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索

注册日期:2024-01-30
访问总量:27378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天下一统和两千年专制——中国传统文化讨论(9)


发表时间:+-

对比欧洲和中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今天,欧洲面积为1010万平方公里,如果扣除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则约580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面积的2/3。然而,这块土地上大约有160多个民族,大大小小共计四十多个国家。法国土地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是中西欧最大的国家,面积大约也只有新疆的1/3,和四川的48万平方公里基本相当。至于如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那些袖珍小国的大小,甚至不及我国的一个小县城。

1.欧洲的分裂和中国的统一

欧洲也曾经统一过。大约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建立。公元前265年,罗马统一了亚平宁半岛全境,经过一系列征服,公元前二世纪末,罗马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区域,自西到东,包括:欧洲部分的不列颠的大部分,法国全境、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非洲和亚洲的地中海沿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统治从公元前二世纪末,至公元476年灭亡,长达五百多年。这段时间里,在帝国版图内,除希腊人之外,拉丁语被各民族广泛采用,各民族也不同程度接受了罗马文明。罗马帝国疆域之外,基本上是蛮荒落后之地。从公元4世纪开始,西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大批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以及来自亚洲的一些民族等蛮族相继拥入帝国疆域,其过程整整持续了4个世纪。公元 476 年,随着帝国最后一个皇帝被蛮族雇佣军头目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帝国疆土分裂。以后,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赶到意大利来“重头收拾旧山河”,可是好景不长,没多久意大利又被伦巴底人征服。罗马帝国的发祥地——意大利,在以后长达一千三百九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到 1870 年。 

以后,法兰克的查理大帝和德国萨克森王朝的国王先后成为带有“罗马”光环的皇帝。可是,这些人并非是罗马血统,而是地地道道的日耳曼蛮族血统。就如鲜卑人在中原建立的北魏政权。德国人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同样是好景不长,从13世纪开始分裂不断,德国的分裂状态持续到十九世纪的1871年,也长达600多年。 

欧洲人似乎生来就有一种闹独立的情结。不但是过去的中世纪,就是进入近现代,依然一批批国家独立出来:1609年荷兰独立、1831年比利时独立、1890年卢森堡独立、1905年挪威独立;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分裂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波兰;冷战结束后,前苏联西部领土上的波罗的海三国首先宣布独立,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紧紧跟上;没过多久捷克斯洛伐克再      
一分为二,成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南斯拉夫则一下子分成塞尔维亚和黑山、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马其顿五国。这期间,波黑塞族、克族和穆族之间爆发战争,三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战斗机。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战争导致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事情还没完,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西班牙的巴斯克分离主义,英国的北爱尔兰还在闹独立。 

欧洲人的独立情结,往往让中国人很难理解的。袖珍国家列支敦士登,被围在瑞士里面,人口仅仅3万多,50名警察和两条警犬构成全部武装力量,然而,就是不愿让瑞士并吞。弹丸之地的摩纳哥1861年独立面积仅1.95平方公里,人口3.4万, 1919年与法国签订的条约规定:一旦国家元首逝世而没有男性后裔,摩纳哥将并入法国。因此,一旦王妃生育一男,大家就松了口气,举国欢庆。最近还意图修改宪法,没有男性继承人,女性的也行,总之不愿做法国人。

