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5: 1-15>
【书5: 1-15】【约旦河西亚摩利人的诸王和靠海迦南人的诸王,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到我们过去,他们的心因以色列人的缘故就消化了,不再有胆气……。】在约书亚记第五中记载了,当神在以色列民中行了神迹奇事,使他们走干地过了约但河后,迦南人闻风丧胆;而神的吩咐约书亚在吉甲给百姓行割礼,守逾越节;之后约书亚遇到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本章首先说:【约旦河西亚摩利人的诸王和靠海迦南人的诸王,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到我们过去,他们的心因以色列人的缘故就消化了,不再有胆气。】“约但河西亚摩利人的诸王”,“亚摩利人”身材高大,占据约但河两岸山区,先前河东二王已被以色列人征服(申1:4)。“和靠海迦南人的诸王”,他们居住在迦南地西部谷地和沿海一带,与亚摩利人同为迦南七族中最强大的二族。“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但河的水干了,等到我们过去”,“约但河”当时是迦南七族的天然屏障,特别是在河水汹涌澎拜时,大军难于渡越。“他们的心因以色列人的缘故就消化了,不再有胆气”,“心…消化了”,这是恐惧战兢的心态;“不再有胆气”,就是失去斗志。过红海的神迹已经使迦南人的【心都消化了】(2:9),现在过约旦河的神迹更使迦南诸王丧失了安全屏障和斗志,让他们还没开始争战就“不再有胆气”。【那时,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你制造火石刀,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约书亚就制造了火石刀,在‘除皮山’那里给以色列人行割礼。】“那时,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你制造火石刀”,”火石刀”是用燧石做成,敲碎后边缘非常锋利,可用来割除阳皮(出4:25)。“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因四十年前出埃及的以色列人都行了割礼,但在旷野的路上出生的以色列人未受割礼,因此这次算“第二次”。在攻占耶利哥城前,神要百姓做第一件事情是“行割礼”,以色列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神把“割礼”作为与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立约的证据】(创17:11),所以亚伯拉罕后裔中的男子都要【受割礼】(创17:10),不受割礼就没有资格守逾越节(出12:48),也没有资格承受应许。“约书亚就制造了火石刀,在除皮山那里给以色列人行割礼”,“除皮山”是在吉甲附近的一处高地,以色列男子就在那里集中行割礼。
【约书亚行割礼的缘故,是因为从埃及出来的众民,就是一切能打仗的男丁,出了埃及以后,都死在旷野的路上。因为出来的众民都受过割礼;惟独出埃及以后、在旷野的路上所生的众民都没有受过割礼。以色列人在旷野走了四十年,等到国民,就是出埃及的兵丁,都消灭了,因为他们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话。耶和华曾向他们起誓,必不容他们看见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就是流奶与蜜之地。他们的子孙,就是耶和华所兴起来接续他们的,都没有受过割礼;因为在路上没有给他们行割礼,约书亚这才给他们行了。】“约书亚行割礼的缘故,是因为从埃及出来的众民”,“众民”是指出埃及后第一代男丁。“就是一切能打仗的男丁,出了埃及以后,都死在旷野的路上”,“能打仗的男丁”,是指二十岁以上的男子(民1:3)。“都死在旷野的路上”,当时除了约书亚和迦勒两人以外,所有二十岁以上的男子都相继死在旷野中(民14:29-30)。“因为出来的众民都受过割礼;惟独出埃及以后,在旷野的路上所生的众民,都没有受过割礼”。按照洁净礼节的规定,男婴在出生后第八天便须受割礼(利12:3),但以色列人四十年间飘流在旷野时,并没有履行这项条例。“以色列人在旷野走了四十年,等到国民,就是出埃及的兵丁,都消灭了,因为他们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话”。“都消灭了”,是指相继的死去了,“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话”,是指他们聚集在一起抵挡神的命令,不肯进取迦南地(民14:1-2)。“耶和华曾向他们起誓,必不容他们看见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就是流奶与蜜之地”。“不容他们看见”,是指他们必要死在旷野(民14:29,33)。“流奶与蜜之地”指迦南地。“他们的子孙,就是耶和华所兴起来接续他们的,都没有受过割礼;因为在路上没有给他们行割礼,约书亚这才给他们行了”。“在路上”就是在旷野飘流的路上。出埃及的老一代没能凭信心进入应许之地,但新一代“是耶和华所兴起来接续他们的”,现在他们受过了割礼,表示将取代老一代来承受神的应许。
