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is

注册日期:2021-09-29
访问总量:86646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8.“市场竞争”语境下的商场如战场


发表时间:+-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8.“市场竞争”语境下的商场如战场

 

有人起疑心咧:你把市场经济,吹得这样子天花乱坠,又是正义自由,又是平等诚信,又是双赢互益,那怎么解释,“商场如战场”之类,充满杀机的说法呀?恭喜阁下了喔,亲,这问题提得好,不过答案不在,前面讨论的商品交换中,而在接着要谈的市场竞争中。

 

如同广义的“合作”,囊括了人际间的所有和谐那样子,广义的“竞争”,可以说囊括了,人际间的所有冲突,特点在于:每个个体或团体,都想在同一个目的好,没法被所有团体或个体,全都获得的情况下,通过种种压倒对方的途径,最终让自己而非对方,获得这个属于稀缺资源的目的好;具体例证么,包括但不限于:进托幼拼高考,搞对象提职称,当区长选总统,夺领土掀战争等,文言又叫“卷”,嗯哼。

 

至于本系列关注的,“市场竞争”则是指:商品的经营者(包括生产者、流通者和销售者等,亦即广义的“卖家”或“企业家”),为了争夺属于稀缺资源的,同一些目标客户(商品的消费者,亦即“买家”),在市场氛围下形成的人际冲突,力求让这些目标客户,购买自己而非对方经营的商品(包括各自服务,下同),最终让自己而非对方,获取作为收益的利润。

 

正因此,尽管同样处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商品交换与市场竞争,在行为主体方面,区别很大,通常不是一拨人:商品交换主要发生在,想要得到对方商品的,两个交易者之间;市场竞争主要发生在,想把同类商品提供给,数量有限的消费者的,众多经营者之间。

 

无需说,如同其他领域一个样,这个领域里,彼此竞争的经营者之间,也会形成相互合作的和谐一面,尤其在他们打算联手对付,抠门刁钻的消费者的时候,就像咱们的汽车销售商、房地产商、加油商等,约好了一起涨价那样子。

 

可是呢,套对俗词来讲:就经营者们自身而言,很不幸,相互合作的一面,只是非本质的;彼此竞争的一面,才是本质性的,以致可以说,哪怕相互合作的时候,彼此竞争的一面,依然潜伏在那里,蠢蠢欲动,伺机待发,不是?

 

“商场如战场”的口头禅,就涉及这个本质性的一面,有时还确实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冷血地步,所以说充满杀机,并不过分,倒很形象:谁要是在商场中,竞争不过别个,处于弱势下风,客户就会越来越少,利润也会越来越小,直到经营不下去,最终破产倒闭哦。默哀。

 

所以曰,尽管同样处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商品交换与市场竞争,在伦理意蕴方面,也有某些差异,需要细细辨析:一方面,商品交换是一种,受到自身通义的直接约束,打算通过自律地履行德性义务,化解潜在人伦冲突的行为,所以才对交易双方来说,有着正义、自由、平等、诚信、互益等正面品格。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自身就构成了,现实的人际冲突,除了为消费者,提供值得意欲的商品服务,这个使它成为市场竞争的共同目的外,不再有别的神马通义,直接作为底线,约束着竞争各方,以致他们会采取种种措施,努力让自己而不是对手,实现争取更多目标客户、占有更大市场份额的特定目的。

 

说得更具体些:一方面,由于行为主体的特定身份,商品交换本身,就有自己的正义规范,亦即斯密揭示的那条通义,作为底线约束,要求双方以自由、平等、诚信、互益的方式,向对方提供对方意欲的商品,来换取自己意欲的商品;否则的话,倘若违反了这条通义,它在实然层面,就不再是商品交换了,而在应然层面,还会受到对方以及别个的他律责罚。

 

另一方面,由于行为主体的特定角色,市场竞争本身,除了接着要指出的,交换通义的间接约束外,并木有自己的固有底线,因而各方为了达成目的,可以通过种种途径,打压甚至击垮对手,所以参与者才经常抱怨,商场如战场的冷血残酷。结果哈,与交换双方截然有别,竞争各方之间,很难形成互益的双赢德性,反倒清晰地呈现出,益己不益他的单向意欲,嗯哼。

 

不过呢,区别归区别,由于同样处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商品交换与市场竞争,下面一点上,又亲密地缠一块了,难分难舍:众多经营者之间,展开冷血竞争的根本动机,归根结底还是准备,遵循交换通义,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值得意欲的商品,实现赚取利润的目的。

 

也因此,商场中的竞争,虽然激烈的程度,貌似战场上的斗争,但有一点不同:竞争各方尽管都想把对手“整死”,以便自己“维生”,却不会把消费者也给“整死”了,相反还会按照交换通义,设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然的话,他们怎么满足,自己的盈利需要啊?

