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caizheng

注册日期:2022-11-13
访问总量:9507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国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用(下)


发表时间:+-

超前经济学文摘():

中国经济失衡、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用(

(《中国经济失衡、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用(一文在万维搏客上发表后,非常高兴有读者百草对文中的观点提出批评,使我有机会对有关问题作出解答。百草的评论写道:中国产能过剩是美国有违经济学常识的谎言。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是产能稀缺。人类对于优质商品的欲望需求是无限多的,只有买不起的,没有不需要的。”他的评论从头到尾都充斥着逻辑混乱,我只选用了其中这一小段,似乎还有一点解答价值。他说:“人类对于优质商品的欲望需求是无限多的”,这没问题,只有马克思那些脑残的徒子徒孙才会相信,共产主义时的生产力能使人类对于优质商品的欲望得到绝对满足,因此可以“各取所需”了。后来他们中有人又觉得不妥,把“各取所需”改为“按需分配”。但怎样才能做到呢?地球上有几十亿人口,人人都想到黄山旅游,怎样按需分配呢?是排队去?抽签去?还是规定登黄山对A是需要,对B不是需要,也就规定了一些人能去,一些人不能去,那什么才是按需分配的需要呢?为什么对A是需要对B又不是需要呢?后来人类又开发出安全的月球旅游技术,人人都想去,特別是那里有奇特天文景观而同时想去时,怎样按需分配呢?是否按需之外还要按等级分配呢?有了等级还是共产主义吗?可见共产主义就是空想。让我们回到供求平衡与否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来。由人类对优质商品的欲望所产生的需求,例如满足到月球旅游的欲望所产生的需求,在经济关系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所说的需求,都是指一定生产力水平约束下的需求,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它的总量与结构都在成长,但都是被效率约束着的成长。问题是约束需求的程度是否合理,在当前生产力的水平下是否达到均衡,在市场经济中就是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了。百草说:只有买不起的,没有不需要的。”他把两个完全不同的需求概念放在一起造成了混乱。买不买得起,是一个被收入所约束的需求问题,如果一国的平民(韭菜)的收入被不公平、不合理地压得很低,大量产出的产品就会过剩引发危机。而“没有不需要的”这种由欲望确定的无限需求,与供求是否平衡或是否过剩的问题没有任何关系,拿出来讨论是毫无意义的。

笔者主张的国际贸易平衡,并非指贸易绝对平衡,而是指相对平衡。如果一国,特别是经济大国,已经实现中长期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对国际经济造成损害,不管是不是倾销,都是应该抵制的。因为这不是个别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向国外销售的不正当贸易行为,而一定是该国整体性经济失衡,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量上依赖性向外输出过剩的行为,是国家行为。只有迫使该国回复公平的符合该国生产力水平的收入分配,使该国民众不仅有足够能力购买国内生产国内销售的产品,而且有能力购买、消费与出口产品的价值相当的外国进口产品,恢复国际贸易基本平衡。只有每一个国家都实现与本国生产力水平相关的收入分配公平,才能实现这种平衡,这对所有国家的平民百姓,都是最有利的国际贸易关系,他们辛勤劳动给国际社会作出的贡献,都从国际社中获得等值的回报。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从一开始就背离这种国内国际双重的收入分配公平、双重的均衡的要求。中国的收入分配是极不公平的,程度远超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在非常不均衡的高投资低消费的状态下畸形高速增长,对全球化经济造成结构性的破坏。——2024.7)

下面我按时间顺序摘录我曾发表过的文章中的内容。

2003.11 专著 《劳动价值、边际效用与经济均衡》202页“对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由于收入的低下,使劳动者愿意更长时间和更高强度地工作,同时又抑制着消费,有利于剩余价值率提高和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使这些国家取得国际竞争的优势,加上劳动者素质较快地提高和国际资本的流入,勤劳和节俭(过低劳动成本下全社会的被节俭—2024)必然会使这些国家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高速增长。只要这些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合理,经济必定会比较富裕先进国家更快地发展。但全球经济中不可能所有国家都这样靠勤劳和节俭、靠商品贸易的出超而高速增长。相反,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崩溃就不可避免了。因此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确实需要逐步建立一些国的经济法规,使经济后进的国家能较快地发展,同时又能保持经济发达国家的稳定增长,这样,经济发达与经济落后的国家才能获得双赢,避免两败俱伤。

