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7: 1-26>
【书7: 1-26】【以色列人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因为犹大支派中,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取了当灭的物;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在约书亚记第七章中记载了,因亚干“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使神怒气发作,所以以色列人在艾城战役中失败。约书亚在神面前俯伏哀祷,神就告诉他失败原因,须取出犯罪者。结果神取出亚干,亚干全家被治死,堆石纪念。本章首先说:【以色列人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因为犹大支派中,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取了当灭的物;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以色列人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因为犹大支派中,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取了当灭的物”。“当灭的物”,就是必须被毁灭的物。“犯了罪”,就是亚干偷窃了应当全然被毁灭的物,向神犯了罪。“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亚干一人犯罪,不只连累了自己,还连累了全以色列人。因为【约书亚吩咐百姓说:‘呼喊吧,因为耶和华已经把城交给你们了!这城和其中所有的都要在耶和华面前毁灭;…至于你们,务要谨慎,不可取那当灭的物,恐怕你们取了那当灭的物,就连累以色列的全营,使全营受咒诅。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都要归耶和华为圣,必入耶和华的库中。】(6:16-19)亚干所犯的是隐藏的罪,是暗地里的罪,仍未被发现,但神都知道,因我们的神,无所不知的。【当下,约书亚从耶利哥打发人往伯特利东边、靠近伯亚文的艾城去,吩咐他们说:‘你们上去窥探那地。’他们就上去窥探艾城。他们回到约书亚那里,对他说:‘众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劳累众民都去,因为那里的人少。’于是民中约有三千人上那里去,竟在艾城人面前逃跑了。】“当下,约书亚从耶利哥打发人往伯特利东边靠近伯亚文的艾城去”,“当下”,就是在攻取耶利哥城之后;“伯特利”是旧约中一个重要城市,位于耶路撒冷北面约十七公里;“伯亚文”位于伯特利东面,在旷野的边缘;“艾”是一座小城。“吩咐他们说:‘你们上去窥探那地。他们就上去窥探艾城’”。“窥探那地”,就是搜集对方的军事情报。“他们回到约书亚那里,对他说:‘众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这是轻敌的表示。“不必劳累众民都去,因为那里的人少”。艾城的人口【连男带女共有一万二千】(8:25),但探子们太自信了,低估了该城的防御能力,认为“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约书亚亦被探子的话说服,忘了耶利哥的得胜,完全取决于信靠【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所以他在攻打艾城之前没有寻求神的旨意,也没有得到神的命令。可见与神交通的重要,而没有小事不值得我们去祷告。“于是民中约有三千人上那里去,竟在艾城人面前逃跑了”。“逃跑了”就是被击败溃散。这时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不知道神已经发怒了,他们还以为攻取小艾城,十拿九稳。
【艾城的人击杀了他们三十六人,从城门前追赶他们,直到示巴琳,在下坡杀败他们;众民的心就消化如水。】“艾城的人击杀了他们三十六人,从城门前追赶他们,直到示巴琳”,“示巴琳”位于艾城与耶利哥之间。“在下坡杀败他们。众民的心就消化如水”。因艾城的海拔约800公尺,耶利哥仅约300公尺,故地势呈“下坡”;“一场战役损失了“三十六个人”,本来并不算什么重大损失。但新一代的以色列人从何珥玛开始(民21:3),就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他们击杀了河东的二王,渡过了约旦河,攻取了耶利哥,越来越有自信。没想到竟然在小小的艾城打了败仗,踌躇满志的百姓一下子自信心崩溃了,“众民的心就消化如水”。【约书亚便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长老把灰撒在头上,在耶和华的约柜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约书亚说:‘哀哉!主耶和华啊,祢为什么竟领这百姓过约旦河,将我们交在亚摩利人的手中,使我们灭亡呢?我们不如住在约旦河那边倒好。主啊,以色列人既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迦南人和这地一切的居民听见了就必围困我们,将我们的名从地上除灭。那时祢为祢的大名要怎样行呢?’】“约书亚便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长老把灰撒在头上”,“撕裂衣服… 灰撒在头上”,是极其悲痛的表示(士11:35)。“在耶和华的约柜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在耶和华的约柜前”,就是在神面前。“约书亚说:‘哀哉!主耶和华啊,你为什么竟领这百姓过约但河”,约书亚的心中,可能因这次的失败,自认为前景不妙。“将我们交在亚摩利人的手中,使我们灭亡呢?我们不如住在约但河那边倒好”。