 

实然看,正是由于消费者,作为交换行为的一方,插足到了经营者的市场竞争中,才让后者间接受到了,交换通义的底线约束:通过提供更美更廉价的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自为途径,而不是诉诸,刺刀见红、炸弹乱扔的另类手段,战胜甚至压倒对手;否则的话,他们的竞争,就没资格叫“市场竞争”了,倒不如改叫“斗争”,甚至“战争”,更为贴切,不是?

 

说白了,既然就市场经济的有机体而言,商品交换才是原初的细胞,市场竞争则是为了,给这样子的原初细胞,提供丰盛的营养,才衍生出来滴,按照先来后到、目的工具,等等之间的逻辑关系,它显然就应当服从,商品交换也得服从的,那条通义的底线约束;不然的话,它如何发挥自身的功能,为商品交换服务,并因此让人们,能给它贴上“市场”,而非“考场”“球场”“情场”“赌场”,乃至“战场”的标签呢?

 

说穿了,眼下的市场竞争中,常见的那个西式口号:“顾客是上帝”,尽管吓人地流露出,把消费者当神供的,“乱拜人教”意向,下面的限定意思上,倒也真能成立:要是卖家经营的商品,难以满足买家的需求,没法吸引顾客,他们不就要面临,生死攸关的危机么?那个能够决定,你的生死存亡的东西,不就是你的上帝,或者某种类上帝的存在么?

 

照这样子推吧,另一个儒味颇浓的命题:“顾客是衣食父母”,虽然委屈地管涌着,到处瞎认爹妈的,“有奶即娘”精神,下面的限定意思上,不也能站住么:要是顾客不肯惠顾,阁下的经营场所,您怎么支付,下个月的米面油盐账单啊,嗯哼。

 

由于左均的蛊惑,不少人似乎忘掉了,自己的消费者身份,抨击市场经济的时候,常常给出下面的论据:市场竞争充满了勾心斗角,哪哪都尔虞我诈。不过哈,暂且放下那些,突破自由主义底线的现象不谈,照刚才的实然描述,市场竞争的过程,无论多么冷酷,从消费者这边看,岂不是依然可以接受,甚至值得意欲么:它能让消费者,从市场竞争的后果中,扎扎实实地得到好处……

 

否则的话,市场竞争的氛围下,大搞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和稀泥,一边不许胜出的经营者发展,一边给败北的经营者输血,努力让它们维系“均等”,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大家伙的生活吗?说破了,要是真有个强制性的他律规定,逼着阁下自己付款,只准买败北者的差劲商品,您愿意么?倘若阁下不愿意的话,您觉得谁会愿意呢?挺捉急以及招急滴,在线等。焦心。

 

所以呢,服从交换通义的底线约束,这个少不了的前提下(不好意思哦,亲,许多市场经济的捍卫者,相对忽视了这个前提),我们的确有理由,从实然视角宣布,就像商品交换一个样,对消费者来讲,市场竞争也有资格,名之曰“自由”或“好”的:如果说商品交换,是让买家面对一个卖家时,能够随意任性地满足自己需求的话,市场竞争则提供了更多的卖家,让买家能从中选出一个,从心所欲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个意思上讲,商品交换与市场竞争,基于交换通义的内在结合,就搭起了市场经济,这个有机体的基本架构:自由交换成了它的细胞,自由竞争成了它的血管,从而为所有的消费者,其中也包括了:败北的经营者等,以节约的方式,获得各种商品,打造出一个自由的平台……

 

这样子曰,不是对败北者的冷嘲热讽:按照人性逻辑的要害情结,而非丰满圆润的白日做梦,好好冲突的氛围下,再自由的平台,也不可能确保,所有人统统成功的完美自由。毋宁讲,既然有人成功,就会有人失败;问题仅仅在于,导致了成败之别的市场竞争,会受到怎样的应然底线约束,不是?

 

好玩的是,当代经济学理论,无论专著,还是教科书,对市场竞争的关注,远远超出了商品交换,往往把大量的精力篇幅,花在了经营者如何经营企业,处理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在竞争中击败对手等问题上;哪怕谈到商品交换、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也不肯多拿几句话,稍微分析一下,斯密阐发的交换通义,是怎么个意思,更不用说像本系列这样子,如实描述它对整个市场经济,包括市场竞争在内,所发挥的底线约束效应了。

 

有鉴于此,本系列将把这种现象,叫做“经济学的异化”:轻视在先的原初细胞,偏重后起的营养血管,尤其木有看到,支配着商品交换的通义底线,同样对市场竞争,起到了间接的约束作用。至于这种异化的扭曲后果嘛,包括但不限于:经济人被自私化了,市场经济被污名化了,后面会一个个讨论,嗯哼。


浏览(1294)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