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 3:9 所说的“撒但一会”是谁?
启示录 3:9 所说的“撒但一会”是谁?
—— 从圣经与历史背景看属灵敌对者的真实面貌
一、经文背景与上下文
启示录3:9说:
“我要使那撒但一会的,就是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乃是说谎话的,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是已经爱你了。”
这是主耶稣对非拉铁非教会的应许之一。该教会虽力量微小,却忠心不移,面对来自一个敌对群体的逼迫。主称这个群体为“撒但一会”,这是对其属灵本质的严肃定性。
二、“撒但一会”不是所有犹太人
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撒但一会”并非指代整个犹太民族或所有犹太教徒。
主耶稣、众使徒与早期教会大多本身就是犹太人。圣经从未否定神对以色列的应许与拣选(参罗马书11章)。
“撒但一会”指的是某些**自称为神选民却敌对福音与基督门徒**的人,他们行控告与逼迫之事,因此被主揭露为“说谎的”、“属撒但的”。
三、他们是否与“犹太化主义者”有关?
在保罗书信中,如加拉太书与腓立比书,出现了“犹太化主义者”的身影——一群坚持外邦信徒必须接受割礼、遵守摩西律法才能得救的人。
这类教导被保罗严厉驳斥,因为它违背了“因信称义”的核心真理(加拉太书2:16)。
这些人虽然表面上尊重律法,但实质上是用律法之义取代基督之恩。
在属灵本质上,他们与启示录中“撒但一会”的性质相近——都是试图使信徒远离纯正的福音。
四、耶路撒冷会议的裁决(使徒行传15章)
面对争议,教会在使徒行传15章召开会议,彼得与雅各等人一致认定: “神已经抽选了外部人,赋下圣灵,与我们一样;我们就不该再加上律法的重担。”
结论是:外帮人不需要先成为犹太人,才能成为神的儿女。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犹太信徒不需要放弃自己的传统。他们继续遵守节期、饮食与割礼等犹太俗俗,但这不是行为称义。这种差异性的保留,有助于在多元文化中彰显出犹太信徒与外部信徒之间的身份区分,正如保罗所说:“各人要照主所分给他的,和神所召他的而行。”(林前7:17)
五、属灵的“犹太人”是谁?
保罗在罗马书2:28–29中说:
“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
换言之,属灵身份不是由族裔决定,而是由是否信靠弥赛亚、是否被圣灵更新来定义。
因此,那些“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的人,虽然或许血统上是犹太人,但属灵上却违背了神的心意。
六、“撒但一会”属灵本质的表现
“撒但”在希伯来语中是“控告者”之意。
因此,“撒但一会”也可以理解为:
- 常以宗教之名控告弟兄;
- 阻挡神的工作与福音的前进;
- 用律法、传统或属世身份排斥神的恩典;
- 在外貌上属神,实则属撒但。
这类现象不限于某族群,也存在于每一个时代的宗教体系之中。
七、末后的盼望与劝勉
主应许说,那些敌对者最终将“在你脚前下拜”,承认主爱祂的教会。
这并不是高傲的胜利,而是神荣耀之显明——显示真正属神的人,是那些信靠耶稣、持守真道的群体。
愿我们存谦卑之心,不与神的恩典为敌,也不倚靠传统与标签自义,而是专心跟随羔羊,不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