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颈项
“硬着颈项”的双重意义——人的悖逆与持守信仰的刚毅
📖 托拉部分:《特撒》(Ki Tisa)
在《特撒》(Ki Tisa)中,我们看到摩西三次在西奈山上停留四十天,这三个阶段不仅象征了人类灵性恢复的过程,更揭示了一个重要主题:以色列人的“硬着颈项”。神多次称他们为**“硬着颈项的百姓”(???-??????-?????, Am Kesheh Oref)(出埃及记 32:9, 33:3, 33:5, 34:9)。这一形容既有负面的警告**,也蕴含积极的品质,值得深入探讨。
在属灵旅程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因着自己的骄傲或不愿顺服,而远离神,但另一方面,真正经历神恩典的人也需要“硬着颈项”地坚持信仰,不被世界动摇。这正是“硬着颈项”在信仰上的两面性——人的悖逆与对真理的坚定。
然而,人的理性和努力有其极限,真正的转变并非仅凭个人意志,而是依靠神的恩典和圣灵的引导。只有当人的心被圣灵开启,才能从顽梗不信转变为坚定持守信仰。
1?? 以色列人“硬着颈项”(Stiff-necked)的双重意义
📖 负面意义:顽固、不顺服
出埃及记 32:9 —— “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
申命记 9:6 —— 摩西提醒以色列人,他们因顽固、不顺服、容易背离神,而非因自己的公义,才需要神的怜悯。
箴言 29:1 —— “人屡次受责罚仍然硬着颈项,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
📜 犹太传统解读:
拉比拉希(Rashi) 认为“硬着颈项”指的是“拒绝回头悔改,不愿意听从神的指引”。
塔木德(Sanhedrin 111a) 提到,以色列人的刚硬使他们在金牛犊事件后受到严厉的审判。
这一特质意味着 “不愿谦卑下来接受教导”,从而导致悖逆和灾难。
🔍 应用:
人若过度“硬着颈项”,会变得骄傲、拒绝纠正和改变。
神希望我们刚强,但不刚愎自用,而是能谦卑地接受教导和悔改。
📖 积极意义:坚持信仰、不被动摇
出埃及记 34:9 —— “主啊,求祢在我们中间同行,因为这是硬着颈项的百姓。”
摩西并未否认以色列人的刚硬,反而用此作为理由求神怜悯!
尼希米记 9:17 —— 以色列人在旷野虽“硬着颈项”,但神因祂的慈爱而不离弃他们。
📜 犹太传统解读:
迈蒙尼德(Maimonides) 认为,“硬着颈项”可以是一种正直和坚定不移的品质,特别是在面对迫害和信仰挑战时。
拉比索洛维契克(Soloveitchik) 认为,以色列人的“硬着颈项”也是他们坚持神的托付、在流亡和苦难中不被同化的力量。
塔木德(Eruvin 19a) 指出,正是以色列人的这份“固执”,让他们在异教环境中依然能够坚守信仰。
🔍 应用:
信仰的坚持 —— 在面对世界潮流和外界压力时,神的子民需要刚强壮胆,不轻易动摇信仰。
忠于神的盟约 —— 以色列人虽然曾因固执而犯罪,但当他们将这份坚韧用于顺服神时,他们成为坚定不移的信仰群体。
在逆境中不妥协 —— 许多犹太人的历史见证了他们如何在被驱逐、逼迫和试炼中,仍然保持对神的信靠。
2?? 从顽梗到坚定——寻求者的转变
📖 以赛亚书 55:6-7 ——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
📖 耶稣的话(马太福音 7:7) ——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许多人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挣扎良久,经历疑惑、阻碍,甚至失望。但理性只能带领人到一个阶段,真正的转变是神的恩典和圣灵的工作。那些曾经顽梗、不愿降服的人,若被圣灵触摸,最终反而会成为信仰上最坚定的见证人。
📜 犹太传统与弥赛亚信仰的鼓励:
拉比阿齐瓦(Rabbi Akiva) 本是一位反对律法的牧羊人,直到四十岁才开始学习,最终成为伟大的律法教师。神并不急于定罪,而是耐心等待人的成长。
使徒保罗(Sha'ul) 原本迫害信徒,但在大马士革的经历使他彻底转变,成为外邦人的使徒。
🔍 给寻求者的鼓励: ? 不要放弃! 你或许正在经历属灵的挣扎,但神从未离开你。 ? 坚持追求神的同在 —— 设立固定的祷告时间,沉浸在神的话语中。 ? 接受圣灵的引导 —— 让神的灵软化你的心,使你最终进入祂的应许。 ? 记住,神是满有怜悯的 —— 祂等待你回归,就如同等候浪子的父亲。 ? 一旦归信,就要像“硬着颈项”的百姓那样坚定不移地持守信仰 —— 曾经的挣扎转化为对真理的坚持,不被世俗潮流动摇。
📖 愿你在寻求神的道路上不放弃,直到完全进入祂的恩典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