虽说成立了欧盟,但是,各国之间依然猜忌很深,政治家们绞尽脑汁搞出来的欧盟宪法草案,说否决就否决了。

中国传统的天下一统思想,把西周视为最高理想境界。周王朝约公元前1046建立,至公元前256灭亡,共计存在为790。从本质上看,周王朝并没真正统一中国的中原。周初封国七十一,公、侯、伯、子、男五等。恐怕也不能认为当时负责分封的周公没头脑,那时候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硬是要统到一起来管,也未必管得了,还不如干脆分给大家,自己享受诸侯的朝聘贡献,坐当太平天子得了。西周王室盛时,直接管辖的王畿方约千里的土地,军旅达十多军,14万人以上。各诸侯国较重大的事情还得听命于周王室,但是,毕竟绝大多数事情还是可以在自己疆土内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宣告西周结束东周开始。东迁以后,天子局处在方一二百里的一隅之地,王室只能有三军、二军,甚至不足一军。世界上的事,就是凭实力说话,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不再周王室的帐,互相攻战,甚至蚕食周土地。公元708,周桓王讨伐不听话的郑国,郑伯不仅胆敢领兵抗拒,而且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把王师打得落花流水。周桓王本想教训别人,反被别人教训,落得个灰头土脸。

战国时秦楚两国各有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赵、齐、燕各有步兵数十万;韩国兵力最弱,也有步兵三十万。作战时常常动员兵力数十万。一次战役,被斩首的士兵常达数万甚至数十万。 各国边境修筑了大规模的防御工程,其中比较长的称为长城。至今在山东还能看到齐国遗留的长城。

由此可见那时候诸侯国都已具备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的独立和完备的国家体系。因此,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长达550年的时间里,华夏土地实际上一直处于诸侯国分割的状态。

中国的真正统一应该是从秦始皇开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公元前207年秦灭亡。诸侯混战五年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皇朝,中国重归统一。

以后,中国的统一时间越来越长久,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暂。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统一时间最长久、人口最多、管辖范围最广和文化延续最悠久的国家。这在世界历史上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对比一下欧洲和中国的情况是很有趣的:

公元前221年,秦皇朝统一中国后,建立了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为中国的今后统一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个短命的皇朝仅仅维持了短短的十四年就被推翻。然而,统一的14年和以前长达550年的分裂状态相比,只是极短的一瞬间。

罗马帝国统治从公元前二世纪末开始,统一时间长达五百年多年,在此期间,罗马建立了行省制度,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拉丁语在帝国内部广泛使用。罗马帝国统一的开始时间与秦统一中国差不多,而到其灭亡的时候,中国早已经历了秦、两汉和两晋五个朝代。

罗马帝国和中国的中原皇朝都有北方落后的游牧民族问题,帝国与那些野蛮民族时而对峙战争,时而和平相处。

差不多与西罗马帝国衰落的同时,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以后开始了所谓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等蛮族把中原地区折腾得一塌糊涂,但是,蛮族并没能在中国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而是逐渐被汉族所同化。二百多年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中国再一次统一。以后,中国的统一时间越来越长久,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暂,而所有入侵的蛮族也都摆脱不了被同化的命运。

而在罗帝国,进入帝国的蛮族原本十分落后,多数还停留在部落社会,没有有效的国家观念。西哥特人、汪达尔人都一度攻占罗马,把罗马洗劫一空。不过,许多蛮族进入罗马疆域,并不是血腥征服,而是相对平和的迁徙和渗透,帝国利用蛮族雇佣军拱卫边疆。雇佣军甚至成为国家的禁卫军,首领可以自由出入宫廷,掌握朝政大权,皇帝成了他们的傀儡。中国皇帝从来没有如此胆量,与蛮族有这样密切的关系。然而,与中国的情况不同的是,尽管有长达四个世纪的相处时间,落后的蛮族并没有被高度发达罗马文明所同化,而是在罗马帝国原来的领土上建立起自己的蛮族国家。

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后来能维持长期的统一,而原来统一基础比中国好得多的欧洲却走上了分裂的道路?

