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小院

注册日期:2024-08-20
访问总量:16804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讀《史記》74: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下)


发表时间:+-

屈原死後一百多年後,到了漢代, 有一個年輕人,賈生,要去給長沙王做太傅, 上任的途中,過湘水, 屈原投江之地,寫了一篇《吊屈原賦》,吊念屈原。


賈生名誼, 十八歲時就因為善於寫詩作文章而聞名於郡中, 河南太守知道他的才華,就把他招到門下, 非常看重他。 孝文帝聽說河南太守善於政務治理,名列天下第一,就把他提升為負責全國政法的廷尉, 太守推薦賈誼年少有為, 精通諸子百家之言, 於是文帝提升他為博士, 做自己的顧問。


賈誼當時剛滿二十歲, 在顧問中年紀最輕, 每次皇帝要大家商議事情, 很多老先生都不知道如何應答, 都是賈誼出面應對, 每個人都感到賈誼的應對合體, 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了出來,大家都認為賈誼的才能超過自己, 孝文帝也非常滿意, 一年之內,就破格提升他為太中大夫。


賈誼認為漢朝到了孝文帝的時候,已經天下太平了二十幾年, 應該有自己的曆法, 服飾, 法度, 官名,振興禮樂。 因為漢代當時基本上是沿用秦朝的舊體系。 於是賈誼就起草漢朝的條例, 把國服從秦朝的黑色改為黃色, 數目用五, (大概中醫的經典和漢代有些關係,中醫裡面, 五臟, 五行, 五味、五色,五輸。。 很多的“五”), 也訂下官名體系, 把沿用的秦朝律例都該變了。 孝文帝因為剛剛繼位,並不想改變這些規則,但是想進一步提拔賈誼進入公卿之列,這就引發了周勃,灌嬰等一些老臣的不滿,大家開始說賈誼的壞話,說他乳臭為幹,什麼都想改,於是天子就開始疏遠他,不再聽他的建議,甚至讓他去做長沙王的太傅。


賈生被貶,心中不快,渡湘水的時候,就作了《吊屈原賦》,抒發心中的不得志,和屈原共情自憐。


過來一些年, 孝文帝再次召集賈誼, 當時孝文帝剛剛祭祀完鬼神,就問了一些關於鬼神的事情, 賈誼詳細給他講解, 孝文帝不知不覺地聽得非常入迷,會見結束後,文帝嘆道:很久沒有見他了, 以為我能力現在可以超過他了, 但是現在看來,還是不及他。 於是讓賈誼做自己喜歡讀書的小兒子的老師。


賈生數次建議文帝小心諸侯的權利太大,對於國家不利,但是文帝並不理會。 不久, 文帝的小兒子墜馬而死, 賈生自責自己沒有盡到責任, 哀傷了許久, 自己也死了。 時年三十三歲。 孝武帝時,任命賈誼的兩個孫子為郡守, 賈誼的兒子賈嘉最好學, 繼承了家父的博學精神, 孝昭帝時, 被提升為九卿一層的官職。 賈嘉也和司馬遷有書信來往。


我也去讀了屈原的《離騷》還有賈誼的《吊屈原賦》, 感覺這種賦體, 很有氣勢, 哀嘆起來,也很感人, 是一種詩體的表達形式, 用於抒發感情的確很好, 有點近於《詩經》的體裁, 但是對於今天的寫作來說, 距離比較遠了一些。 不過詩經》的確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我的中國文學的架構是:《詩經》,《史記》, 《宋詞》, 《水滸傳》。 《詩經》:立意簡樸, 《史記》:簡潔、流暢、乾淨 (那些不好的又臭又長的部分,大多是作者引用他人的文章,非原筆,當然那些摸魚的文章除外), 《宋詞》:真情流露, 《水滸傳》:流暢、乾淨,俐落。《史記》和《水滸傳》有得一比, 《史記》的一百多篇文章是散落的珍珠,而《水滸傳》則是把一百零八個人物穿成了一個美麗的珍珠項鍊。當然這是指七十回本的《水滸傳》,一百和一百二十回本的後面的部分,相當於《史記》裡面的內容,司馬遷是沒有辦法,他要寫歷史,他沒得選,但是《水滸傳》的後面部分,就是狗尾續貂,文筆上基本上和《三國演義》在一個檔次上,和前面的七十回根本不是一回事。 人們所說的四大名著,其實能夠稱為名“著”的只有《水滸傳》的前面部分,其他的,只能說名故事,不是名,特別是那個被人推崇的《紅樓夢》,霉得都掉了渣了,還有人吃得不亦樂乎, 我實在搞不明白,我感覺應該把《紅樓夢》送進歷史博物館,讓那些老先生們去啃才對,年輕人學文學就免了吧。


浏览(816)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