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孟荪

注册日期:2024-03-03
访问总量:43396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初访以羊为名的超大城市——旅游撷趣录143


发表时间:+-

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中国超大级城市,常住人口为1867.66万人,GDP总量全国前四。而这个城市却以乖乖听话的羊命名为羊城。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因公差来到广州,匆匆来去未能好好游览城市面貌。

2004年春节过后,我们俩从江苏一路往南到达广州。

传说多年前,仙人把稻穗赠给广州的人们,把五只仙羊留下来后,腾云离去。从此,此地五谷丰登,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在山坡上。这就是广州称为羊城的典故。因此,首先当然是去拜访这五羊了。

六榕寺位于越秀区六榕街道文园巷社区六榕路87号,为一座佛教寺庙,至今已有1460多年历史,广州四大丛林之一。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派他昙裕大智法师到真腊(今柬埔寨)求得佛舍利,带回广州后建造了这座寺和塔。唐朝时,六祖慧能在此住持并传播禅宗思想。王勃和苏东坡都到过此寺。苏东坡见寺院内有六棵古榕,便欣然提笔写下“六榕”二字,此匾额今天仍高悬于寺门上。

千佛塔,广州人俗称花塔,塔基是用花岗岩石砌筑的九井环基,塔顶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铸造的千佛大铜柱,连上面的九霄盘、宝珠及下垂的铁练总重达5000公斤。


陈氏书院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年至1894年),始建时用作广东各县陈氏子弟来省城科举时学习及住宿场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陈家祠内供奉的牌位有上万块之多。陈家祠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占地15,000多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为“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深三进,广五间,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建筑中心是高达14.5米的中进主殿“聚贤堂”。陈氏书院灰塑累计总长2562米,总面积约2448平方米,主要用于屋脊基座、山墙垂脊、廊门屋顶、厢房和庭院连廊及东西斋的屋脊上,规模之大为岭南之冠。2002年对全祠灰塑进行维修。

沙面别名“拾翠洲”位于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东西长约862米,南北宽约287米,面积为0.3平方千米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面相继沦为英法两大势力租界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形成较完整的建筑街区。沙面整体呈现“三横五纵”格局,建筑风格以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等为主,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海关馆舍旧址、广东外事博物馆、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基督教沙面会堂等 。

广州圣心大教堂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教堂建成,可容纳1800人。广州圣心大教堂建筑面积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是东南亚唯一一座用花岗岩石砌、保存比较完整的“哥特式”大教堂。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79号,是为纪念清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七十二烈士而建的墓园。墓园始建于1912年,占地面积16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七十二烈士墓、附葬墓及园区生态系统等。整体建筑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陵园风格,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特色。墓园收殓有姓名、事迹可考的烈士86名。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299号,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民国十八年(1929年)动工,民国二十年(1931年)竣工。中山纪念堂坐落于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广州的总统府旧址上,总占地面积为6.3公顷。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完美结合的典范。主体建筑占地1.2万平方米,高52米,是一座八角形古宫殿式建筑。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堂顶镶盖宝蓝色的琉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层,层层飞檐出卷。大堂内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浏览(1842)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