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习接见军队照片:军报编辑们的险恶用心
2024年12月4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活动本来并无特别之处,座位编排也按照惯例举行。但官方发布的会议照片却引发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照片中,习近平独坐一张巨大的办公桌前,两旁是分列而坐的军方高层。看似与以往相似的场景,却因照的构图和布局,引发了海外媒体种种解读和猜测。
一些海外所谓的专家认为,这次座位编排显得不寻常,似乎是要传递习近平“与大家平起平坐、不再高人一等”的信号。由此,他们进一步推测,这可能是中共三中全会后淡化习近平个人权威的又一表现,甚至断言习近平的军权已经旁落。这些解读虽吸引眼球,却暴露了海外媒体对常识的无知,令人发指。为了厘清这一事件背后的真实信息,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此次照片,从其构图的历史延续性和独特表现力中寻找答案。
一、历史场景的延续与权力象征
以上照片分别是2018年、2020年习接见空军、陆军、海军某部时的会场情况,这种会见模式并非今天才有,而是由来已久。
习近平接见将领的场面,其布局并非首次出现。近年来,无论是2018年还是2020年,类似场景多次在解放军的会议和活动中上演。作为中共军队会议的惯例,领袖居中而将领分列两侧的布局,旨在凸显核心权力与团结象征。这种座次安排延续了中共领袖接见下属的传统,同时也隐约借鉴了中国历史中“帝王朝会”的规制:左右朝班,皇权居中。这种接见模式在习近平时代屡见不鲜。
二、此次照片的独特之处
这次的接见方式也是延续老套路,习近平居中而将领分列左右的惯例,但不同的是,照片的拍摄构思大成疑问。首先是照片的拍摄角度有所不同。
对比照片可以看出,以往的照片多从习近平身后或侧后方拍摄,视角由近及远,形成强烈的立体感,突出习近平居中指挥的权威形象,与两旁将领“欣欣向阳”的状态形成呼应,很贴切,没有不适感,传递出积极、稳重的正面信息。而这次照片则采用了广角正面拍摄,镜头直对习近平所在的位置,这一变化值得关注。
从画面构图来看,此次照片中,习近平的座位因距离拍摄者最远显得格外小,原本“硕大的”的办公桌却在镜头中被压缩为一个细长的“棺材形”。习近平的形象模糊而单薄,与过去塑造出的居中稳重、掌控全局的领袖形象形成了明显反差。
这一角度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画面的视觉中心,使本应是核心的习近平反而被弱化。 从摄影技术看,这次照片的构图造成了左右两旁将领的形象立体饱满,甚至因由远及近的排列显得更具存在感。而反观习近平,虽然身处正中,却因构图的比例失调和人物大小的不协调显得孤立单薄,失去了中心应有的现实感、平衡感。这种对比让人产生一种疏远与不均匀的视觉效果,与传统上中间位置象征稳重和权力的惯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照片整体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空旷感。画面两侧的将领队列虽整齐丰满,但中间的习近平却显得渺小孤独,整个场景比例失衡、大小失调,不仅缺乏传统构图中的和谐美感,还营造出一种冷峻肃杀的氛围,甚至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错觉,使人感觉位居中心的习主席反倒成为了弱的一方,被两侧厚重的画面感所压倒。
这种布局与摄影上的反差,隐喻出当前局势中习近平在平衡权力和稳定局势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 这张照片因此展现了一种象征意义的反转:中间位置本应是权力的中心,象征稳定与掌控,但在这次画面中,习近平虽然位于正中,却无法平衡两侧,其权力象征性进一步弱化。整个构图的效果似乎在暗示习近平当前处境中的孤立与弱小,反衬割据势力的强大与厚势。这种视觉上的冲突给画面添加了不协调,令人感觉异常,无疑是此照片最耐人寻味之处。
三、海外媒体解读的不可靠性
海外媒体对这张照片的解读显然荒谬可笑。他们以为座位的对称与布局的调整意味着习近平权威的下降,这是对中共体制运作的误读。事实上,问题根本不在布局,而是在相片的拍摄角度和拍摄者的创作意图。
不能不让人怀疑,解放军报的编辑们,恐怕就是想利用此照片来传递微妙的政治信息。不仅如此,甚至在相片的背后,编辑们讽刺嘲笑的得意呼之欲出。显然他们想利用这种方式,来传达军队领导人对习近平统帅意志的厌恶与嘲弄,似乎宣告了他对军队的控制已经完结,军队迫于政治原因,不得已保持了表面的尊重,维持现有格局,只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这与当前张又侠军中势力膨胀,习近平很少过问军队事务的现状十分契合。似乎印证了习近平军中亲信被大量清除,风雨欲来风满楼,中共高层巨变似乎正在到来。
只可惜海外媒体似乎仍然沉浸在简单化与猎奇化的误区,继续做出不着边际的各种评论和预测,这是海外华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