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23: 魯周公世家第三
這一篇關於魯國的歷史,它的太公周公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所以這一篇的結構也比較特別,前半部分是講周公在周王朝的事蹟,後半部分則是講他的子孫在魯國的故事。
周公, 名旦, 周文王的兒子, 周武王的弟弟, 文王時期,就以誠實仁愛, 孝敬父母而與眾不同, 後來他輔佐武王打敗商朝,武王論功行賞,將山東曲阜地區的魯國分封給了他,但是周公需要在朝廷輔佐武王,無法前往封地,就派自己的兒子“伯禽”前去管理,周公只是名義上的魯國太公。
當時的周朝,有三公非常有名: 姜太公,周公,還有召(音:“紹”)公,召公是文王的庶子。武王駕崩後,太子成王年幼,不能視事,周公擔心諸侯覬覦周朝天下,自己便登基為王,代為治理國家,他依靠太公和召公的信任,用武力平定後來出現的叛亂,七年後,當成王成年時,周公還政於成王,自己“北面就臣位”。後來周朝曾經發生一次人民起義,周厲王外逃,朝廷由周公和召公組成臨時看守內閣,經過一段十幾年的“共和”時期,保住了周朝的江山,王位重新傳給周氏後代。
周公不僅治理國家的能力卓越,品德也極佳, 他告誡將去魯國做國君的兒子:“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大意是說:像我這樣尊貴的地位, 我還經常在沐浴或者吃飯的時候要停下來接待客人,唯恐慢待天下的賢士,你到了魯國,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是國君就慢待他人。
周公對於神明也異常敬畏, 有一次武王生了重病,他就以自己的身體為祭品,祈求神明:如果你們要取武王的性命,我願意代他去死。 後來成王也病重,周公剪下自己的指甲,投入河中,祈禱說:成王年幼沒有見識, 一定是我的過錯冒犯了神明,請求神明放過成王,後來成王得知,深受感動,更加敬重周公。
周公文才也極好,著述頗豐,寫了很多文章,告誡天下和君王, 要孝敬父母, 尊重人民, 也制定了很多關於國家治理的章程和策略, 是周禮的制定者,在司馬遷心中, 周公就是一個完美的聖人。
周武王把魯國封給周公, 齊國封給姜太公, 兩國都在山東境內,彼此相連,這也是山東經常被稱為「齊魯」的原因。魯國也是一個大國,但是到了春秋時期, 齊國興盛成為諸侯的霸主, 而魯國則衰敗成為一個二、三流的小國。 周公在兩國一開始,就預言將來魯國一定會聽命於齊國, 可以他的政治眼光是非常犀利的。
魯國後來有孔子和其弟子輔佐國君,可以說是“禮樂”治國的表率, 但是卻淪為諸侯小國, 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儘管司馬遷也信奉儒家思想, 但是他的儒家思想更接近周公,姜太公這樣有治國能力的人物的思想,可以建功立業,名留青史, 他對於魯國的表現其實不是特別滿意,也充滿困惑。孔子和周公相比,就像一個小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差距, 孔子的思想雖好, 但是要治理國家,事實證明效果不行, 但是孔孟之道卻影響了中國很多年, 如果司馬遷知道,可能也搞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能就是胡扯,孔子整部論語都搞不定一個小小的諸侯國,更不要說治理天下了。孔子的思想基本上是一個平面的二維空間的思想,所說的“仁”,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那些事,但是周公的思想是三維立體的,“仁”上還有個“義”字,更加全面,儘管他的神明和西方的神不一樣,但是至少在結構上,有那個味道,也決定他的行事為人有敬畏的心理,以天下為先。
大陸的文革時期, 有一句口號:批林批孔批周公, 儘管這個“周公”暗指他人,但是明面上應該是指周朝的這個周公, “批孔”要批到孔子的祖師爺,提出這個口號的人,也是一個讀書人。
司馬遷筆下的魯國是一個窩窩囊囊的國家,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為,一直被齊國修理,本來魯國也有一個厲害人物,管仲,但是卻被齊國騙去了, 當時魯國也有能人,看出齊國的小手段,一個叫施伯的人,就建議魯庄公殺掉管仲,把屍體交給齊國,這樣齊國就得不到管仲活人。 但是庄公不聽,可見一個國家不緊緊要有能人,也要有能夠聽能人的君王才行。
魯國歷史,乏善可陳,但是有一句成語,很為多人熟知, 就是“慶父不死,鲁難未已”, 出自《左傳》,《史記》這篇文章中也給出了完整的故事: 庄公有三個弟弟, 大弟弟名字叫慶父,二弟叔牙,三弟季友。慶父和庄公的夫人哀姜私通。庄公死之前,叔牙想立慶父為繼承人,而庄公想要傳位給兒子, 就和三弟季友商量, 按照當時的規矩,傳位給弟弟和傳位給太子都是可以的。 季友明白庄公的意思,就拿了一杯毒酒給叔牙,說:“飲此則有後奉祀;不然,死且無後。” 大意是:“你如果喝了它,你的後人還可以繼續有貴族待遇,如果不喝,你也得死,你的後人也活不了。” 結果叔牙死了,慶父也沒有得到王位。但是仇恨報復的心已經存在了,後來慶父有機會掌握魯國大權,瘋狂報復庄公的後代,連續殺死兩個繼位的魯國國君,後來他也被迫自殺。 慶父死後,魯難也未消,慶父的兒子繼續禍害魯國,魯國一路卑微下去,直到被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