来,当年青丝白发还!

站外小周五十二,站内老李七十三,家居附近忆当年,热情接待互寒暄。老李诉说当年事,钢瓶炸弹太凶残。凶手就在厂物质处,早抓此人入监牢。小周只听大人讲,伤了好多青少年!还问当年伤者情,关心之情益于颜。近年也有人来访,伤感当年岁月难!

“亭左原是生活区,礼堂地基留踪迹,沿着公路往上走,厂门依稀见轮廓。”小周逐一做介绍。

“亭右坡上是食堂,当时饥饿去借粮;亭下几个小煤窑,当年出事那地方!”有守寻思皱眉,这片土地陌生熟悉!努力搜索尘封记忆:“对,想起来了,那是伙食团位置!我们曾走进去想拿几个馒头给伤员吃!下面马路还栏着根水泥杆呢”……

告别劝导亭,沿山路下行。拐过两道弯,停一陡坡旁。有守一吼,嗓门高:“到了,就这儿!地形好险要,靠山一条道。横拦水泥柱,车行必受阻。

伫立马路边,屏息往下看。战友遭伏击,血洒陡坡前。草木皆有情,摇曳迎亲人。平生留遗憾,无力共患难。阴阳五十载,今日寻访来。九泉英灵在,拱手受吾拜。含泪述衷肠,志同情义远,海枯石不烂,心惜如从前。

环顾左右,九锅菁苍翠欲滴,这片净土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真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魂。道旁山花含苞,草木茂盛,泥土芬芳,小道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蜿蜒曲折,直上九霄!好一个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安息吧嘉励,安息吧四一八的英灵,帶来了亲朋的问候,抚慰了你们的灵魂!

车沿当年回校之路缓缓而行。青年,石角在眼前逐一走过……放下了多年的思念,平静了浮躁的心境,忘却了当年的纷扰是非……

佛祖,把嘉励当年的行为算成是“见义勇为”如何?从道德,从真善美的层面上?这是我们仅存心灵的叩问!

文革似尘埃散去,情谊如泥土芳香,像山花烂漫,似青山永恒!

安息吧嘉励,昌元......安息吧四一八英灵!

          


浏览(446)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