从客观的环境因素来看,中国的中原地区面临着外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内部洪涝灾害的双重压力,整个民族有较强的凝聚需要。

一些学者(如费正清和赖肖尔)认为,中国采用非拼音的汉字,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尽管各种方言,同一个词汇各地人发音不同,但都用同一个汉字来表达,于是,大家就有了文化认同。这也许是一个有利因素,但绝不是全部,当初罗马帝国普遍采用拉丁文,后来,大英帝国绝大多数殖民地都采用英语,但是,要分裂照样没商量。

事实上,还有许多更重要的其它原因,造成了中国统一和欧洲的分裂。

 

2.天下一统和民族主义

春秋战国时代,尽管诸侯割据,然而,周王到底是大家名义上的共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任何一个诸侯国,即使强大到足以当霸主,形式上还须尊崇周王的。大家心目中,无论是燕、赵、还是齐、魏,都是周人。所以,除了楚国的屈原,几乎没有多少人对自己所属的诸侯国有爱国主义精神。相反,许多人文士说客如商鞅、苏秦、张仪,武将如乐毅、吴起、伍子胥等等,都在列国跑来跑去,哪位国君用我,就为哪位服务,就如今天世界上的体育教练,没人骂他们是卖国贼。就连儒家孔圣人,为了实现理想,也周游列国。

古代中国人心里,天下或世界就是四海之内,于是,很早就有了世界主义的意识。因此,一旦秦、汉统一海内,大家也就认为是天命所归,予以接受。

秦嬴政统一海内,自认为立下了空前丰功伟业,连三皇五帝都比不上,自封为皇帝。以后,当皇帝的就都以始皇帝为榜样,以一统天下为己任。再加上儒家鼓吹三纲五常,绝大多数人也把一统天下者视为正统,即使是外族人来一统,反抗一阵子后,最后也能认可。典型的例子是,南宋降将刘整怂恿忽必烈伐宋,“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耶?”后来,康熙平定吴三桂的功臣绝大多数是汉臣,镇压太平天国的也是曾国藩、左宗棠等汉人。在这里,民族问题是次要的,维持皇权正统和国家统一才是首要的。

在中国,任何割据势力都没法要求对割据“国家”有“爱国主义”精神。按照正统观念,割据势力被称为“贼”,军为“贼军”,将为“贼将”。割据势力的人向正统投降,被称之为“归顺”,不用担心被排入“贰臣”之列。杨业原本是北汉降宋之猛将,依然被看作千古忠烈的代表。

中国人之统一意识之强烈,超过其它任何事情,“人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所以,在中国任何分裂的企图,在精神上就没有支柱。

中国人的天下一统,不仅包括华夏血统,对其他民族也一样。并不认为人的贵贱决定于其民族,而是决定于教育。《论语·颜渊》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先后收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为弟子,甚至还打算去“九夷”施教

如果说中国人有统一情节,欧洲人似乎有分裂情结。古希腊是欧洲思想的源头。可是,小小的希腊当初就有200多个大小城邦,互相争斗不休,被马其顿征服前,从未统一过。古希腊的哲学家,如柏拉图,虽说也讨论国家体制,却很少提及江山一统的问题。事实上也难,有谁有这个资格来实行一统,雅典,斯巴达还是底比斯?一统的理论就没有建立起来。

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斯多德,都乐于把人分成奴隶主和奴隶,古罗马则把奴隶称为“会说话的工具”,压根儿不把奴隶当人看。庄园里奴隶脖子上套着木枷进行繁重劳动,数以万计的角斗士为了罗马人的娱乐和刺激,血流成河,一场结束,黄沙铺撒到地上,盖住鲜血,继续下一场格斗。欧洲长期实行贩奴运动,把大量黑奴贩卖到美洲。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为了废奴,美国南北双方杀得天昏地黑。

把人分成奴隶和奴隶主,本民族的人当然应当是奴隶主,别的民族则天经地义是奴隶坯子。只有本民族的人才是人,其他民族的人就根本不当人看,必然酿成深仇大恨,怎么肯融合和统一?