“亚摩利人”身材高大,居住在约但河两岸高地;“约但河那边”,是指约但河东边。“主啊,以色列人既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转背逃跑”,就是见情势不利逃命为先。“迦南人和这地一切的居民听见了,就必围困我们”,是指迦南七族人风闻艾城这样的小城,竟然击败以色列人,因此受到激励,联合起来围攻我们。“将我们的名从地上除灭。那时你为你的大名要怎样行呢?”是指以色列的名声关系到神的大名,如果神任令以色列声名涂地,则神的圣名可能遭受世人蔑视与亵渎。因约书亚完全不知道百姓中间有人犯罪,还以为他们都很顺服神。神曾应许【要使你一切仇敌转背逃跑】(出23:27),如今却是“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似乎是神违约了,所以他不知所措,痛苦地求问神“为什么”,他和摩西一样担心神的名、神的荣耀受损(民14:15)。
【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起来!你为何这样俯伏在地呢?以色列人犯了罪,违背了我所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放在他们的家具里。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站立不住。他们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是因为成了被咒诅的;你们若不把当灭的物从你们中间除掉,我就不再与你们同在了。】“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起来!你为何这样俯伏在地呢?”“起来”是指示约书亚,让他停止悲伤。“为何这样俯伏在地呢?”神似乎在提醒约书亚事出有因,不可一味自责丧志。“以色列人犯了罪,违背了我所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以色列人犯了罪”,一人犯罪“取了当灭的物”,全体承担罪责。“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放在他们的家具里”,“偷窃”,就是拿不该拿的东西;“行诡诈”,是指藏匿所窃物件。“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站立不住”,“站立不住”,是指战败。“他们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是因为成了被咒诅的”。“成了被咒诅的”,是指他们自己成了当灭之物。“你们若不把当灭的物从你们中间除掉,我就不再与你们同在了”。犯罪最痛苦的后果,就是失去神的同在。在整个进迦南的过程里,约书亚的刚强壮胆是倚靠神的同在(1:5、9),百姓顺服他也是因着神的同在(1:17);他们之所以能过约旦河,是因为神的同在(3:10);约书亚的名声传扬全地,还是因着神的同在(6:27)。现在神要百姓做一个选择:是保留“当灭的物”、失去神的同在;还是除掉“当灭的物”,继续神的同在。
【你起来,叫百姓自洁,对他们说:‘你们要自洁,预备明天,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以色列啊,你们中间有当灭的物。你们若不除掉,在仇敌面前必站立不住。’到了早晨,你们要按着支派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支派,要按着宗族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宗族,要按着家室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家室,要按着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被取的人,有当灭的物在他那里,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烧,因他违背了耶和华的约,又因他在以色列中行了愚妄的事。‘】“你起来,叫百姓自洁,对他们说:‘你们要自洁,预备明天”。“起来”这是神第二次命约书亚起来,就是叫他起来行动
;“自洁”指沐浴洗身、洗衣服(出19:10)。“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以色列啊,你们中间有当灭的物,你们若不除掉,在仇敌面前必站立不住”。“除掉”就是除掉当灭的物和人。“到了早晨,你们要按着支派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支派,要按着宗族近前来”。“取”意思是捕捉、抓住,表明神定意要从祂的百姓中抓出犯罪者,方法可能是抽签。“耶和华所取的宗族,要按着家室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家室,要按着人丁,一个一个的近前来”,由支派而宗族,由宗族而家室,由家室而个人,如此依次拈阄掣签,最后得出一个人。“被取的人,有当灭的物在他那里,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烧”,“他和他所有的”,包括他自己和他的家人、私有物,以及当灭的物。“因他违背了耶和华的约,又因他在以色列中行了愚妄的事”。“愚妄的事”,就是违背神的命令,害己又害人的事。神并没有让约书亚立即行动,而是先宣告百姓中间“有当灭的物”,“到了早晨”才抽签,给了犯罪的人主动认罪的机会。但亚干却没有主动认罪,显明罪必然会使人心刚硬,罪人总会存着侥幸不被发现的心,也总会以为别人也在同样犯罪。【于是约书亚清早起来,使以色列人按着支派近前来,取出来的是犹大支派;使犹大支派(原文是宗族)近前来,就取了谢拉的宗族;使谢拉的宗族,按着家室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取出来的是撒底;使撒底的家室,按着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就取出犹大支派的人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约书亚对亚干说:‘我儿,我劝你将荣耀归给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祂面前认罪,将你所做的事告诉我,不要向我隐瞒。’】