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cao

注册日期:2024-08-20
访问总量:24197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国企在中国经济中占比过高的弊端


发表时间:+-

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究其原因,固然存在经济周期使然、房地退潮、国境不利等多因素。然而,于整体经济活力的减退,广上的民退是一个不容忽的重要因素

2024年,央企资产总额突破90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同期中国民营企业500强49.85亿元,润总和仅1.69万亿元。以上这种广的“国民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一些国有企没有聚焦主,而是在争性域大力力,

不断挤压巿

例如此前的房地产热潮中,不少国企央企都入局其中,一定程度上助了市泡沫国有企凭借其在金、政策和源配置上的优势,在市中不断扩张与此同,民业则紧张、政策性成本高等力,于不公平的争状

2.    公共事业领域的断性国企占据了多社会,增加民成本的

,也占了居民消能力。

例如近年来尽管商品物价不断通,居民收入增有限,但水、、油、气等公共品的价格从来都是只升不降

3.    金融国企分配了多社会利

据金融局数据示,2024年,全国的商业银就高达2.3亿元,不包括其他形形色色的金融国企。与之形成比的是,2024年中国民制造500润为1.69亿元,有人形容是整个社会都在为银行打工。更有甚者,不少非金融国企,也在利用其信用优势,干着转贷的相关业务一步拉高了民金成本

4.   地方城投国企越位

近年来,在中国不少城市,城投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些城投企以政府信用背,大力举债,不城市建,而且广泛产业。在地方城投主产业发域,除了少数地方国取得了一定成效,更多的是留下大量无人津的一地

 

民退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效率下降

国有企与民在管理效率和本运作上的差异是著的。民以市场竞为导向,调创新和效率,其生效率通常著高于国有企。然而,国有企天然缺乏力,且有的行政色彩,决策程常常较为僵化,其生效率和本效率必然低。致了大量社会源的配,限制了经济的整体活力

2. 力不足。

经济期增驱动,民在技术创新和商模式新上表突出,特是在互网、信息技、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民是推动经济的主要力量。然而,国有企由于其定的市地位和政策支持,缺乏新的内在驱动力。我看到,华为、小米、宁德代、比迪、大基因等一大批具核心争力的新企,大多数是民而当社会上大量的源流向国有企后,新的力和效率必然会受到抑制,从而致整体经济活力的下降

3. 乏力

营经济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一直以来国家了大量的就和税收。然而,随着民退"趋势的加,民在市场竞争中于劣,投信心受挫,致民的增长显著放仅仅依靠政府投,民萎靡不振,如同失一翼,失一,必然影响整体经济的健康速度

4. 和消造成挤压

在吸方面具有不可忽的作用。假若民不断消失,必然致失率上升,居民收入增乏力,致消需求不足。消为经济的关键驱动因素,其疲软态势经济下行的

 

如果继续任由民退趋势发展,可能会一步削弱中国经济争力和活力。因此,必采取一系列措施,逆转这趋势,促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协调发展。

1.   源配置

政府重新审视国有企的角色,逐步退出争性行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一些具有公共能的域,如基础设施和国防,国有企业应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其他域,应该更多依靠市机制,予民更多的空断性国企与金融国企,在工薪酬方面,当参照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管理,促社会公平

2.   改革金融体制。

解决民资难问题,推金融市的改革,尤其是要中小型民更容易金支持。撤国开行、农发行等过时的政策性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性行,加的金融支持,促新和展,增场竞争力

3.   提升

政府过进一步深化市化改革、政放、降低税等措施,,增的信心。司法部当及时纠正民营经济领域,此前由于”“逐利性等造成的冤假,恢复民家的信心。民有在法治、公平、公正的境下才能更好地展,从而激整个经济活力

4.   鼓励

加大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通减税、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研投入,推中国经济向高新不是民的出路,更是国家经济长定增力源泉

在全球化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要想保持经济的持,必重新平衡与协调国有企与民的关系,激主体的活力,实现量的经济发

浏览(1109)
thumb_up(0)
评论(8)
  • 当前共有8条评论
  • 林闻君

    谢谢分享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不能一马勺烩了。

    公益事业,如高铁,一定要由国企主导。涉及国家能源,国防,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国企也应占主导地位。当然,民企也可进入。

    科研,以及技术开发,还是交给民企。但国家资金应该发挥子协助作用。第三产业(社会服务行业)全面放开。国家最好不进入。

    屏蔽 举报回复
  • jincao 回复 白草

    除国防军工等少数需要国企垄断的经济部门之外,能对民企放开的尽量放开。用法律去管理,经济会更加活跃,财富分配会更加合理,给广大百姓致富的机会很重要。

    屏蔽 举报回复
  • jincao 回复 -ocelot-

    以下是中国电价推移图(百度下载)。汽油价格总是涨价跟随世界原油价格涨,世界原油价格下跌中国汽油价却维持高价不随之跌是百姓普遍吐槽的内容。国家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多家私营经营汽油批发,零售业,不但会增加就业人口,改善加油站的服务,汽油价格也会下降。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占比是个量的问题,不是质的问题。而多少是合适的比例,是个非常主观的问题。一家公司的股份只拿一成上市流通。公司的市值就能用极少的流通股价放大十倍百倍。国企的许多资产是不会流通的,仅看流通股定价,占比就是非常主观的会计技巧。需要它是多少,就能够是多少。

    屏蔽 举报回复
  • jincao 回复 双不

    国家经济中需要有计划,但是市场经济也比不可少。建高铁这样的庞大工程只有靠国家(国企)实施,今后的运营可以考虑民营化,提高服务质量和转亏为盈需要靠民营企业的能力。如日本庞大的国铁公司一直服务不好,亏损严重,在1987年分成7家民营铁道公司运营。服务变好了,转亏为盈了。国企有弱点和短板(例如产权不清导致腐败和改善服务的动力不足),必需有民营企业补充代替。在竞争机制中生存和创新能力上,民营企业有优势。

    屏蔽 举报回复
  • -ocelot-

    ''居民收入增长有限,但水、电、油、气等公共产品的价格从来都是只升不降''


    你确定这说法准确?

    中国电价近20年不但没升,反而是有小幅下降的。至于油气的价格,主要受国际市场影响。这些公共产品如果都是私企来经营,价格才有你受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很难准确区分,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市场经济不可能无计划,反之亦然。

    我认为计划经济的目标往往更远。例如高铁。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