另外,也许不同的政治制度也是一个原因。君主制里,君王把普天下的百姓看作自己的子民,自己一人一家高高在上,其他人都一律平等。但是在罗马的共和制里,罗马人是罗马帝国的主人,高于其他民族,罗马人作为既得利益集团,无论是元老院还是罗马人的全民大会,要他们放弃本族的利益的议题绝对通不过。罗马人如此,其他民族以后当然仿效。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指出的那样,“欧洲的文化是民族主义的,而不是世界主义的。”本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还能谈得拢?

3.集权和割据

中国列朝列代都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对任何可能造成地方割据的势力严加防范。从秦汉始,朝廷就对豪强进行抑制和打击,一些地方的豪族大户,往往被全家族连锅端到别的地方。两汉以来一次次废奴,其中一大原因也是防止奴隶主势力坐大。如果,一个奴隶主的拥有成千上万名奴隶,还能乖乖听命朝廷?汉刘邦定下规矩,非刘姓不得封王。而绝大多数朝代封的王爷,都被地方长官严加监视,就怕他们乱说乱动,就像是关在鸟笼里的金丝鸟。

地方上的行政官吏,由文人担任。早在汉代就对地方长官实行回避制规定不得由本地人士担任刺史,以后又实行三互法不仅不许本人,还禁止及两州人士对方换籍为官隋文帝规定九品以上官员一律归中央任命,地方官尽量不选用本地人。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刺史和县令三年后要轮换到另外地方做官,防止时间长了地方割据势力互相勾结地方财政大部分必须上交国库。财权、任免权和军权都集中在中央手里,另外中央还有独立的严密监察系统,时刻监视地方官员和豪强,地方势力还能翻得了天?

欧洲情况则不同,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是奴隶制,古罗马元老院的元老,每个人的地盘里都有成千上万个奴隶,谁服谁?原本还是是蛮族的日耳曼人唱主角后,一时也没学得会建立完整的国家机构国王只好把土地层层分包下去,即所谓的“分。分封到土地的贵族就成了领主,可以世袭,形成一个个独立王国,不容许人随意侵犯和进入。即使是国王不得到领主们同意,就别想支配领主手下的人。十四世纪法国流行的一句话是:我的臣的臣,不是我的臣 领主们在领地内掌握生杀大权,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城堡。这在中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别说是城堡,就是围墙造高一尺,都可能因违制而脑袋搬家。郭子仪当年天天把自家院门大敞,别人在街上看到他穿着睡袍便帽出出进进。有人劝他,这样未免太不雅观了。郭子仪说,我家深宅大院的,要是有人告我院子里藏有甲兵,就百口难辩了,要看就让他就是了。

地方势力坐大,必然闹分裂。以德国为例,到 16 世纪德国居然有七大选侯,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独立的骑士领地。

4.知识和血统

中国虽然早在周朝已进入封建时代,但是,家奴还是存在的。两汉以来,多次废奴。两汉的禁奴诏书常引《孝经》的“天地之性,人为贵”来开头,人的尊严也包括奴隶在内。陶渊明送一个仆人给自己的儿子,附书叮嘱,“此亦人子,当善待之。”王莽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王莽此举得到世人好评。《红楼梦》里,贾宝玉把作为女奴的袭人叫姐姐。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自唐朝李世民开始,中国开始以科举取士,这一制度一直维持到满清末年。中国绝大多数官员,都来自科场。不管何种出身和血统,一朝金榜提名,就如鲤鱼跳龙门。官场上,两榜出身者昂首阔步,捐班、恩荫之类的人,不管如何财大气粗或者出身高贵,都不免要矮半截。虽然,不可避免也会出现弊端,然而,一旦发现科场舞弊,闹不好主考官都可能要掉脑袋,因此,基本上还是比较公平的。例如,1148年宋高宗和1256年宋理宗时,中榜的考生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贫寒出身,祖孙三代没人当过官。明初100多年间,三代无功名者中进士的高达60%,其余时代也大体如此。因此,在中国决定人们贵贱的,主要不是血统,而是知识。

 

