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注册日期:2025-02-27
访问总量:11593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舒畅:美国政府出台多重高校改革举措,意义重大,拍手称快


发表时间:+-


舒畅:美国政府出台多重高校改革举措,意义重大,拍手称快

近日,美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联邦政府以整顿校园治理、强化教育公平为目标,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几天前,政府冻结了包括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的联邦资助。其中,布朗大学被冻结的金额高达5.1亿美元,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州大学则分别失去了4亿美元和1.7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哈佛大学也面临对其高达90亿美元联邦资助的全面审查。

此前特朗普总统日前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正式启动解散联邦教育部的程序,计划将教育事务的决策权下放给各州。这一重大举措意味着,未来美国的大学及中小学教育管理将更多由地方政府主导,不再受到联邦的统一干预。目前,教育部已启动大规模裁员,近一半员工面临被解雇,这些被裁撤的人员中,不乏一些并非从事教学本职工作的人,他们长期参与推动所谓“多元、公平与包容”(DEI)政策。而且把高等学校变成了反对美国政府支持国伟穆斯林甚至哈马斯真反动组织的政治活动,严重偏离了教育应有的公平与中立。

川普政府明令要终止保定学校上面这种荒唐的政治运动,进行包括“反犹太主义事件处理不当”这正是抗议以维护校园教学秩序。值得指出的是,过去多年以来一些高校被要求设立强制性的“反种族歧视”“白人特权”培训,并将其纳入学生课程或教职员工的考核体系。这种强行灌输某种意识形态的做法被不少人视为对思想自由和学术中立的侵犯。

与此同时多年以来美国的多个名校,在大学招生过程中,以“族裔背景”为加分因素,明显对非洲裔和拉美裔学生实行优待,使他们在成绩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录取机会;而亚裔和白人学生,即便成绩优异,却往往被拒之门外。这种“反向歧视”不仅违背了公平原则,也对追求学术成就的学生极不公正。有的高校还为跨性别等特殊身份的学生设立特别录取名额或奖学金,完全不考虑学术成绩。这就导致有些学生投机利用这一漏洞,在申请中故意自我认定为某类少数跨性别身份,以提升录取机会。这种做法是何等荒谬也是对教育公平的绝大讽刺

新规明确指出,高校不应再以族裔或性别为依据决定录取比例,而应回归以学术成绩和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录取标准。这意味着未来所有学生将依据统一的评估线被录取,而不再享有特殊的群体优惠政策。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改革是对过去种种偏离公平原则做法的有力纠正,是拨乱反正之举,值得坚决支持。教育的本质应是公平竞争,而不是身份标签。唯有在统一、公开、公平的标准下择优录取,才能真正培养出代表美国未来竞争力的科技人才与领导者。

前几天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也明确指出,外国留学生来到美国的大学,是来求知而不是来进行政治活动。从现在开始若一旦发现有为国留学生滥用身份,在校园中从事与学术无关的政治活动,美国政府将毫不犹豫地取消其留学生签证并将其驱逐出境。

当然,任何改革都会伴随争议。目前,关于招生政策调整、教育部职能重构、对高校拨款监管加强等议题,在美国社会内部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一些学者和校友担忧政府干预将伤害学术自由,甚至提出法律挑战。例如,哈佛大学部分教授就表示,政府以资金为筹码,强迫学校屈从,是对学术自治的侵蚀。

但从国家利益和教育发展长远角度来看,我们更应关注这些政策是否真正促进了公平、是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毕竟,在一个以科技创新为立国之本的国家,教育体系必须高效、公正,否则就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反而是为美国的敌人培养人才和打手。

总之,无论从教育公平,还是国家竞争力出发,我认为当前川普对国内问题上的很多政策包括教育政策所推进的改革大得人心符合民意!方向是正确的,手段也是到位的!尽管过程充满挑战,但它的效果是可以正面期待的。



浏览(516)
thumb_up(5)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