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76: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一):曹沫、专诸
曹沫, 鲁国人, 靠勇力为鲁庄公做事, 做鲁国将军, 和齐国打仗, 三战三败。 鲁庄公害怕了,就割地求和。
齐桓公接受求和,并且和鲁庄公聚会结盟, 二人刚刚在祭坛前立了盟约, 曹沫就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 齐桓公的左右都来不及救援。 曹沫说: 齐强鲁弱, 你们欺人太甚, 你们今天给个说法吧! 齐桓公于是答应归还鲁国被占领土。 曹沫就放下匕首,回到自己的座位, 面不改色, 和其他官员继续谈笑,如同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齐桓公大怒, 想要背约, 管仲说: 不可, 大王不能为了一时痛快就背信, 这样会失信于诸侯, 我们也会失去盟友, 不如给他们土地。 齐桓公于是归还鲁国土地, 把曹沫三战失去鲁国土地都归还了鲁国。
曹沫之事一百六七年之后, 出现一个专诸事件。
专诸, 是吴国人, 伍子胥在楚国受迫害,逃到了吴国,结识了专诸。 伍子胥见吴王僚, 诉说攻打楚国的好处, 但是吴公子光不同意, 说:伍子胥劝我们攻打楚国,就是为了报私仇, 不要听他的。 吴王于是没有答应攻楚。 伍子胥看出来公子光有篡位之意, 暗想:公子光在国内将会有动作,现在不是跟他说国外之事的时候。 于是推荐专诸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诸樊,以前的吴王,诸樊有三个弟弟,大弟馀祭,二弟夷昧,三弟季子札。诸樊知三弟贤能,就不把王位传太子,而是要传给大弟,然后二弟,最后传给三弟,完成他的心愿,让三弟为王。 但是到了二弟夷昧要传给季子札的时候,季子札不肯接受王位,自己逃走了。 于是吴人就立了夷昧的儿子僚为吴王。 公子光很不满,认为如果按照兄弟之间的顺序传王位,那么三叔应该为王,但是如果按照太子顺序传,那么我是大哥的儿子,王位本来就是我家的,现在怎么可以传给僚呢?于是暗招死士,准备刺杀吴王僚。真好伍子胥推荐了专诸,公子光善待他。 后来楚王死,吴王趁机派兵攻打楚国,没想到楚军断绝吴军的后路,把吴军围困在了楚国,公子光一看时机到了,就召见专诸商量,专诸说:可以杀了吴王,他现在大军在外,内无良臣,也拿我们没有办法。于是公子光施大礼说:你家中的一切后事都包在我身上。
于是公子光在家设宴,请吴王僚,暗中安排了伏兵。 吴王僚也是有备而来,带了很多的兵将保护自己,到处都是吴王的人,都带著兵刃。 酒宴之中,公子光借口自己脚痛,离开了宴席。 专诸于是端著一盘鱼给吴王, 鱼肚子里暗藏一把短剑, 等靠近吴王之后,专诸就拔出短剑,刺杀死了吴王,吴王的卫士也杀死了专诸。 公子光的伏兵尽出,把吴王的手下都杀了,自立为吴王,拜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专诸之后七十年,又发生了另外一件刺客的事件,就是豫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