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步思

注册日期:2015-09-19
访问总量:303487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民33: 1-56>


发表时间:+-

【民33: 1-56】【以色列人按着军队,在摩西、亚伦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或译:站口;下同)记在下面……。】在民数记第三十三章中记载了,以色列人从出埃及到摩押平原所行的路程。本章首先说到:【以色列人按着军队,在摩西、亚伦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或译:站口;下同)记在下面。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其路程乃是这样。】“以色列人按着军队,在摩西、亚伦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记在下面”,“按着军队”就是他们的行动有秩有序。“在摩西、亚伦的手下”就是在摩西、亚伦的带领指挥之下,“所行的路程”是指安营的地方或站口。这份行程是“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记载”的,这份行程所记录的是神的恩典和保守,而不是人的软弱和失败。神在恩典中把人的失败变成神的得胜,使百姓可以—站一站地往前行,直到进入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节的次日,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无惧地出去。那时,埃及人正葬埋他们的长子,就是耶和华在他们中间所击杀的;耶和华也败坏他们的神。】“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节的次日,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无惧地出去”,“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节的次日”,这是出发的日期。“从兰塞起行”,这是出发的地点,一般算作第一站,是以色列人定居埃及的地方(创47:11)。“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无惧地出去”,“昂然无惧”,是指因神大能的作为,使仇敌无能为力,因此百姓可以毫无畏惧地勇往直前。“那时,埃及人正葬埋他们的长子,就是耶和华在他们中间所击杀的;耶和华也败坏他们的神”。“葬埋他们的长子”,是因为在逾越节的那一夜,神击杀埃及人所有的长子(出12:29),“败坏他们的神”是指神降十灾,就是对埃及人所崇拜的众神施行审判。【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安营在疏割。从疏割起行,安营在旷野边的以倘。从以倘起行,转到比哈希录,是在巴力洗分对面,就在密夺安营。】“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安营在疏割”,“疏割”是第二站(出12:37)。“从疏割起行,安营在旷野边的以倘”,“以倘”是第三站(出13:20)。“从以倘起行,转到比哈希录,是在巴力洗分对面,就在密夺安营”,“转到”是指以色列人奉神命令(出14:2)转变方向,朝红海行进。“比哈希录”可能位于芦苇草丛生的红海边上。“巴力洗分”可能是密夺北面的另一座防城。“就在密夺安营”,“密夺”是第四站,神在这里带领以色列人过了红海(出14:2)。

【从比哈希录对面起行,经过海中到了书珥旷野,又在伊坦的旷野走了三天的路程,就安营在玛拉。从玛拉起行,来到以琳(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就在那里安营。】“从比哈希录对面起行,经过海中到了书珥旷野,又在伊坦的旷野走了三天的路程,就安营在玛拉”,“经过海中”就是神使用神迹,使以色列人走在干地上,到达红海的对岸(出14:21-22)。“书珥旷野”位于西乃半岛的西北角,以色列人由此地转向南方,往西乃半岛的西南角行走(出15:22)。“伊坦的旷野”可能是书珥旷野的一部分。“玛拉”是第五站(出15:23),在此丢一棵树在水里,变苦水为甜水。“从玛拉起行,来到以琳(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就在那里安营”,“以琳”是第六站(出15:27)。“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水泉供解渴,棕树供遮荫,是神的百姓得以安息的地方。【从以琳起行,安营在红海边。从红海边起行,安营在汛的旷野。从汛的旷野起行,安营在脱加。从脱加起行,安营在亚录。从亚录起行,安营在利非订;在那里,百姓没有水喝。从利非订起行,安营在西奈的旷野。】“从以琳起行,安营在红海边”,“红海边”是第七站,《出埃及记》中没有提到这一站。“从红海边起行,安营在汛的旷野”,“汛的旷野”是第八站(出16:1),位于向南往西乃的半途上,是一片长满荆棘的旷野,难于找到食物。以色列人抱怨,在此地开始有降吗哪的神迹(出16:13-15)。“从汛的旷野起行,安营在脱加”,“脱加”是第九站,《出埃及记》中没有提到这一站。“从脱加起行,安营在亚录”,“亚录”是第十站,《出埃及记》中也没有提到这一站。“从亚录起行,安营在利非订;在那里,百姓没有水喝”,“利非订”是第十一站(出17:1),在那里发生两件大事,就是杖打盘石流出水来给百姓喝(出17:6-7),以及与亚玛力人争战得胜,筑坛起名【耶和华尼西】(出17:8-15)。“从利非订起行,安营在西乃的旷野”,“西乃的旷野”是第十二站(出19:1),位于西乃半岛的南端,境内有西乃山,又称神的山(出18:5),是何烈山脉中的一座山峰,神就在那山顶上降下律法。

