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山门前的珍贵留影
少林寺山门前的珍贵留影
Tu Xiang Zheng (涂向真)
2011年,我们公司在中国的一位合作伙伴公司,邀请我前往郑州商讨合作事宜,同时也邀请我游览郑州附近的一些著名景点,其中就有少林寺。上面这张照片便是在少林寺山门前留下的珍贵纪念。
据说,有关少林寺的古诗多达百余首,其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李廌所作的《少林寺诗》:
禅老家风古少林,道场遗迹蔽烟岑。
山遮石脚斜阳早,云碍钟声出谷深。
只履度关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传法,柏树犹明圣主心。
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由当时的孝文帝为印度僧人跋陀所建。自建寺以来,少林寺经历了多次兴衰,但始终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少林寺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家风和深厚的禅宗文化而闻名。这里的道场遗迹多被烟雾和山岚遮掩,充满了神秘的氛围。山峦遮挡了夕阳的余晖,使石脚下的阳光显得格外早落,而云层则阻碍了钟声的传播,使得钟声似乎只能从深谷中传出。诗中所述的“只履度关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讲述的是禅宗祖师达摩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少林寺和整个佛教界都广为流传。
跋陀是南天竺(今印度)人。据说他是香至国的第三王子,后来出家成为佛教僧人,继承了佛教的教义。他于南朝刘宋时期(约520年左右)来到中国,传播禅宗。跋陀在中国的旅途中,先后与梁武帝、陈后主等有过交往,但因理念不合,未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最终,达摩渡江北上,来到少林寺,开始了他的修行生活。
跋陀在少林寺的一间山洞里面壁修行,持续了九年。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执着和追求,也为后来的禅宗修行者树立了榜样。面壁期间,跋陀深刻地领悟了佛法的真谛,并将这些领悟整理成禅宗教义,形成了后来广为流传的《跋陀面壁心要》。
少林寺里有一棵柏树,传颂唐代的禅宗大师慧可(487-593)的故事。慧可是少林寺的第二代祖师,他与跋陀祖师有着紧密的关系。
传说慧可为了向跋陀祖师请教佛法,跋山涉水来到少林寺,但跋陀不轻易传授佛法。慧可在达摩面前跪求,甚至在雪地中断臂明志,最终打动了达摩。跋陀将佛法传授给了慧可,慧可也因此成为禅宗的第二代祖师。
在慧可被传法之后,他在少林寺附近种下一棵柏树,这棵柏树也象征着慧可和少林寺禅宗传承的根基。这个柏树故事不仅传达了慧可求法的坚定信念,也象征着禅宗在中国的深远影响。少林寺的柏树故事因此成为禅宗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象征,代表了修行者对佛法的追求和传承。
我赞赏胡适的观点,对待寺庙和佛教应批判与研究并重。一方面批评传统宗教中的迷信和落后现象,另一方面也重视佛教在历史和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提倡宗教与现代思想的融合。
有人主张对佛教应有“敬畏之心”,我觉得很有道理。敬畏之心可以提供心灵的慰藉和安定。佛教教义中的慈悲、智慧和修行等理念,能够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困惑和痛苦,提供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敬畏佛教教义能够增强个人的道德约束力。佛教提倡的五戒、八正道等伦理规范,能够帮助人们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不道德的行为。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敬畏佛教不仅是对其宗教教义的尊重,也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可和传承。佛教在历史上曾对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敬畏佛教也是对历史记忆和传统的尊重。许多历史遗迹、艺术作品和文学创作都与佛教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