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怀的妹妹华慧娟》
《书香满怀的妹妹华慧娟》
Tu Xiang Zheng (涂向真)
陪妹妹华慧娟游览完奥运公园后,我随口问她:“还想去哪儿?”
她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去书店。”我对她的回答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她从小便是个出了名的“书迷”,书本之于她,仿佛空气般不可或缺。
第二天,我特意带她去了附近新开的亚运村图书大厦。这座书店位于大屯路与安立路交汇处,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是京城首家“长廊式书城”。书香弥漫,书籍浩如烟海,仿佛一座供知识朝圣者探寻的圣殿。
一走进书店,妹妹便直奔新书展示台,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不一会儿,她已手捧一本书,全然沉浸其中,目光如炬,神情专注。我站在她旁边,看着她微微蹙起的眉头、时而轻启的嘴角,心知她已经进入了书中的世界。她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而我,也不忍打扰。
我望着她,心中浮起一丝感慨。妹妹衣着素雅,未施粉黛,在这繁华都市中,似乎并不耀眼。可当她站在浓妆艳抹、衣饰华贵的女子中间时,却反而愈发引人注目。是什么让她如此特别?是气质,是修养,是那份因书而积淀的灵秀之气。
有人说,爱读书的女子,超凡脱俗,优雅如兰。这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她谈吐优雅,见解深邃,不炫耀、不张扬,温润如玉。她对待人生的态度沉稳而睿智,每每遇事,都会深思熟虑,从纷繁无绪中理出头绪,举手投足间皆透着从容与得体。这样的人,即使容貌平平,也自带光芒。真正的美,不在皮相,而在气质。而气质的养成,离不开岁月的沉淀,更离不开书籍的滋养。
在书店,我们待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我渐感疲惫,而妹妹依旧兴致盎然,步履不停。她面前已堆起一小摞书,我便推来一辆小车,将书一一装入。临近付款时,她依然认真核查,挑剔地筛选——有几本被放回,又有几本重新拿起,反复权衡后才做最终决定。待她终于选定,几大袋书装得满满当当,她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她的世界——一个被书香浸润的精神乐园。那是一本本书堆砌起的殿堂,字里行间流淌着智慧的光辉,每一页都承载着她的思考与感悟。她的世界里,没有喧嚣的浮华,没有急功近利的算计,只有静谧的纸页翻动声,只有思想与灵魂的交融。
她的灵魂,如春风吹拂过的湖面,澄澈而深远,因书籍的滋养而愈发丰盈。书籍赋予她超越现实的目光,让她在庸常的生活里找到诗意,在纷扰的人世间保持独立的思考。她的幸福,不是来自物质的堆砌,而是源自精神的富足——她可以在狭小的房间里,翻阅广阔的天地;可以在平凡的日子里,收获思想的灿烂花朵。她的世界,或许并不张扬,却静静地闪烁着光芒。
当我们提着沉甸甸的书走出书店,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我想,这便是书籍的魅力——它不仅丰富了人的知识,更塑造了一个人的气质,让人优雅地行走在岁月之中,步履坚定,心境澄澈。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书,嘴角浮起一抹满足的微笑,那笑容宁静而深远,仿佛握住的不是一本本书,而是一扇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门。
我望着她的侧影,忽然明白,真正的爱书之人,终其一生,皆是书中人。她走过的每一条路,都因书籍的浸润而显得从容;她经历的每一次成长,都带着思考的印记。那些日复一日的阅读,不仅塑造了她的思想,也雕刻出了她独特的气质。她的世界,不是被现实所困,而是由无数本书编织而成,宽广而深邃,充满智慧的光芒。
风轻轻拂过,她抱紧怀中的书,像抱紧珍贵的宝藏。她的步履轻快,却坚定不移,仿佛前方不管是春风还是冷雨,都有书籍为伴,给她温暖,也给她力量。
此刻,我忽然有些羡慕她。羡慕她能在浮华世间,始终保持一颗宁静而丰盈的心。羡慕她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慌不忙,一路捡拾智慧与美好。羡慕她在书页翻飞间,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