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子

注册日期:2008-07-17
访问总量:58348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恨不相逢未嫁时


发表时间:+-

人们大都知道花木兰女身从戎、代父出征的英雄史诗;也熟悉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引出与梁山伯殉情化蝶的传说。不过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唐朝之前。

 

唐朝的建立者李氏家族有外族血统,特别到武则天称帝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女子离婚、再嫁,甚至数男伺弄一女的开放之风也大行宫闱,因而女人再也无需用男装遮遮掩掩。有几分姿色的女子逛街,想啃嫩草的爷们定会扯着嗓子嚎叫: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

 

女人的社会地位如此高,背不住会使一些男儿滋生‘变性’的胡思乱想。估计当时阉猪煽马的手艺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给人做变性手术恐怕还没进入临床试验。不过这也不影响男儿在精神上‘变性’,当然原因各异。

 

张籍(767830),字文昌,中唐著名诗人。张籍由韩愈引荐进士及第,又受韩愈推荐成为国子博士,后来升迁水部郎中、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他曾经写过一篇有名的乐府诗《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当然是男的,他这首诗里分明是以贵妇人的口气回复一位爱慕她的第三者的赠珠之情。前四句说:你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赠我一对明珠表达爱慕之情。我为你的情意所感动,亲自把明珠系在红罗外套上。紧接着四句笔锋一转,告诉这个第三者:我也身居富贵之家,我丈夫在中央政府当差,每天都沐浴着领袖的万丈光芒。我知道你对我有情,但我却无法承受,因为我对丈夫忠贞不渝,此生与他誓同生死!为了安慰这位深情的第三者,妇人最后又一往深情地把沾满泪水的明珠还给他,并且悔恨交加地感叹:要是在我出嫁前遇到你该有多好啊!

 

实际上张先生并不是一位假扮女性骗取男人情感的流氓。《节妇吟》还有一个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实力非常强大,动不动就和皇上动粗。李师道当时是平卢淄青节度使,又有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相当于宰相),实力强劲,大有与朝廷一决雌雄的架势。他也用各种手段拉拢当时有名的文人和中央权宦,为自己的大业铺垫基石。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分裂,张籍是韩门弟子,自然和老师保持一致。但张籍是个老滑头,对待李师道的拉拢,他既要拒绝,也不想得罪这位实力超强的封疆大吏。结果只好男扮女装,用一首抒发男女情事的诗,委婉并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也不使李师道丢尽颜面、恼羞成怒。

 

张籍做人还是很明白的。对皇上忠心是应该的,但遇到有关身家性命的事,首先他想到要保护自己。凭一腔正义有时候是既达不到目的,还可能丢了性命。只要能两全其美,男人做女人又有什么关系?《三国演义》里的司马懿不也穿着孔明送来的女人衣冠在军营前大走猫步嘛!看人家仲达气量多大,嘛事没有,反倒把小心眼的孔明给气死啦!在进一步说,一个老爷们连女人都敢做,还害怕当“孙子”吗?反正老子孙子不都是爷们嘛!

浏览(2225)
thumb_up(0)
评论(10)
  • 当前共有10条评论
  • 南星子
    对朝里为官的人,为人处事的学问可不就是“政治智慧”嘛。这伙夫可不一般!谢谢来访。
    屏蔽 举报回复
  • 镇海火夫
    没想到"恨不相逢未嫁时"还有这么个背景。服了!

    "老滑头"一说不敢苟同,改用"政治智慧"如何?
    屏蔽 举报回复
  • 南星子
    我是瞎掰,拿古人逗着玩,不太厚道。嘿嘿。。
    祝兄弟周末快活!
    屏蔽 举报回复
  • 山哥
    南兄佳作实在余味无穷。
    屏蔽 举报回复
  • 南星子
    春阳周末好!澳洲正沐浴在春天的艳阳里,不过烤得慌。我每次挨踢后,就躲到犄角旮旯里当阿Q,从古人身上寻找安慰,就把挨踢的烦恼暂时驱除了。自欺欺人么!
    屏蔽 举报回复
  • 南星子
    叶子好!学点你们天津味,似有似没有。忽悠兴许就是这感觉,没达到‘吃嘛嘛香’的境界。
    屏蔽 举报回复
  • 南星子
    艇长同志,你指挥的核潜艇可不能迷失方向啊!我只是笑谈。生活中太多的无奈,遇到无法改变的事,不委屈求全好像也不行。咱没老毛‘人定胜天’的气概,所以他老人家当爷,咱只好做孙子。嘿嘿。。
    屏蔽 举报回复
  • 春阳
    南星子,看样子你光挨踢还不够,还特喜欢谈古论今。我还以为你是历史系的呢。谢谢你的QQH。祝朋友周末愉快!
    屏蔽 举报回复
  • 叶子
    南星子,蛮有意思的一篇文章。忍俊不禁让核潜艇用了,还没想出其它词儿来:-)

    以前,只知道《节妇吟》,却不知它的写作背景。
    屏蔽 举报回复
  • 核潜艇
    拜读大作,忍俊不禁。世人都以苟全自家性命,维护利益为第一要务,名节与信念之事排为其后矣,古往今来,骚客文人也大多如此。不过,各人各持其理,公婆各有理,众说纷纭,只有留待时间和历史去评判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