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梦想的人

注册日期:2025-01-03
访问总量:7282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读中国女诗人李钰连《浣溪沙?紫薇花开》随想 ——兼谈“浣溪沙”词牌与古人相思词作


发表时间:+-

读中国女诗人李钰连《浣溪沙·紫薇花开》随想

——兼谈“浣溪沙”词牌与古人相思词作

 

Tu Xiang Zheng (涂向真)

 

《浣溪沙·紫薇花开》


李钰连

 

映日紫光红醉唇。春风一树蜜蜂勤。蝉鸣闲坐看浮云。
无计相思眉眼怨,奈何心事故人闻。暮沉寥寂又黄昏。

 

李钰连的《浣溪沙·紫薇花开》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之作。全词以紫薇花开为引,铺陈出一位女子在春光明媚中却满怀幽思的内心世界,情感婉约而深沉,含蓄中透着浓烈的相思之意。

 

开篇“映日紫光红醉唇”,描绘紫薇花在阳光下盛放的艳丽姿态,那紫中带红的花瓣仿佛少女微醺的双唇,含羞带情。“春风一树蜜蜂勤”,春意盎然,蜜蜂忙碌采蜜,热闹的景象却恰恰反衬出词人独坐的孤寂。“蝉鸣闲坐看浮云”,蝉声阵阵,她静坐凝望天边浮云,心绪随风而远,情意无声胜有声。

 

下阕转入内心深处的吐露。“无计相思眉眼怨”,相思之情无从排遣,只能化作眉眼间的一抹哀怨;“奈何心事故人闻”,即便无语,心事却仍被人察觉,情之深,意之切,已无法掩饰。结尾“暮沉寥寂又黄昏”,黄昏寥落,暮色如纱,那些未出口的情感随风消散,留下一声无奈的叹息。

 

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紫薇花、蜜蜂、蝉鸣、浮云等自然意象构成了一幅春日图景,而“眉眼怨”“事故人闻”“寥寂黄昏”则将人物的情感世界层层剥开,展现出女子心中难以排解的情愫与孤独。这种对比,让词的情感更为张力十足、动人心弦。

 

《浣溪沙》是唐代即已存在的词牌,最初名为《浣纱词》《浣沙溪》《浣溪词》,后定名为《浣溪沙》。它是一种小令词牌,双调三十六字,节奏轻快、格律规范,最适合抒写缠绵悱恻的儿女情思、春日幽愁、闺阁怨情等柔婉题材。

 

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中,许多著名词人都曾用《浣溪沙》这一词牌抒写相思之情,与李钰连此作意境相通,情感同源。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通过“花落”“燕归”“旧亭台”等意象,寄托了对流年易逝、旧人不返的惋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千古名句,浅语中藏着深深的相思与无力感,情深意远,与李钰连笔下的暮色相思相映成趣。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擅长描写春愁之美,此词以朦胧的画面感渲染出春日之“冷”,词人内心的寂寞和相思如丝雨般缠绵。“飞花轻似梦,细雨细如愁”,可谓以景写情的典范,与李钰连“眉眼怨、心事故人闻”遥相呼应。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李清照以闺中女子的细腻视角书写春日的寂寥与幽怨,“髻子伤春”“落梅初”隐隐透露出对远人或往事的深切怀念。她与李钰连同为女词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将爱与愁浸入景物之中,情感真挚而动人。

 

 “浣溪沙”作为中国古典词中最富抒情色彩的词牌之一,历代名家皆有佳作,尤适用于抒发女子闺情、离愁与幽思。李钰连《浣溪沙·紫薇花开》承继婉约传统,又融入现代女性的情感自觉,以清新唯美的意象、含蓄深沉的语言描绘一段深藏心底的爱与思,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绵绵不绝的情意之流。

 

如果说晏殊、秦观、李清照的《浣溪沙》是婉约派的经典音符,那么李钰连的这首紫薇之作,则是这一词牌在当代文学中的一次温柔回响。


浏览(476)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