“于是约书亚清早起来,使以色列人按着支派近前来,取出来的是犹大支派”。一大早先从十二支派中得出犹大支派。“使犹大支派近前来,就取了谢拉的宗族”,其次从犹大支派中得出谢拉宗族。“使谢拉的宗族,按着家室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取出来的是撒底”,再从谢拉宗族中得出撒底家室。“使撒底的家室,按着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就取出犹大支派的人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最后从撒底家室中得出亚干。“约书亚对亚干说:‘我儿,我劝你将荣耀归给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祂面前认罪”,“我儿”是以父辈的身份劝喻晚辈。“将荣耀归与…神”,就是承认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在祂面前是不能掩盖、隐藏的,所以要向祂认罪。“将你所作的事告诉我,不要向我隐瞒”。与此同时,亚干也要将事情向人有所交代。
【亚干回答约书亚说:‘我实在得罪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我所做的事如此如此:我在所夺的财物中看见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二百舍客勒银子,一条金子重五十舍客勒,我就贪爱这些物件,便拿去了。现今藏在我帐棚内的地里,银子在衣服底下。’】“亚干回答约书亚说:‘我实在得罪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显然亚干已经被拈阄掣签的结果所震慑,因此公开认罪。“我所作的事如此如此:我在所夺的财物中,看见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二百舍客勒银子、一条金子重五十舍客勒”,“示拿衣服”,产自巴比伦的一种长袍,是以金线和丝线为材料,用精细手工编织成的,非常名贵,所以亚干一眼就能认出来。“二百舍客勒银子”,约折合二点三公斤;“一条金子重五十舍客勒”,约折合575公克;“我就贪爱这些对象,便拿去了,现今藏在我帐棚内的地里,银子在衣服底下”。从这里可以看到亚干犯罪的步骤,他是先“看见”,有眼目的情欲;“贪爱”引动心里的贪婪;“拿去”将贪爱化为行动;“藏在”遮掩罪行。神并不是不让人拥有美衣、金子与银子,但人若爱慕这些过于顺服神,追求满足自己的情欲过于遵行神的命令,这些眼前的美物就成了“当灭的物”,会使我们失去永恒的产业,结果得不偿失。【约书亚就打发人跑到亚干的帐棚里。那件衣服果然藏在他帐棚内,银子在底下。他们就从帐棚里取出来,拿到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那里,放在耶和华面前。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把谢拉的曾孙亚干和那银子、那件衣服、那条金子,并亚干的儿女、牛、驴、羊、帐棚,以及他所有的,都带到亚割谷去。】“约书亚就打发人跑到亚干的帐棚里。那件衣服果然藏在他帐棚内,银子在底下”,迅速取出赃物,口供和证物具全。“他们就从帐棚里取出来,拿到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那里,放在耶和华面前”就是将赃物陈列在神和众人的面前。“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把谢拉的曾孙亚干和那银子、那件衣服、那条金子,并亚干的儿女、牛、驴、羊、帐棚,以及他所有的,都带到亚割谷去”。“亚干的儿女”,本来按照律法条例,父亲犯罪不可惩罚子女(申24:16),此案因为他们共同参与藏匿了“当灭的物”,所以他们都成了“当灭的物”。亚干一人犯罪,连累家人、三十六位士兵的生命、以色列名声、甚至神荣耀的名,牵连重大。
【约书亚说:‘你为什么连累我们呢?今日耶和华必叫你受连累。’于是以色列众人用石头打死他,将石头扔在其上,又用火焚烧他所有的(原文是他们)。众人在亚干身上堆成一大堆石头,直存到今日。于是耶和华转意,不发祂的烈怒。因此那地方名叫亚割谷(就是连累的意思),直到今日。】“约书亚说:‘你为什么连累我们呢?今日耶和华必叫你受连累”,“叫你受连累”,就是因你给以色列人带来灾祸,也必给你自己带来灾祸。“于是以色列众人用石头打死他,将石头扔在其上,又用火焚烧他所有的”,这里两次用了“石头”,第一次是扔石打死,第二次是扔石掩盖。“众人在亚干身上堆成一大堆石头,直存到今日”。“堆石头”是为作记号。“于是耶和华转意,不发祂的烈怒。因此那地方名叫亚割谷,直到今日”。“转意”就是不再纪念以色列人的过错。亚干的教训是惨痛的,而神让“亚割谷”这个名字世代流传下去,就是要让百姓认识到罪可怕的后果,因此能时时警诫自己、遵守圣约。而《约书亚记》所记述的大部分都是得胜,但本章却特别记载了失败,为要提醒以色列民,当他们在蒙福的路上跌倒的时候,首先要反省自己是否忠实地遵守了圣约。而恢复蒙福的唯一的出路,就是除掉“当灭的物”,恢复与神的正常关系,才能用顺服来支取神的大能。而约书亚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失败后,立即到神面前祷告。愿我们今天在人生遭挫败的时候,也要像约书亚一样地痛悔,谦卑地寻求圣灵的光照与帮助,不要让我们的属灵生命被隐而未现的罪“连累”,以致失去神的同在。我们就要下定决心除掉我们里面的罪恶,好叫我们能够重新享受神的同在,过一个得胜的生活!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