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為什麼愿意選擇相信預定論?
我的视频:
從整本聖經神的啟示而言,加爾文的雙重預定論褻瀆了神的智慧、公義和信實。其教義是荒謬並違背邏輯常識的。
然而,神奇的一幕在於,這麼明顯地褻瀆,大部分的信徒卻視而不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在於人性,加爾文巧妙地迎合人性,預定論的理念與人性的深層心理和情感需求相關,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抓住人心,以至於500年來,它全然佔領了基督教講臺。
首先,預定論提供了一種救恩的確定性。給信徒帶來一種屬靈的安全感,
人性都是渴望確定性和安全感,特別是對“永生”這種重大問題,信徒們更希望徹底排除不確定性,預定論恰好滿足了人性的這種需求。
加爾文告訴信徒:神先預定好一段進天堂或下地獄的命運,然後才創造出活出這命運的人。
因此,只要堅信預定論是真的,上天堂就是確定無疑的,即使犯了再多的罪,也不用擔心害怕:神預定的命運絕不更改,自己的未來絕對有保障。
對於那些明白聖經教導,知道得救很不容易的信徒而言,當他們瞭解到,可以選擇相信自己的命運被預定且永不改變時,他們心裡實在是無比的舒暢。因此,選擇預定論比面對聖經教導中完全的未知更容易接受。
預定論完美地抓住了這種人性的本能,帶給信徒一種心理上的安慰。這就是預定論經久不衰,日益壯大的重要基礎。
其次,預定論減輕了個人的責任感。滿足了信徒下意識的屬靈懶惰,並提供了一種隱藏的逃避責任的方法。
預定論把信徒的焦慮轉移給了神的意志,減輕了他們在自我懷疑和罪惡掙扎中的痛苦。
人性的本能傾向於逃避責任,尤其在屬靈和道德層面。人的內心深處都不希望自己主動承擔道德選擇和行動的責任。
加爾文說人的命運已經完全被神預定,不在於自己的努力或道德表現。這對於那些感到無力改變處境、或對自己行為充滿愧疚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福音中的福音,是一種極大地解脫。
再有就是,預定論簡化了複雜的屬靈問題,人性天然地喜歡簡單清晰的概念,預定論以非常簡單的結論迎合了人性的這個特點。
加爾文斷章取義地利用一些聖經經文,發明一種看似嚴謹且簡潔的理論,將救恩這樣複雜的議題簡單化。
實際上,聖經教導的救贖是複雜的,通過聖經,神用了幾十萬字來顯明祂的計畫。對很多信徒而言,單單是一年閱讀一遍聖經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些複雜的屬靈追求、靈性成長、行為改變以及對罪、悔改和自由意志的討論,在預定論面前就顯得不重要,甚至沒有必要。
救恩被加爾文簡化成一個是非選擇,就是單純的是否被神預定。這樣,只要一個Yes ,信徒就可以擺脫了一切靈性與救贖的掙扎,天堂暫態間就變得觸手可及。
此外,信徒選擇相信自己被預定的感覺,迎合了人性中渴望特殊性和追求優越感的天然傾向。
在預定論的闡述中,加爾文強調“選民”是被神選中的少數人,這給跟隨他的信徒帶來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身份認同。
當信徒棄絕聖經,選擇預定論時,他就會產生被揀選的心理優越感,覺得自己是被神特別地、獨特地揀選,這種屬靈身份的標籤滿足了人性中隱秘的驕傲與自豪感,就算是一些有追求的信徒,甚至傳道人也會沉溺其中。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預定論在屬靈上帶給人一張虛假的救恩許可證,這切合了人的世俗心理, 完美地迎合了人性本質中的放縱與享樂主義傾向:反正神已經預定我得救,我何必再苛刻自己,人生可以自由一點,輕鬆一點!
信徒將救恩預定論牢牢抓在手中之後,就可以輕忽聖經教導的實際操練,遠離那些肉體不喜悅的敬虔生活方式,而是滿足肉體的需求,熱切地追求世俗的快樂,這就導致信徒們越來越離不開預定論。
預定論吸引力在於抓住了人性深處對安全感、歸屬感和生命意義的追求,以至於它成了摧毀基督教的元兇,也是今天敗壞基督徒生命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