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金融化的畅想
一个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曾向我介绍了过非常激进的自由经济学设想。虽然是非主流,但其原理并不难理解。假设一个选民综合判断投票给川普或者贺锦丽比较有利,于是他就投了一票。但他在选举结果揭晓前并不知道他选择的候选人是否获胜以及他是否能获利。这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在通常的经济活动中已经有了非常多的解决方案。例如买保险,买对冲期货。而政治与普通经济活动的区别在于难以量化这个获利或者损失。
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假如我们确定一个选民判断投票给川普并且川普获胜可以在未来四年获利一万元。以年利率10%来折现,即当前这张选票的价格对他而言是约6800元。假设贺锦丽在选票市场上找了一圈后,发现购买这张选票,就可以击败川普获得胜利,那么她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出这一点钱。这个川普支持者把选票卖掉后,直接获得了选票未来的收益,即使川普败选,对这个选民而言已经收获选票价值,没所谓了。这样的双赢局面,岂不是对双方都好?
阻碍这个美妙设想的唯一问题就是这样的选票买卖市场并不存在。正是因为不存在,所以这个一万元的估值,既无法证实,也无法兑现。当我们从选票无法市场化带来的机会损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与山沟里丰收的苹果运不出去卖不掉烂掉是一回事,缺少的是由公路和运力组成的市场机制。一旦可以7/24小时随意交易选票,无论川普还是贺锦丽都可以用金钱买到选票。当他们之间有足够一致的预期谁会获胜时,甚至可以相互买卖选票。赢家可以用买卖官爵来获利,而输家也可以在选票市场上出售选票来弥补损失。而普通人则可以在选票市场上迅速变现其政治倾向。
可以想见,一旦有了这样的实时实名电子选票市场,不仅是候选人的政策主张可以立刻获得选票价格的反馈,原先不确定的预期因为有了市场而清晰化;而且一张四年期的选票就当然也可以分割成四张一年期的选票分别买卖。总统的任期则由他掌握的有效期内的选票认定。而任何公民参选都只需要最低标准的资格,剩下的就是全民参与的金钱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