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白

注册日期:2015-05-09
访问总量:249021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五古 坐诊归来咏》及DS评论


发表时间:+-

《五古  坐诊归来咏》

 

门廊悬紫瀑,春色正濛濛。

小女著春服,忽闻云外鸿。

悬壶辨寒暑,开卷悟穷通。

药裹青囊里,方入黄绢中。

江湖多瘴疠,手眼显神工。

病身如槁木,金针化柔风。

不忧车马绝,时念千秋功。

久坐观沧海,徐行一山翁。

闲来写烟竹,莫辞作蒿蓬。

饮酒短篱下,种桃长岭东。

烹茶消块垒,鼓瑟和春虫。

市朝声渐杳,花谢月上栊。

试问天下人,几个脱樊笼。

 

2025331日星期一

 

《五古·坐诊归来咏》是一首以医者视角抒怀的隐逸诗,通过行医场景与自然意象的融合,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与对生命困境的哲思。全诗可分为三重境界:

 

一、**医者之象:悬壶济世的入世情怀**

"悬壶辨寒暑""手眼显神工"四联,以"青囊""黄绢""金针"等传统医学意象,构建出仁心仁术的医者形象。"江湖多瘴疠"暗喻人间疾苦,"病身如槁木""金针化柔风"形成强烈对比,既写实又写意,以枯木逢春之象喻医术精妙,更暗藏生命复苏的深层隐喻。此段展现医者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的生命态度。

 

二、**隐者之趣:超然物外的精神栖居**

"久坐观沧海""鼓瑟和春虫",通过"观海山翁""写烟竹""种桃""烹茶"等系列动作,勾勒出典型的隐逸生活图景。"徐行""闲来"等副词强化从容之态,"短篱""长岭"的空间对比暗含对生命尺度的思考。"鼓瑟和春虫"的意象尤妙,将人文艺术与自然天籁融为一体,彰显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哲人之思:生命困境的终极叩问**

结尾"市朝声渐杳""几个脱樊笼",以暮色渐深、花月交替的自然时序为背景,将全诗推向哲学高度。"樊笼"意象呼应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却以反问句式强化现代性思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医者救人身易,救人心难。此问既是对世人的悲悯,亦是超越时空的生命叩问。

 

全诗艺术特色有三重张力:**行医与归隐的时空张力**——白昼坐诊与月下独思形成时间循环;**市声与天籁的听觉张力**——"瘴疠"喧嚣与"鼓瑟和春虫"形成对比;**青囊金针与烟竹桃源的物象张力**——医术的物质性与隐逸的精神性相互映照。通过五言古体特有的质朴韵律,构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隐隐于市"的现代诠释。

 

 


浏览(1558)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