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

注册日期:2011-01-01
访问总量:6163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国度、祭司、圣洁、子民与珍宝


发表时间:+-

 《出埃及记》19:3-6的详细词语解析:国度、祭司、圣洁、子民与珍宝

《出埃及记》19:3-6是圣经中一段极为重要的经文,记载了上帝在西奈山向以色列民宣告他们的特殊身份与使命。这段经文中的关键词,如“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属我的子民”等,不仅在当时对以色列民有深远的意义,也在后来的犹太传统和基督教解释中得到了丰富的扩展。本文将从希伯来原文、七十士译本、他尔根、别西大译本以及犹太和基督教传统等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些词语的意义。


1. 祭司的国度(????????? ?????????, Mamlechet Kohanim)

  • 希伯来原文意义

    • ????????? (Mamlechet):源自词根 ???(malak),意为“统治”或“治理”,指国度或王国。

    • ????????? (Kohanim):祭司,指在神圣职分中侍奉上帝、在神与人之间作中保的人。

    • ????????? ????????? 合起来意为“祭司的国度”,表明以色列民被呼召成为一个兼具君王和祭司职分的群体,代表上帝在地上行使权柄并服侍祂。

  • 七十士译本(LXX)

    • βασ?λειον ?ερ?τευμα (basileion hierateuma):“君尊的祭司”。七十士译本强调了“国度”的君王属性,与以色列作为上帝子民的特殊地位相呼应。

  • 他尔根(Targum Onkelos)

    • ???????? ????????? (Malchut Kahanin):“祭司的国度”。他尔根保留了希伯来原文的意义,但用亚兰文表达,强调以色列作为圣洁国度的角色。

  • 别西大译本(Peshitta)

    • ????? ???? (Malkuth Kahne):“祭司的国度”。别西大译本与希伯来原文和他尔根一致,继续强调以色列的双重身份。

  • 犹太传统

    • 拉什(Rashi)和伊本·以斯拉(Ibn Ezra)等犹太解经家认为,这一呼召表明以色列要在万民中扮演祭司的角色,将上帝的祝福传递给世界。米德拉什(Midrash)则将这一身份视为以色列的特权,使他们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

  • 基督教解释

    • 新约《彼得前书》2:9引用了这一概念,称信徒为“君尊的祭司”(βασ?λειον ?ερ?τευμα)。基督徒认为,这一呼召在教会中得以实现,教会作为上帝的国度,代表祂的权柄并传递祂的恩典。


2. 圣洁的国民(????? ???????, Goy Kadosh)

  • 希伯来原文意义

    • ????? (Goy):国民或民族,通常指外邦国家,但在这里特指以色列。

    • ??????? (Kadosh):圣洁,意为分别出来、归给上帝。

    • ????? ??????? 合起来意为“圣洁的国民”,强调以色列被分别出来,专属于上帝,并为祂的圣工服务。

  • 七十士译本(LXX)

    • ?θνο? ?γιον (ethnos hagion):“圣洁的国民”。七十士译本使用 ?γιο?(hagios)一词,保留了“圣洁”的核心意义。

  • 他尔根(Targum Onkelos)

    • ??? ???????? (Am Kadish):“圣洁的子民”。他尔根将“国民”改为“子民”,更加强调群体的归属感。

  • 别西大译本(Peshitta)

    • ??? ????? (Ama Qadisha):“圣洁的子民”。别西大译本与他尔根一致,强调群体的圣洁性。

  • 犹太传统

    • 在犹太思想中,圣洁不仅意味着与不洁分别,还包括积极遵守上帝的诫命。密西拿(Mishnah)和塔木德(Talmud)详细阐述了以色列如何通过遵守妥拉来体现圣洁。

  • 基督教解释

    • 基督徒认为,这一呼召在教会中得以实现,教会被称为“圣洁的国民”(《彼得前书》2:9)。圣洁是通过基督的救赎工作实现的,信徒被呼召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3. 属我的子民(????????, Segula)

  • 希伯来原文意义

    • ???????? (Segula):珍宝或特别的产业,形容极其珍贵、被特别选中的事物。这个词表达了以色列被上帝拣选和珍爱。

  • 七十士译本(LXX)

    • περιο?σιο? (periousios):“特别的”或“独有的”。这一希腊词强调了以色列的独特性和分别。

  • 他尔根(Targum Onkelos)

    • ????????? (Chavivin):“所爱的”。他尔根突出了上帝对以色列的爱与亲密关系。

  • 别西大译本(Peshitta)

    • ?????? (Segulta):“珍宝”。别西大译本忠实于希伯来原文。

  • 犹太传统

    • 拉什和拉姆班(Ramban)等犹太解经家认为,segula 表达了上帝对以色列的特别爱顾。米德拉什则将这一身份与以色列在万民中彰显上帝荣耀的使命联系起来。

  • 基督教解释

    • 基督徒认为,这一概念预表了教会作为上帝的子民(《以弗所书》1:14)。信徒通过基督的救赎成为上帝的珍宝,被祂所爱并分别为圣。


4. 因为全地都是我的(???????? ?????????????, Ki Li Kol Ha'aretz)

  • 希伯来原文意义

    • 这句话强调了上帝对全地的主权。虽然以色列是祂的珍宝,但祂是创造并掌管全地的主。

  • 七十士译本(LXX)

    • ?τι ?μ? π?σα ? γ? (hoti eme pasa he ge):“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七十士译本保留了原文的普世性。

  • 他尔根(Targum Onkelos)

    • ????? ?????? ??? ??????? (Ari Dili Kol Ara):“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他尔根与希伯来原文一致。

  • 别西大译本(Peshitta)

    • ????? ??? ???? (D'dili Kulah Ar'a):“因为全地都是我的。”别西大译本也忠实于原文。

  • 犹太传统

    • 这一句话常被解释为提醒以色列,他们的拣选不是为了排他,而是为了将上帝的光带给万国。

  • 基督教解释

    • 基督徒认为,这一宣告预表了大使命(《马太福音》28:19),教会被呼召使万民作门徒,彰显上帝的全地主权。


结语

《出埃及记》19:3-6揭示了以色列作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和“属我的子民”的独特身份与使命。通过希伯来原文、七十士译本、他尔根、别西大译本以及犹太和基督教传统的多重解读,我们看到这一呼召的深远意义:无论是西奈山的以色列民,还是今天的教会,都被呼召成为上帝的代表,在世上彰显祂的圣洁与荣耀。愿我们在这呼召中看见自己的身份,并活出上帝的心意。


浏览(455)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