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打响后,蒙古帮中国解决了一个后顾之忧
2025-04-10 16:27·百态追踪
中美关税战爆发之后,蒙古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
蒙古政府积极推动的中蒙跨境铁路建设项目,成功在蒙古议会获得批准通过。这一成果的达成,距离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访华,与中方就相关事宜进行洽谈,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项目的推进速度之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蒙古方面对于该项目的高度重视以及双方合作的积极态度。
多轮磋商后终于有了结果
回顾中蒙跨境铁路建设的历程,其实早在去年,中蒙双方签署基建协议之时,就正式将跨境铁路建设列入议程。自那以后,奥云额尔登总理为了这个项目的推进,多次前往中国。去年11月,他来到北京,与中国签署了后续协议,回国之后,他立即向议会提交了决议草案,足见其对于该项目的急切期待。到了今年2月,他又一次访华,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这个项目能够平稳地落地实施。
在这样一系列积极的推动动作之后,蒙古议会批准跨境铁路项目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特朗普对国际社会征收无差别关税,地缘经济形势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如果还执着于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试图从遥远的西方国家获取发展机遇,无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相比之下,脚踏实地地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才是更为实际和有效的发展路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澳大利亚等煤炭出口国在特朗普政府的威逼利诱下,卷入对中国的关税战,那么对于中国而言,煤炭进口方面就可能面临潜在的风险。而此时,蒙古如果解决了跨境运输的问题,其煤矿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澳煤的替代。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备无患的策略,能够帮助中国解决一个隐藏的后顾之忧。
蒙古第一副总理甘图穆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蒙古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履行中蒙协议,兑现对中国的承诺。蒙古方面已经制定了初步的日程表,在蒙古议会批准之后,跨境铁路于今年就可以开工建设。这条铁路的总长不到20公里,按照规划,预计2年后就能够竣工并且投入使用。而且,届时周边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将一并落成。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筹备跨境铁路项目已经有二十年之久。早在2008年,蒙古就与中国正式启动了谈判,在这期间,双方前后进行了六十多轮的磋商。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蒙古方面一直难以下定决心,直到去年才明确了战略目标。
甘图穆尔还主动对跨境铁路项目拖延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一方面,蒙古自身的铁路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满足项目快速推进的需求;
另一方面,蒙古国内存在各种各样的误解。不过现在,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解决。
蒙古的经济学者也着重强调,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正在扰乱全球贸易秩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蒙古推动中蒙跨境铁路建设,进而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无疑是一项能够增强自身稳定性的战略举措。
蒙古作为一个夹在中俄之间的内陆国家,其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决定了它要想走向国际市场,在交通基建方面必须有所作为。积极参与中国的跨境铁路规划,配合区域一体化战略,是蒙古发展的必然选择。
蒙古紧紧抓住中蒙跨境铁路提供的战略机遇
我们可以看到,在蒙古政府推出的《2028年规划》中,中蒙三条跨境铁路被列为最高优先级。这一安排的用意十分明确,那就是蒙古要紧紧抓住中蒙跨境铁路所提供的战略机遇。而这背后的核心推动力,正是中蒙进出口贸易的巨大需求。
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中国,仅在过去的一年里,在蒙古的出口总额中,对华出口所占的比例就超过了90%。其中,煤炭是蒙古出口的绝对主力,而跨境铁路的建设也是为煤炭出口服务的。
在过去的几年间,中蒙煤炭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蒙古对华煤炭出口总量就从3100万吨迅速跃升至8300万吨。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量不断增加,对运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蒙古基建水平跟不上贸易发展需求的问题就越发凸显出来。所以,蒙古政府才会对跨境铁路项目如此关注并积极推动。
在中蒙跨境铁路项目提上日程之前,蒙古已经修建了一条铁路,但是这条铁路并没有直达中蒙边境。最后一段路程还需要依靠卡车运输,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增加了中蒙口岸的负担。预计跨境铁路建成之后,这种情况将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蒙古煤炭出口目前还是靠卡车
蒙古上下对于中蒙铁路项目的前景都充满了期待。他们预估,跨境铁路投入使用之后,煤炭的出口效率将会大幅提高,出口规模有望突破一亿吨的大关。即使地缘形势持续不稳定,蒙古在未来也能够保持较为可观的经济增长。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蒙古要持续认真地履行对中国的承诺,只有这样,中蒙跨境铁路项目才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如果蒙古在这个过程中三心二意,那么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从根本上来说,蒙古过去指望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不遗余力地讨好西方国家,这并不是一个长久的发展之计。蒙古应该优先专注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这才是明智的选择。蒙古必须准确把握外交关系中的主次关系,不能让“第三邻国”的概念喧宾夺主。中国给蒙古带来的发展机遇,是“第三邻国”战略难以替代的。
中蒙跨境铁路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带动蒙古的发展,它与中美关税战背景下中国的地缘经济布局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今年2月开始,人们已经注意到,中国的跨境铁路项目纷纷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其他国家相比,蒙古在这方面的动作算是比较慢的。
中吉乌铁路建设计划
泰国已经早早批准了中泰高铁的第二阶段项目,佩通坦政府也一直在就相关事宜与中国保持沟通。越南在这段时间也积极地推进中越跨境铁路的相关事宜。还有中吉乌铁路,其先期工程也即将开展建设。中国在多个方向的跨境铁路项目先后取得进展,这并非偶然,而是中国长期在对外合作中积极耕耘的结果。
从地区经济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周边正在逐渐形成一条巨大的泛区域铁路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将极大地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无论国际地缘形势如何变幻莫测,中国都在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而特朗普挑起的这轮关税战,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会促使这些规划进一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