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阔海

注册日期:2008-11-13
访问总量:168441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我读莎士比亚


发表时间:+-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英国大文豪,世界闻名。

然而悲哀的是:知道的人多,了解的人少,读过的人则更少。

这位说了,我读过。好的,请问:您读的是谁的译本?

对这个问题,我相信文学爱好者的回答不外乎:朱生豪、梁实秋、或方平,等等。

本人也曾是其中一员。大学时候我买了一套中国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主要是朱生豪的译本。我当时读了好几个剧本,如今还记得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和《麦克白》。

当年的印象:其一,莎士比亚剧本中有一些黄色笑话。其二,莎士比亚确实了不起。印象很深的是《麦克白》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然而遗憾的是,我没有继续把那套书的所有剧本及诗歌读下来。

最近重读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的Walden(《瓦尔登湖》),注意到:思想者梭罗不仅认为我们应该读原典,而且认为我们应该用原典的语言去读。

比如,许多人都知道梭罗带着一本荷马史诗到瓦尔登湖隐居。梭罗自己说:他带的是《伊利亚特》。

然而,有多少人注意到:梭罗的那本《伊利亚特》是用希腊语写就的。梭罗会希腊语,他用希腊语去读荷马。

出国后,我读了许多英语作品,其中一些是出国前读过中译本的。两相比较,个人的感受就是:翻译再好,总是隔了一层;而这一层对于读者理解作品至关重要。这一层就是语言的隔阂。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所以翻译很难达到原著语言的水准。如果能够用原典的语言去阅读,其感受和通过翻译来读,其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打个比方,如果说阅读就像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次谈话,那么,如果大家使用的同一种语言,读者对作者的理解就更深入,交流就更顺畅;如果需要一个第三方——翻译,那么,这一谈话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即便有高水平的翻译。

几年前,就着注释,我读完了莎士比亚的Julius Caesar (《凯撒大帝》)。当时感觉还不太困难。于是买了许多莎士比亚剧本(英语注释本)来,然而往往开了个头,却坚持不下去。

最近,我找到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版的《莎士比亚全集》的电子版,在Kindle里读完了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维罗纳二绅士》),感觉挺轻松的。

之前我曾想啃一啃据说史上最难懂的小说: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关文章见此)。结果发现:我读的英文版注释又多又长,反倒成了阅读的障碍。我坚持读了一阵子后停下来了。

而现在我读的这一版莎士比亚却不同,虽然注释不少,但都非常简短,往往是帮助你快速理解某个现代英语中不常用的单词或词组,以及解释某个双关语。再加上电子版注释的即点即看功能,因此,看注释不会阻断阅读的连贯性。

比较阅读《尤利西斯》与莎士比亚,我的结论是:同样是电子注释本,莎士比亚更容易读。

《尤利西斯》的英文版注释极为详尽,有海量关于爱尔兰历史及其它文学的典故。然而由于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是意识的快速与自由流动,对于阅读的节奏有一定的要求。乔伊斯的文字以及背后的典故信息量惊人,若不读注释,仅仅读懂字面意思,其结果必然是似懂非懂。然而要一则一则的注释读下来,一段文字就读得七零八落了,内容往往支离破碎。

我最近读完的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维罗纳二绅士》)不是莎士比亚最好的作品。开头、发展都还不错,然而虎头蛇尾,结局显然是草草收场,角色性格发展也有草率之嫌。据该版本的介绍,这一剧本应该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的第一个剧本。这样看来,其不成熟或情有可原。

阅读《维罗纳二绅士》的英文版,我发现:上文提到的莎士比亚讲黄色笑话的特点从他早期的剧本起就很明显了。感觉好像信手拈来,每一幕都有和性器官或性行为有关的笑话或双关语。

读英文版由于语言的关系,对于这一特点的领会更明显。十六、十七世纪的莎士比亚这是在耍流氓么?当然不是。我不是研究者,然而合理的猜测是:当年的戏剧要吸引观众,与性有关的笑话是最接地气的。

当然,读《维罗纳二绅士》最大的收获是,我对莎士比亚重新有了阅读的信心。虽然读的是四五百年前的英国英语,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之电子注释本让我实现了近乎无障碍的阅读。

之前在关于《尤利西斯》阅读的随笔中,邀请网友和我一起读《尤利西斯》,无人响应。或许《尤利西斯》太难了吧。

阅读是一个人的事儿。你需要的只是一本书和读书的时间。

然而有书友却是一件暖心的事儿,尤其是在面对一个比较困难的读书计划时。

我打算继续阅读莎士比亚,还是问一句:可有网友愿意一起读么?


浏览(2520)
thumb_up(19)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高天阔海 回复 漂美飘

    感谢评论。我阅读时可以放大,不知道其他网友是否也可以。在互联网的时代还愿意花时间读书,特别是俗人所谓的“闲书”,赞?!狄更斯、勃兰特姐妹、简·奥斯丁都很好,能够读一些都好。期待看到你阅读之后的感想。钱瑗那篇看了,博客文章能够提供点新的角度,难得。祝:开卷有益。

    屏蔽 举报回复
  • 漂美飘

    不知为什么我的文字评论发不出(可能字数太多)。希望你能放大我发的图像。


    屏蔽 举报回复
  • 漂美飘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