【从西奈的旷野起行,安营在基博罗哈他瓦。从基博罗·哈他瓦起行,安营在哈洗录。从哈洗录起行,安营在利提玛。】“从西乃的旷野起行,安营在基博罗哈他瓦”,“基博罗哈他瓦”是第十三站(11:34)。“从基博罗哈他瓦起行,安营在哈洗录”,“哈洗录”是第十四站(11:35),在此地发生米利暗长大痲疯的事,行程被耽延了七天(12:10,15)。“从哈洗录起行,安营在利提玛”,“利提玛”是第十五站,就是巴兰旷野安营的地方(12:16)。【从利提玛起行,安营在临门帕烈。从临门帕烈起行,安营在立拿。从立拿起行,安营在勒撒。从勒撒起行,安营在基希拉他。从基希拉他起行,安营在沙斐山。从沙斐山起行,安营在哈拉大。从哈拉大起行,安营在玛吉希录。从玛吉希录起行,安营在他哈。从他哈起行,安营在他拉。从他拉起行,安营在密加。从密加起行,安营在哈摩拿。从哈摩拿起行,安营在摩西录。从摩西录起行,安营在比尼亚干。】“从利提玛起行,安营在临门帕烈”,“临门帕烈”是第十六站。“从临门帕烈起行,安营在立拿”,“立拿”是第十七站。“从立拿起行,安营在勒撒”,“勒撒”是第十八站。“从勒撒起行,安营在基希拉他”,“基希拉他”是第十九站。“从基希拉他起行,安营在沙斐山”,“沙斐山”是第二十站。“从沙斐山起行,安营在哈拉大”,“哈拉大”是第二十一站。“从哈拉大起行,安营在玛吉希录”,“玛吉希录”是第二十二站。“从玛吉希录起行,安营在他哈”,“他哈”是第二十三站。“从他哈起行,安营在他拉”,“他拉”是第二十四站。“从他拉起行,安营在密加”,“密加”是第二十五站。“从密加起行,安营在哈摩拿”,“哈摩拿”是第二十六站。“从哈摩拿起行,安营在摩西录,“摩西录”是第二十七站。“从摩西录起行,安营在比尼亚干”,“比尼亚干”是第二十八站。此时以色列人在旷野已经飘流了将近三十八年,上一代的百姓来到了迦南地的门口,但却因为不肯信从神,错失了进入应许的机会,结果在旷野飘流了三十八年,逐渐倒毙旷野。

【从比尼亚干起行,安营在曷哈及甲。从曷哈及甲起行,安营在约巴他。从约巴他起行,安营在阿博拿。从阿博拿起行,安营在以旬迦别。从以旬迦别起行,安营在寻的旷野,就是加低斯。】“从比尼亚干起行,安营在曷哈及甲”,“曷哈及甲”是第二十九站。“从曷哈及甲起行,安营在约巴他”,“约巴他”是第三十站。“从约巴他起行,安营在阿博拿”,“阿博拿”是第三十一站。“从阿博拿起行,安营在以旬迦别”,“以旬迦别”是第三十二站。“从以旬迦别起行,安营在寻的旷野,就是加低斯”,”加低斯”是第三十三站。经过三十八年旷野的飘流,以色列人又回到他们在从前失败的“加低斯”(13:26)。【从加低斯起行,安营在何珥山,以东地的边界。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后四十年,五月初一日,祭司亚伦遵着耶和华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里。亚伦死在何珥山的时候年一百二十三岁。】“从加低斯起行,安营在何珥山,以东地的边界”,这是以色列人第二次“从加低斯起行”(20:22)。“何珥山”是第三十四站。“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后四十年,五月初一日,祭司亚伦遵着耶和华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里。亚伦死在何珥山的时候年一百二十三岁”。亚伦比摩西年长三岁(申34:7)。

