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76: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二):豫讓
豫讓,晉國人, 曾經跟隨晉國的兩大家族范氏和中行氏家族,但是默默無聞,後來豫讓離開他們跟隨智伯家族,深得智伯的器重。 後來智伯討伐晉國的另外一個大家族趙襄子, 趙襄子和韓、魏兩家族一起滅掉了智伯,平分了他的土地。 趙襄子特別痛恨智伯,把它的頭顱塗了漆,用來做飲酒的器具。 豫讓逃到了山里,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智伯知我,我必為智伯報仇而死“。 於是改名換姓, 裝作一個服刑之人到趙襄子宮中給廁所塗牆泥,身上暗藏匕首,準備找機會刺殺趙襄子。
趙襄子如廁, 心裡感覺不對勁,就讓人把塗牆的人抓了起來,一問竟然是豫讓, 聲稱要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 趙襄子的左右要殺了他,但是趙襄子說:這個人是個義士, 智伯死後,連個後人都沒有,這人卻要為他報仇, 是一個難得的好人,把他放了吧,我們以後小心他一點就是了。
不久,豫讓又以漆塗身,裝成痲瘋病人,吞炭弄壞了聲帶,使人無法認出他來, 在街上行乞,連自己的妻子都不認識他了。 一日在街上遇見自己的朋友,朋友認出他來,說: 以你的才能,完全可以投奔趙襄子, 趙襄子一定會重用你,你那時候肯定有機會接近他, 那樣殺了他不就很容易嗎? 你搞成這個樣子,哪裡可以有機會接近趙襄子呢? 豫讓回答說: 如果我去投奔趙襄子,又反過來殺了他,這就是不忠心的人。 我知道我現在這個樣子很難報仇, 但是我要讓那些心懷二意的人感到羞愧。
一日,趙襄子外出路過一座橋,豫讓就躲在橋下準備刺殺他。 趙襄子馬驚, 襄子說: 一定是豫讓又在搞鬼, 於是把豫讓又抓了起來,問他說: 你在跟隨智伯之前,跟隨范氏和中行氏, 智伯把他們都滅了, 你為什麼不去為他們報仇,反而跟隨智伯? 現在智伯已經死了,你為什麼總是和我過不去? 豫讓說: 我曾經跟隨范氏和中行氏, 他們待我如眾人,我也如同眾人一樣回報他們。 但是智伯待我如上賓, 我必以上賓的心態報答他。 趙襄子嘆道: 唉, 你忠心為智伯, 名聲也已經成就了, 我對於你的忍讓,也可以說是夠了, 你自我了斷吧,這次我不會放了你。 豫讓答道:我聽說明主有成人之美, 忠臣有為主殉道之義, 您以前已經放了我一次了,天下人都知道您的寬宏大量,今天這件事,我願意去死,但是您可不可以把您的衣服給我刺幾下, 就算是我已經報仇了,這樣我就死而無憾, 我明白這是不合理的要求,但是這的確是我心中的願望。趙襄子大受感動,於是讓人把衣服給了豫讓, “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實在精彩,司馬遷老先生的確厲害!),說:我現在可以到陰間見智伯了,於是伏劍自殺。 大家都為他流淚。
這件事情之後四十年,又發生了一件聶政刺殺事件。
(這篇列傳一共寫了五名刺客,讀到這裡,不得不感嘆司馬遷老先生的文筆列害,五名刺客使用五種不同的寫法,刀刀見肉,劍劍驚魂,司馬先生以筆為劍,揮灑自如,令人嘆服!這篇列傳的情感豐富,人物鮮明,絕對是上品文章,老先生的認真之作。)
中國的文學、哲學、歷史教育,基本上一部《史記》就夠了。 各種筆法,人世險惡,諸子百家,基本上都有了,以後的歷史、文學、哲學不過都是重複而已,再加上一部《水滸傳》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