2008年《广东商学院学报》第1期 第19页《我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摘要社会需求与供给的整个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一定要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向前运动,当它处于当前社会劳动生产所决定的使社会获最大效用的状态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滞后或偏离此状态都是非均衡的。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已经导致经济总量结构的失衡,必须依靠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才能维持供求平衡。而这种依靠是不能持久的,如果这样的收入分配和经济总量结构体系不及时加以调整,经济发展就很有可能出现滞胀。”

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以及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使劳方在争取自身权益上处于劣势的种种原因,广大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并没有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提高,贫富差距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大。目前,官方和学者对我国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虽不一致,但普遍认为超过O4的警戒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而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因此即使投资需求高速增长,也无法弥补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缺口,必须依赖外需,靠贸易顺差才能弥补这个缺口。由于我国劳动力的价格低廉,加上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使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又使外需弥补这个需求缺口成为可能,使经济得以在国内市场供求失衡的状态下高速增长,得以在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别过大、经济不均衡状态下继续运转。

如果把我国经济封闭起来看,其投资加消费的需求总量与总供给之间是不平衡的。  

收入分配不公引起的不均衡,在当前总会有一种阻碍其运行的力量存在,这就是图2中的下循环所描述的与上循环呈反向作用的力量。

IMG_5896.JPG

图中我们看到,收入分配不公一方面导致消费总量不足,是总供求缺口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劳动成本低下,又使贸易顺差扩大以弥补不断扩大的供求缺口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成为一种必须依靠外需才能平衡,并在一种貌似均衡的状态下高速增长的经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又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结果从多条不同路径反向作用于对外贸易,形成压缩贸易顺差的力量

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另一个作用是促使人民币汇价升值。中国经济越发展,贸易顺差越扩大,外汇储备就越多,从而确保人民币汇价不贬值,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稳固。在这样的预期之下,加上美元持续走弱,导致国际游资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形成人民币汇价升值的压力。另外,中国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也促使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作为竞争对手的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希望人民币升值,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非市场压力。一方面是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币贬值;另一方面是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表面看来,这是两个矛盾的、方向相反的过程,但对出口贸易来说,它们是同一方向的合力。国内劳动力和资本价格的上升,加上人民币国际市场上的升值,降低了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弱了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势头。

此外,部分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作出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应。而一方是高贸易顺差,另一方是高贸易逆差的势头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后者国力的减弱最终必然使其进口能力下降,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的一大经济体,是不可能依靠国外需求来实现长期的供求平衡和持续的经济高增长的。

无论是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升值还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其作用都指着一个方向,即缩小中国的贸易顺差。

2008年4月 论文集 《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9: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第260—261页:《经济均衡的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我国劳动力价格是低廉的,而且没有跟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提高,因此生活消费需求的增长也落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这可以用我国内需,主要是消费内需的严重不足,要依靠出口大于入口的差额才能与供给相平衡来说明。…提高最底层劳动者的收入,将大幅增加国内的消费需求。一种均衡的、社会获得效用最大化的经济,是在国际贸易后,供求也一定能自我平衡的经济,而不必依赖外需来填补供需缺口。(提高最底层劳动者的收入)能将目前巨额贸易顺差中的大部分,合理地转化为内需,转化为国内所获效用的增大。”

 