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进入封建时代,然而与中国有自由身份的农民不同,欧洲领主庄园里的劳作的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的法令规定领主对女奴享有“初夜权”。这一臭名昭著规定延续了好多世纪,在法国甚至延续到1789年法兰西大革命之前。

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即使到了两千年之后的欧洲,都是革命性的。对讲究血统的欧洲来说,“学而优则仕”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司汤达反映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现实的名著《红与黑》里,尽管是在法兰西大革命之后几十年了,主人公于连,由于是木匠的儿子,尽管才华横溢,却只能被脑子如白痴的贵族欺压,休想出得了头。而在中国,木匠、农夫的儿子当大官,还能算得了什么稀罕事?

中国的科场考试全由中央政府掌控,因此,大量人才通过科举制度被中央政权集中吸收,一方面缓和了社会矛盾,另外也无疑对国家的统一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但是,有才华的青年,如果无法被中央政权吸纳,则为了自身的出路,必然会去投靠割据势力,加剧了分裂趋势。

 

5.宽容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宽容平和,对民族团结和统一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孔子一再强调“中庸之道”,要求保持适度的均衡,而不要走极端。孟子说“仲尼不为己甚者。”对于不同点意见,孔子的态度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庄子曰“不同同之为大。”道家的阴阳黑白的八卦中,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阴阳虽然相克但也相生,成就世界。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干嘛还争得面红耳赤?所以,中国古人对事物的看法往往采取比较平和与宽容的态度,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为大”。老百姓更有俗话“丞相肚里好撑船。”欧洲人建立了中国古人没有建立的逻辑体系,然而,世界是十分复杂的,根据几条原理,进行简单的推理,很可能走到极其荒谬的极端。例如,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演出人种优劣论,演变到纳粹对犹太人、斯拉夫人的大屠杀。

正是这种宽容和平和,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开始时,儒、释、道三家在皇帝面前还争论得面红耳赤,从来是动嘴不动手到后来,辩论变成了一团和气的谈笑风生。而且,和尚、道士和儒生还会聚在一起谈诗论画有些地方居然孔子、老子和释迦坐在同一个殿堂里,享受香火。

在西方,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出于中东,共用许多开初神话,可以说是三教同源,耶路撒冷是三教共同的圣城。然而,以后就相互杀的血流成河。别说是耶稣和穆罕默德绝对坐不到一起,就连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和逊尼派都水火不相容,而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之间更是大开杀戒。波黑的塞族、克族和穆族原本是同一民族,却因信教不同杀得血流成河,要不是国际干预,几乎杀到种族灭绝。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原先都是闪族人的后裔,也由于宗教信仰不同,今天成了死对头,中东也成了世界最危险的火药桶。在中国人眼里看来,本是同根生,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什么过不去的,犯得着这么较劲吗?

可以从一个教堂的情况看西方文化的分裂特色。1099年基督教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随即大肆屠杀伊斯兰教徒,尸体堆积如山,血液在街道流淌,漫过行人膝盖。1187年,伊斯兰教徒收复耶路撒冷,允许基督徒到城内的基督教圣塞普卡教堂去礼拜。然而,当地的基督教分裂成七个不同派别,其中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诺曼教派是较大的三个。于是,这个教堂的归属成了各教派争夺的焦点。1757年,通过国际仲裁,把教堂的所有权划归这较大的三个教派。教堂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支蜡烛,甚至每一个钉子都作了明确规定。例如,教堂大厅内,一圈大理石范围内的地面归天主教所有,另外的地面由另两个教派瓜分。柱子当然也有分的,其中一根方形柱子归东正教和天主教共有,以纵向的对角线划分势力范围,打扫时,各清洁自己的半边。大厅外的地盘少不了也作了分割,前院归东正教,台阶归天主教。然而,尽管作了十分详细繁琐的规定,还是免不了百密必有一疏,台阶的底部究竟属于院子,还是阶梯的延伸?却忘了规定。于是,麻烦就来了,偏偏有一架一人高的木梯搁在阶梯的底部。这架木梯该属于哪个派呢?双方争论了140多年,在1920年,还有两位教士在争论中被杀。

