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的演员
戴着镣铐的演员
在九十年代,受邓大设计师的影响,我从体制内跳进民企。然后自己一直干民企。
所以,见到最高领导又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有点感触。
身着同样干部夹克的一众领导端坐主位,对面是诚惶诚恐的一列中国最有名的民营企业家(居然华为位列其中)。聆听了经过审核通过的六位企业家发言稿,领袖作了重要指示。据说,民营企业的春风又来了。
这是通过座谈会,文件,宣传就能解决的事吗?
我在深圳一家民企的财务部经理卷款一百万跑了,我带主管会计去公安局报案,接待的警察问:你们企业是国企还是民企,如果是国企,我就立案。如果是民企,属于内部经济纠纷,你们回去自行解决。
那是我刚从体制内进入民企不久,听此言方知民企原来是另类。
我有次去一个市委书记办公室,他是我发小,所以比较随便。正好他要去本市一家全国知名企业考察,带我同车。到了那家企业,董事长带头,一列高管毕恭毕敬,而他毫不把这些人看在眼里的倨傲神态完全不带一丝遮掩。我真心为那家企业觉得不值,但是,书记的确能决定他企业的生死,董事长对他能光临却是真正感激不尽。
我有个朋友自己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了一家年产值数亿的汽车零配件工厂,他想尽一切办法办移民,私下里他给我念叨最多的是:我为了企业生存,过了几十年毫无尊严的日子,我心里恨透了那一个个来自于各职能部门的人,他们敲诈勒索,我还得陪着笑脸。我今后的人生目标就是离开这种环境。
我还有个开小店的朋友,工商,税务,环保,消防,卫生,城管,街道等部门穿梭上门,稍有不慎,立见罚单,而且标准不一,朝令夕改,苦不堪言。
我去拜访一个大学党委书记,想参与他学校的某大项目招投标。他直言不讳的告诉我:我的项目只可能给国企,如果民企拿了,我怕别人说有利益输送,纪委的查询会让我受不了。
我还认识的国企领导,大言不惭的告诉我,我拿项目,再转给你们去做,我收取各种费用,不要嫌我于公与私收得多,你们要感谢我是你们挡箭牌,感谢我给饭你们吃。
我一个做房地产发财的朋友,儿子结婚席开二百桌,高朋满座。他在私下告诉我:大部分是酒肉朋友,稍有风吹草动,来查我,抓我,落井下石的会是其中的一些人,我一个民企,真有点什么事,靠山山倒,靠水水崩。有想帮我的领导也会因为我是私人老板而不能伸出援手。
我一个警察朋友,局里把远在北京的一家企业六名高管全抓来关拘留所里,冻结千万资金,而罪名真正似是而非。他自己给我说,如果这是国企,就不会这样办了。
我一个朋友参加区里组织的民企税务学习班,接到发下的问卷,二十个涉税犯罪行为,看得他毛骨悚然,拿现在的法律衡量他这样中小企业过去几十年的不规范经营行为,足以让他倾家荡产。
我还帮一个广东朋友给他的食品厂求销路,可是因为他是原生食材,不加任何添加剂,店家只进储存期长,口感更好的伪劣食材。没人相信一个民企会是良心企业。
类似这些现象,还有很多…。我接触到的不过凤毛麟角。
但是,不从体制,法律入手,能够解决民营企业的问题吗?
民企本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为了生存,他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稍微把掐脖子的手松一点,他就会发展。
应该来说,民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国企作为补充,应该去做民企不能做,不愿做的事情。比如公共服务。
但是,当国企占据了一切有关国计民生的行业和有利益,有前景的项目, 他们代表国家经济主流,而钻国家空子,唯利是图,为私人谋利益的民企老板为人所不耻也正常成为社会共识。为民营正名,在目前中国本身就是悖论。由所有制决定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是平行的,对非公经济的支持是有前提,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首先毫不动摇的发展壮大国企,如果国营经济越来越好,撑起了中国整个蓝天,那就没有民营的生存可言。五六十年代全国经济都是国营(包括集体),农民卖自留地的蔬菜都是投机倒把,违法犯罪。那样的日子也过来了。但是现在经济下行,民生维艰,还需要民企发挥作用,因此座谈会和相应的各地文件,政策也端上桌了。
有用吗?
民营企业家不傻,他们知道如果不改变某些东西,永远是给他们戴着镣铐。那现在所做的就是表演,表演中求生存求发展。目前好在还没有说要消灭他们,还能够在夹缝中挣扎,绝大部分大中民企都在找国营的靠山,争取活得好一点。
所以,静等经济规律发生作用吧!可能,中国经济回到五六十年代,消灭一切私有经济。可能,再来一次改革开放,真正给民企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