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解字:旗,旅,族,旋
旗的大篆
左边是旗杆,右边的弧线是旗帜。古代的旗帜并不等同现在的旗帜,比较窄,就是一窄布条。下面的其字,就是竹子编的大框。旗帜会竖立在总指挥部,那么这个大框可能是用来装兵器的,比如刀,矛,弓,箭,等。
旗的小篆
左边的旗杆变成了“方”字,旗帜变成有点像“人”字,而且两者脱离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将一个整体分成了两部分。
旗的隶书
左边是方字旁,右边上面的旗帜变成了一撇一横,下面是其字。
我们第一次看到,一个本来一个整体的部分被分成了没有联系的两个部分。左边如果是一个整体,我们应该叫它为“旗字旁”。但现在却不是一个整体,左边的“方字旁”,从演变来看,与方字完全没有关系。
现在来看旅字。
旅的甲骨文
左边是旗杆,上面是旗,旗下面两个人。
这个旅字最可能是军旅的意思,就是军队。士兵在旗帜的引领下齐步前进。
不过旅也有旅行的意思。上面也有点像旅行社导游举着一面小旗,带着旅行团去景点参观。
当然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当年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旅游?所以应该是军旅的意思。旅行是后来衍生出来的意思。
旅的金文
与甲骨文相似,但笔画显得很生硬。这应该是当年冶金技术不高造成的。
旅的大篆
与甲骨文,金文相似,但结构和笔画都要好很多。字写得更好,青铜冶炼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铸造出的字就好看多了。
旅的小篆
左边是“方”字,就是原来的旗杆。右边上面的人字小帽是原来的旗帜。这个字把原来的旗杆和旗帜分开了,和上面的旗字的小篆一样,非常大胆,但却没有任何依据。既无象形联系,也无会意上的合理关系。
旅的隶书
左边是方字,右边上面的小篆中“人”形小帽,变成了短撇+短横。下面是两个人,当然怎么看也不像两个人。但这样的写法,可以得到空间写隶书典型的蚕头燕尾的捺。隶书常常牺牲象形,极大改变结构来达到腾出空间写蚕头燕尾,有点走火入魔。这就是一个例子。
现在来看族字。
族的甲骨文
上面是旗杆和旗帜,这次旗杆在右边。下面是矢字。
古代各族群之间常常处于交战状态,英文Race 有种族的意思,也有竞争的意思,就说明了,种族之间就是竞争,和战争的关系。矢就是箭,在一个旗帜下的武装就是同一种族。
族的金文
左边是旗杆,旗帜向右再向下。下面是矢。
族的大篆
与金文相似。
族的小篆
左边是方字,右边上面的小帽是旗帜变来的,第二个小帽是矢字的上面的尖,下面是矢下面的箭尾。
族的隶书
左边是方,右边上面是原来的旗帜,下面是矢。
现在来看旋字。
旋的甲骨文
左边和上面是旗杆和旗帜,下面一个口,一个止,加起来就是足字。胜利的旗帜下的脚步,这就是凯旋之师。
旋的金文
旗杆与旗帜与甲骨文相似,下面是止,口字消失了。止就是脚,加口成为足。足与脚差别极小,所以这种改变是可以的。或许是考虑到青铜冶炼技术不高,铸一个口字难度比较大,所以就省去了。
旋的小篆
左边是方,右边上面小帽是旗帜,下面是足字。但这个足字与单独的足字有一点点不同。
足的小篆
足的上面是一个闭环,旋字里面的足是一个开口环。为什么有这个区别?闭环表示是静止的足,开环表示是在走动的足。旋,不是转圈就是走路,足都在动。所以这个字让足开口来表示在运动的足。
旋的隶书
左边是方,右上是旗帜变来的,下面的疋(ya3),一般字典解释为足,但为什么没有写成足呢?应该是表示运动中的足。上面是“横+小勾”,相当于半个口,就是没有封闭的口。
今天讲的四个字:旗,旅,族,旋,看上去是“方字旁”,其实都是“旗字旁”。在甲骨文,金文,大篆都很容易看出来,就是一个旗杆,连着飘扬的旗帜。从小篆开始,旗杆变成了“方”,旗帜变成了“人“,两部分完全分开了。到了隶书,左边是“方”,右边是不对称的“人”:短撇+短横。有这样“旗字旁”的字还有一些,比如:施,旌,旄,旖,旆,等。更多的是改变了,或不用了。比如,旛变成了幡。
真正左边是方字旁的字非常少,区别就是右边上面没有那个“短撇+短横”:放,於(繁体,简体为“于”),邡(很生僻的字)。右边方字旁的多一些:防,仿,访,坊,纺,妨,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