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支持国货
二月三日。刚好从健身房坐电梯,偶遇二个邻居提着三大包食物从超市回来,顺道问了一句,你家几个人啊,准备吃多久啊,他才说了一句,从Costco买的,另外一个邻居忙问道:涨价了吗?引得满堂喝彩。美国佬的关税大棒终于砸下来了,大家都知道要涨价了。记得很久前就听过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穷人有点钱了,终于搬到富人区去了,然而他还是隔三岔五回到原来的地方买菜,于是有人问道:这穷人区跟富人区有啥区别?穷人区黄瓜一磅一块钱,富人区同样的黄瓜一磅二块钱。感觉加拿大人民在关税大棒的刺激下,都走上资本主义的康庄大道,策马扬鞭。
这几天看守总理土豆终于又光环照耀了一把,全国人民在外力的作用下,又紧紧团结在土豆周围了。是不是假如明天大选的话,自由党会再一次以多数党获胜呢?这个真的不好说。各省长都说下架美国酒类产品,然后又说鼓励买国货。我来加拿大二十多年了,加拿大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国货。记得加拿大有三个W开头的靠不住,后来又有人说多伦多有三多,雪多脑残多单妈多。这雪多嘛,从十月到五月份,大凡下雪都是正常的。至于脑残多吗?以前坐TTC总能看到看到总站里有几个,后来这些人都考公,进入各级政府机构了,比如多伦多市府,化七百万在城里修建自行车道,结果一年才七辆自行车运行过这条道路,化五百万加币改名Dandas广场,结果政治正确不搞了,化一个亿的增加了五千个无家可归的床铺,结果招致了更多的无家可归人到来。至于单身妈妈多嘛,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西方社会离婚之后,大概率离婚后的男生都叫经济残疾人士,比如我们的土豆总理。二十五万的年薪,扣除税收,扣除老婆的抚养费,扣除孩子的抚养费,到手也就五万加币而已。
这几天整个微信朋友圈都在抗美援墨,强烈支持买国货。作为一个生活在多伦多二十多年的移民,当然我一直比较穷,平日里都买的便宜的食物,超市里好像没啥加拿大的国货。日常吃的大米吧,基本是泰国的,牛羊肉,大概率是新西兰的,水果吧,摩洛哥的,大概率都是热带地方的。唯有素菜是本地农场的。至于各类鱼虾,好像也是泰国的。逢年过节的糕点基本是香港的,化妆品是日本的韩国的,各类小吃基本是日本韩国的中国的。家门口的超市有很多印度的巴基斯坦的佐料,毕竟那些国家的人也不少。然后就是去买衣服吧,家门口有个沃玛,稍微研究一下产地,现在基本都是东南亚的。即便无印良品里的衣服产地也不是日本,更不是美国加拿大的。我也搞不懂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是加拿大本地的。除非国民咖啡能一日三餐。
加拿大也没啥特产,冬天土豆,夏天玉米,还有啥呢?加拿大三大自然资源第一是淡水,跟美国佬一人一半,第二是木材,千年杂草古树大把,第三就是石油,说个事实,整个加拿大没有炼油厂,把原油运到美国,提炼之后,再运回加拿大,包括开车的汽油。整个加拿大也没有汽车厂,都是日本美国的组装厂,还是政府补贴的。刚来加拿大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北电,结果被东大搞黄了。智能手机面世初期,还有个蓝莓手机,没几年,不求上进又黄了。加拿大除了一个庞巴迪,好像已经没啥能拿出手的,好像庞巴迪很多分支已经被收购了。
当然加拿大的特产也是与时俱进的。加拿大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毕竟二十一世纪,人才就是最大的财富。自从小土豆上台十年,叙利亚难民,乌克兰难民,包括最近来的加沙难民,上次上电视台得瑟的ISIS难民,政府赔了他一个亿的加币。好像木木在加拿大没成气候,不过近五年来的印度人倒是蔚然成风。诊所先后来了二个印度留学生,反正我是很感到压力,尽管我一个骚老头,比他们年龄大一倍都不止。其实同事们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