不仅当地的教徒动辄大动干戈,那些幕后支持的大国也常常自己赤膊上阵,为此,在十九世纪还爆发了英、法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

三个大教派各有所得,倒霉的是其它四个较小的教派,它们的信徒只能凭颁发的公文证明进入教堂。其中一个小教派的证明公文在一次火灾中被烧毁,于是,这个教派的信徒300多年来再也没能进入这个教堂礼拜。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人家已经好几代进教堂了,熟人熟脸的,一旦文书被毁就翻脸,也太过分了吧。中国人素来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一定会说,“进来、进来,没事。” 

康熙年间,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老家与邻居在宅基地发生争执张英得知消息后,给家人写了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退让三尺,邻居深受感动,退地三尺,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双方谦让传为美谈,六尺巷由此而来。

孔子主张作为君子的最高标准是“温良恭俭让”。说到忍让,寒山问拾得》 里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如果,西方人也有这样的涵养,哪里还有这些战争。

中华文化的宽容和深沉的美,具有磁性般的强大吸引力,许多外来民族,不管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不管是积极推行还是尽力阻挠,最后都被同化了。不仅是入侵的匈奴、女真、蒙古人,连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犹太人,移居到开封后也被同化了。世界历史上,能长期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绵延不断的只有两个民族,一个是中华民族,另一个是犹太民族。世界各地犹太民族极少被其它民族同化,但是,也同化不了其它民族。中华民族的这种强大的同化力量,在世界其它地方都没有过的。

即使到了近代,罗斯发现,“许多驻中国的外国领事官员大部分同意中国人看问题的方法,而不同意西方人的观点。他们似乎渐渐地被中国文化同化了。”有些西方人还抱怨,大清政府聘请当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爵士已经活脱脱象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各民族逐步同化和融合,国家的统一就有了共同的文化基础。

 

中国历史上长期面临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的严峻挑战,中华民族以卓越的凝聚力,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以至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不禁由衷赞同

“罗马帝国崩溃后,西欧世界再也没能挽回原来的政治统一。西方对政治上的影响是使世界分裂。西方的政治传统是民族主义,而不是世界主义。

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起来的世界精神。

中国的统一政府,在以前的2200年间,除了极短的空白时间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几亿民众统一为一个整体的。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绝对需要的。

2009年,面对俄罗斯远东土地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些俄罗斯人担心他们的远东国土迟早会沦为中国人的势力范围。一位俄罗斯的汉学家回答说,“那倒不会,只不过恐怕若干年后,我们大家都用汉语说话,用汉语思考问题了。”

但是,这些说法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却千万不可头脑发热。而是必需认真反思的。应该看到情况的另一面是,世界进入近代后,欧洲国家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和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在各个领域都遥遥领先。而我国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国民的思维和心态被彻底僵化,原来那套千年行之有效的思想和政治体系成了沉重的枷锁。就好比,当年你推着发明的独轮车遥遥走走其他肩挑背扛人群的前面,然而,当别人发明了自行车、汽车和飞机后,你继续推着轮轴歪斜、轮子摩损的独轮车,只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大清帝国所谓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最后被小日本揍得满地找牙。

今天如何接受世界先进思想体系和和政治制度,是刻不容缓了。


浏览(2520)
thumb_up(2)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白草

    从地理决定论的角度说,西欧没有统一,就是因为工业革命前的农业产出太低,无法承载以指数增长的人口数量。必须以战争和瘟疫的手段消灭过剩人口。中国则相对农业发达,一个朝代可以延续百年。


    从人类文明的层级来看,统一才有机会发展出更复杂精密的内部结构和支撑高等。欧盟统一市场和货币,却无法统一政治,导致两次世界大战,仍然是低层次的社会制度。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