【国民都受完了割礼,就住在营中自己的地方,等到痊愈了。耶和华对约书亚说:『我今日将埃及的羞辱从你们身上滚去了。』因此,那地方名叫吉甲(就是滚的意思),直到今日。】“国民都受完了割礼”,就是凡出生第八天以上的男子都受割礼。“就住在营中自己的地方,等到痊愈了”。人受割礼之后有一段疼痛期,很容易被敌人攻击,“等到痊愈”至少需要三天。但过了约旦河的百姓完全信靠、顺服神,他们毫无保留地执行了神的命令,显明了他们的信心。“耶和华对约书亚说:‘我今日将埃及的羞辱从你们身上滚去了’”。“埃及的羞辱”,是指埃及人嘲笑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却进不了迦南(民14:13-16),至今仍未得着应许之地。现在百姓已经踏上应许之地,并且受了割礼,恢复了与神的立约关系,重获承受应许之地的资格,所以除掉了“埃及的羞辱”。“滚去”,指如同滚动轮子般地将羞辱滚开。“因此,那地方名叫吉甲,直到今日”。“吉甲”的原文字义是“滚去,滚开”。【以色列人在吉甲安营。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节。逾越节的次日,他们就吃了那地的出产;正当那日,吃无酵饼和烘的谷。他们吃了那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吗哪了。那一年,他们却吃迦南地的出产。】“以色列人在吉甲安营。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节”,神要百姓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守逾越节”。“正月十四日”,就是在以色列人渡过约但河之后的第四天(4:10)。“逾越节”是神当晚巡行全埃及地,逾越过以色列人门上涂有血的房屋,却击杀埃及人的长子和头生牲畜,促使埃及法老王无条件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故此设立当日为逾越节作为纪念(出12:12-14)。神以“逾越节」作为出埃及的开始,也用“逾越节”作为承受应许之地的开始。神用同一个“逾越节”来纪念出埃及和进迦南,正是宣告神所开始的工作、神必自己完成。“逾越节的次日,他们就吃了那地的出产”,“逾越节的次日”,是指无酵节第一日,“那地的出产”,是指迦南地生长的谷物。“正当那日,吃无酵饼和烘的谷”,“无酵饼”就是未经过发酵的饼,“烘的谷”是指烘熟的穗子或谷粒。“他们吃了那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吗哪”是神在旷野供应以色列人的超自然主食(出16:14-15)。此时百姓已经有了迦南地出产的谷物作主食,就不再需要吗哪了。神停止降下吗哪,标志着旷野飘流的结束,也标志着承受产业的开始。“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吗哪了。那一年,他们却吃迦南地的出产”。”不再有吗哪”,就是突然消失无踪,这也是一项神迹奇事。
【约书亚靠近耶利哥的时候,举目观看,不料,有一个人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对面站立。约书亚到祂那里,问祂说:‘祢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祂回答说:‘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约书亚就俯伏在地下拜,说:‘我主有什么话吩咐仆人。’
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对约书亚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约书亚就照着行了。】“约书亚靠近耶利哥的时候,举目观看,不料,有一个人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对面站立”。“有一个人手里有拔出来的刀”,表明祂有所准备,随时为以色列人争战。“约书亚到祂那里,问祂说:‘你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意思是“你是站在哪一边?”我们祷告的时候,总是盼望神站在我们这一边,把自己当作主角、把神当作配角;即使是为事奉祷告,也常常把自己当作工作的主人,把神当作帮忙的仆人。但神的回答却是:“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祂不是来作帮忙的配角,而是来作统帅的主角,祂才是工作的主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仆人。所以我们不应该问神站在哪一边,而应当反省自己是否站在神那边、与神同工,让工作的主人做成祂所要的工作。“约书亚就俯伏在地下拜,说:‘我主有什么话吩咐仆人‘”。约书亚“俯伏在地下拜」”,是对神的敬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对约书亚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约书亚就照着行了”。圣经并没有明说这位“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是谁,但很可能是神以人形显现,因为“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这个命令与神在何烈山第一次向摩西发出的命令完全相同(出3:5),表示“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就是神。约书亚“所站的地方是圣的”,而只有神同在的地方才是“圣的”。而且“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接受了约书亚的敬拜,而按照神所颁布的十诫,只有神才配得敬拜(出20:5)。在何烈山,神先让摩西知道自己是站在圣地,然后才向他宣告使命;在耶利哥平原,神也先让约书亚明白自己是站在圣地,然后才向他颁布命令(6:2-5)。当“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向约书亚显现时,约书亚就交出他的领导权给神。在我们的一生里,我们不但需要神的帮助,更需要神作我们的元帅。为此,愿我们今天无论在任何环境中,我们都要像约书亚一样“俯伏”在主前,以祂为我们生命中的元帅,完全顺服祂的带领!阿们!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霞步思 www.biblestudy-x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