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信

注册日期:2010-07-24
访问总量:25760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马列主义语境下的自由观


发表时间:+-


邓小平南巡讲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其实邓小平讲话主要解决的是有关经济自由问题(与自由经济概念有交集但涵义不完全相同),而搁置了政治自由问题。当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源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主要讲经济民主,也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而经济自由严格来说就是富裕的生活,可以分为绝对经济自由和相对经济自由。绝对经济自由就是衣食无忧,是相对自然世界而言的自我富足,相对经济自由就是经济平等,是相对社会而言的非剥夺感,也就是共同富裕。

从本质上来说,把马列主义的经济民主,改造成共同富裕,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会主义,是对马列主义的伟大创新和贡献,在此基础上才有三个代表等的后续理论发展。

当然自由这一概念涉及到不同层面,单有经济自由并不能达成理想社会和幸福生活,马克思主义所定义的共产主义,称为自由人联合体,这个自由人应该怎么理解,显然不能粗暴地用经济自由来取代。

从自由这个概念本身所涉及的涵义来说,至少还有另外两个含义的自由:一个是政治自由,一个是道德自由。在西方自由主义语境中,前者一般也称为消极自由,后者可以称为积极自由。

政治自由就是身心不受他人限制的自由,以他人不受限制的自由为前提,这个需要通过宪政立法完成。

道德自由,则是由社会中的个体自我立法所得来的自由,自我立法形成习惯和德性,可以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所以共产主义作为自由人联合体,至少还要大力发展另外两种自由:政治自由和公民道德自由,后者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信仰和宗教(包括自律的和他律的宗教信仰)来完成。

毛泽东时代中国所力图建立的社会主义可以称为原教旨社会主义,或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因为不能达到富裕和经济自由,也可以称为贫困的、非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

其实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民主包括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都只是手段,广泛的自由包括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才是最终追求的目的。


浏览(2060)
thumb_up(1)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liucarl

    不被资本家剥削,是不是就不被剥削了呢?不是的,你不被资本家剥削,因为有国家政权干掉了资本家。所以,作为替代,你不被资本家剥削了,就被国家剥削。资本家的时候,你还可以讨价还价;国家剥削的时候,你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如果你敢,政权就干掉你。


    到了列宁主义的时候,就更糟糕了,列宁的目标就是一个,掌权。为了这个目的,坑蒙拐骗全来了。看看今天美国民主党,就是一个小型列宁党。所有的污秽都在我们面前展开。

    屏蔽 举报回复
  • liucarl

    话还没有说到点子上。马克思说的自由,是一种特殊的自由:即没有人剥削你的自由,一旦被剥削,按照马克思主义,那就不自由了。另外他更关心一个整体的自由,比如全人类啊,全阶级啊,不关心个人的自由,比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宗教在马的眼里,都是人类鸦片烟,要取缔的啊,信教的人在他们眼里都是傻子低智商。所以马的世界里面,不存在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就更不得了了,你有了这种自由,就可以和马克思信徒唱反调了,那还得了,当然要把你关起来。


    这当然是非常乌托邦的,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自相矛盾,荒谬百出。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