【住在迦南南地的迦南人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来了。】“住在迦南南地的迦南人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来了”,“迦南南地”指迦南地境内的南部地区,“迦南人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来了”,表明以色列人在旷野“绕行”的日子结束了,开始向着迦南前进。【以色列人从何珥山起行,安营在撒摩拿。从撒摩拿起行,安营在普嫩。从普嫩起行,安营在阿伯。从阿伯起行,安营在以耶亚巴琳,摩押的边界。从以耶·亚巴琳起行,安营在底本迦得。从底本迦得起行,安营在亚门低比拉太音。从亚门低比拉太音起行,安营在尼波对面的亚巴琳山里。从亚巴琳山起行,安营在摩押平原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他们在摩押平原沿约旦河边安营,从伯耶施末直到亚伯·什亭。】“以色列人从何珥山起行,安营在撒摩拿”,“撒摩拿”是第三十五站。“从撒摩拿起行,安营在普嫩”,“普嫩”是第三十六站。“从普嫩起行,安营在阿伯”,“阿伯”是第三十七站。“从阿伯起行,安营在以耶亚巴琳,摩押的边界”,“以耶亚巴琳”是第三十八站。“从以耶亚巴琳起行,安营在底本迦得”,“底本迦得”是第三十九站。“从底本迦得起行,安营在亚门低比拉太音”,“亚门低比拉太音”是第四十站。“从亚门低比拉太音起行,安营在尼波对面的亚巴琳山里”,“尼波”是尼波山下一个城邑,摩西临死前登上尼波山的毗斯迦山顶,眺望迦南地全貌(申34:1)。“亚巴琳山”是第四十一站。“从亚巴琳山起行,安营在摩押平原约但河边、耶利哥对面”,“摩押平原”是第四十二站。“他们在摩押平原沿约但河边安营”,“沿约但河边”是指沿着约但河东岸的河边。“从伯耶施末直到亚伯什亭”。这时上一代的百姓全部倒毙旷野,新一代的百姓虽然也经历了失败,但却因着信在失败中不断成长、得胜。

【耶和华在摩押平原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晓谕摩西说:‘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过约旦河进迦南地的时候,就要从你们面前赶出那里所有的居民,毁灭他们一切錾成的石像和他们一切铸成的偶像,又拆毁他们一切的邱坛。你们要夺那地,住在其中,因我把那地赐给你们为业。你们要按家室拈阄,承受那地;人多的,要把产业多分给他们;人少的,要把产业少分给他们。拈出何地给何人,就要归何人。你们要按宗族的支派承受。】“耶和华在摩押平原约但河边、耶利哥对面晓谕摩西说”,“耶利哥”位于约但河西岸,是以色列人进取的第一个目标。“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过约但河进迦南地的时候”,在以色列人过约但河以前,神重新下达明确的指示,占领迦南地之后,如何对待迦南人和异教偶像,以及如何处理迦南地业。“就要从你们面前赶出那里所有的居民”,就是不许原有的居民留下来与以色列人混居,因恐受其引诱而拜偶像假神。“毁灭他们一切錾成的石像和他们一切铸成的偶像”,就是必须毁掉一切偶像假神,无论是石錾成的或是用金属铸成的偶像。“又拆毁他们一切的邱坛”,就是必须拆毁一切建在高地上的异教神庙和神坛等崇拜设施。“你们要夺那地,住在其中,因我把那地赐给你们为业”,就是叫他们夺取、占居、经营整片土地,因为神已经把整个迦南地赐给以色列人。“你们要按家室拈阄,承受那地;人多的,要把产业多分给他们;人少的,要把产业少分给他们”,分配土地的原则是:以家室为单位、按照拈阄结果,以及土地大小依据人数多少。“拈出何地给何人,就要归何人。你们要按宗族的支派承受”。他们要先拈阄决定各支派的地区和大小,再在各支派的范围内,又依拈阄方式分配给每一家室。

【倘若你们不赶出那地的居民,所容留的居民就必作你们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也必在你们所住的地上扰害你们。而且我素常有意怎样待他们,也必照样待你们。‘】“倘若你们不赶出那地的居民,所容留的居民就必作你们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也必在你们所住的地上扰害你们”,“眼中的刺”就是会令他们难受,“肋下的荆棘”就是会使他们无法动弹,寝食难安,“扰害你们”就是必成为他们的仇敌。“而且我素常有意怎样待他们,也必照样待你们”。神素来向以色列人所发的警告,将必付诸实施,就是神必将惩罚不遵命的以色列人。事实是,以色列人并没有完全执行神的命令,他们没有将拜偶像的迦南人除灭,其结果导致以色列人灭国,且被掳分散至世界各地。而今天常在基督里的信徒,基督也常在我们里面(约15:4),因此我们也要从自己的心中“赶出那地的居民”,不能“容留”世界的心思留在我们心中,否则早晚会被世界“扰害”,或者被世界掳走。为此,愿我们今天不可容留【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西3:5)存在我们里面,给自己留下破口。我们更要知道,【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3:9-10)阿们!


浏览(159)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