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
人生下半场
老地雷 4/1/25
2025年4月1日,整整退休六年了。今天不是愚人节的玩笑,我是真的被这时间悄无声息地带进了人生的下半场。
昨天,我的音乐老师继伟老师分享了一首他写的新歌,名字就叫《人生下半场》。歌词中有一句打动了我:“他们说人生进入下半场不应该有困惑,向左看挣不脱中年枷锁,向右看还有几十年慢慢挥霍。”那一瞬间,我脑海里突然弹出一个念头:啊,我已经在“慢慢挥霍”的过程中挥霍了整整六年了。
六年前,我选择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当时觉得终于自由了,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用看老板的脸色,不用加班,也不用一早飞奔进办公室。那种轻松的感觉如释重负,甚至有些飘飘然。但今天回头一看,这六年真的是眨眼之间就过去了,快得让人有点后怕。毕竟,人生又还能有几个“六年”可以这样慢悠悠地挥霍呢?
前几天我们这里已经有了夏天的感觉,阳光明媚,气温直线上升。但就在昨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飘然而至。雪花大而密,纷纷扬扬,美得不可思议。我站在窗前,看着这片雪白,有些恍惚。这不是应该属于冬天的景象吗?刚刚才拍下满树樱花的照片,转眼却又回到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天气如此反复无常,让我不由想起自己九年前写过的一首歌——《春天的雪花》(附歌曲视频)。那首歌其实并不是写天气,而是写人。有些人,就像春天的雪花那样,忽然而来,轻轻地落入你的生活,还没来得及说一句完整的话,就又悄然离去,仿佛从未存在过。你想留住点什么,但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随风飘散。
最近的世界,说实话,也有点“雪花”似的混乱。国际国内各种局势变化迅速,新闻每天都让人心绪难平。我忍不住打电话跟父亲聊了聊,说了一些心里话。没想到他听完后居然感慨说:“你这想法,和鲁迅差不多了。”我当时笑出声,说:“爸,你太抬举我了。我哪是鲁迅,我就是一个小人物罢了,不过是小人物的心装了点大世界的事。”他在电话那头笑着夸我有思想,我则调侃自己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我知道自己的斤两,但也不妨偶尔仰望星空。
人生有幸遇到几个能聊得来的朋友,是莫大的福气。有一位认识多年的女网友,我们十多年前因为在网络空间写博文相识,虽然只见过一次面,但一直保持着联系。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少是关于衣服化妆八卦这类话题,反而更多地是讨论时政、分享有意思的podcast访谈,交流各自的看法。这种精神层面的共鸣,在如今这个喧嚣世界中,显得格外珍贵。我心存感恩,感谢她一直在我的人生里,静静地陪伴。
还有一位特别让我佩服的,是我的线上音乐课同学。她也住在美国,和我一样是个“音乐疯子”。四年前,她从零开始学钢琴,连五线谱都不识,就敢报我们老师那种“进阶班”。她硬是靠着不服输的劲头,一步步赶上来,如今弹得比我都溜。真是“遇强则强”,我果断拉住她说:“以后你得跟我合作,不能只顾自己飞!”她笑得特别爽快,答应了。
退休后的这六年,我把音乐当成了自己的“兼职工作”,不断学习、练琴、学音乐创作。虽然收入只能买几杯咖啡,但快乐满满。尤其在这纷纷扰扰的时代,音乐是我心中那片宁静的天空。在家的时间多了,也不是没出去玩过,几个国家也去过了,不过我一向是个爱写日记不爱写游记的人,照片一堆,文字一篇也没留下。对我这个不上班的人来说,每天都是vacation, 奢侈吧?为了这,也写了一首英文歌《Everyday is a vacation》(三年前写的)有兴趣的话可以听听哦。也送给想天天享受vacation的人。(歌曲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jLN3zO6ZM8)
对于未来,我也不做太多计划。毕竟人生下半场,我最求的也就是“健康”两个字。没有孩子,也少了一份挂念,不必为了谁去拼命延长人生的“下半场加时赛”。只希望自己还能在喜欢的事情里,再多走几步,多看几眼。
偶尔我会想,如果有一首歌能代表我的下半场,那它应该不喧哗、不煽情,而是那种带着一点静谧的旋律,让人听着听着就想起雪花落地时的安静。 这首9年前写的《春天的雪花》最近重新包装了一下,也许有一点符合此时此刻的心情。 (歌曲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opV78JKeg)
人生的上半场是奔跑,是拼搏,是责任。而下半场,是沉淀,是选择,是守护自己心里那一小片净土。愿每一个踏入人生下半场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无论你是在挥霍时光,还是耕耘热爱,只要内心坦然,就是最美的模样。上帝保佑每一位——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春雪中,活出自己的一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