(除了中国,十多年来我也对德国的贸易顺差提出批评。2017年有报道,欧委会的年度《经济监测报告》指出:“解决贸易顺差问题将影响欧元区其他国家经济前景的重新平衡:如果德国有更强劲的国内需求,这将有助于解决欧元区的低通货膨胀,并缓解高负债成员国的去杠杆需求。”欧盟经济委员莫斯科维奇(PierreMoscovici)批评德国高到“不健康的”的巨额顺差令欧元区经济更加不平衡。德国2016年的贸易盈余达到近3230亿美元以人均标准来计算,足足是中国的7倍。要使德国有更强劲的国内需求”,关键是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差別很大,但无论水平高低,只要你持续大幅贸易顺差,都是收入分配不公、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表现。收入分配不公有两个层次,一是国内工薪收入过低,导致需求不足,二是汇率过低,导到外需不足,都使该国居民对外的贡献得不到公平等值的回报。可见汇率本质上是国际收入分配的一种市场机制:顺差国汇率上升会使该国居民收入的国际市场价值和购买力上升,出口的人力成本上升又使该国输出减少进口增加,使该国居民趋于获得国内和国际的公平收入,降底资本在国际市场的获利能力,反作用于该国内收入分配的不公;另方面,贸易逆差并非一定是工资和福利过高的收入分配不公的结果,但汇率下降能减少进口,对本国经济起保护作用。欧元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经济体,没有统一的收入分配与福利机制,却实行统一货币,使区内各国失去汇率的保护机制,结果是德国“劫持”了整个欧元区。美国在经济计划白皮书中指出“德国贸易政策受益于欧元,令欧元区变成德国的贸易区”。欧元区内贸易的不平衡,受害的是包括德国居民在内全欧洲的普通民众,受益的只有徳国的资本。但德国不承认这点,认为德国的高贸易顺差是由于德国的工业基础结构造成的,德国的劳动成本及其增长都高于欧元区其他国家。其实有高度发达工业基础的国家,就应该有更高的收入水平,直至贸易平衡各国的国际收入才是公平合理,并使经济落后国有机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別。德国会说,是不是工业基础落后的国家应以更低的收入,例如希腊以更少的福利和消费来实现平衡,责任在它们呢?但这样一来,德国的过剩会消失吗?如果整个欧元区都如德国,德国的过剩在欧元区还能输出吗?整个欧元区的过剩又向哪里输出呢?是否全球的国家都要压低需求呢?全球的过剩又往哪里输出呢?火星吗?中国和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贸易顺差国,上面一连串的问题说明它们的过剩,通过市场竞争必定会压制全球的劳动成本和消费,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失衡。德国是一个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前者的劳动成本和生活水平都在世界前列,后者则较低,但相对于本国的生产力都是不公平不均衡地过低,这才是两国生产过剩的根本。两国持续大规模贸易顺差向国际输出过剩对国际经济的破坏作用,我早就有文章指出,最终必然会反向回输这两个国家:原因之一是,破坏国际经济,等于在“消灭”自己的产能过剩后经济赖以持续的外部市场;原因二是,当逆差各国发现本国经济被严重破坏时,就会联合起来用各种手段加以阻止,这绝非什么负面的贸易保护,对持续大规模贸易顺差国的抵制,而是对全球经济、各国经济均衡发展的保护。汇率机制是这种保护的市场机制,关税则是它的行政制度保护机制。当市场机制被反市场的行政所压制已无法起作用时,就唯有发挥国际性规则去保护贸易平衡。而我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是由单个贸易逆差国提高关税,发起的贸易战来解决,而是由参与国公认的国际贸易组织定出有执行力有细则的规则,持续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征税,迫使顺差国自动去改善收入分配来实现该国经济的均衡。———2024.7)

2011-8-2  美国中文网 致欧洲议会的公开信  欧元区消除债务危机的举措犯了方向性错误》: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e Manuel Barroso)先生说:欧盟领导人需要达成有说服力的希腊债务危机解决方案,否则全球经济都将为债务危机蔓延付出代价。主权债务虽然是燃眉之急的问题,但危机的根源并不在债务本身,因此解决了希腊债务危机,产生新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基础依然存在。要解决问题,应从制度的改革入手。最需要改变的国家主要不是希腊,而是本身已严重供过于求并通过贸易顺差迫使整个欧元区经济不断趋向于失衡的德国。”…“我们都知道,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任何经济体实现均衡所必须的。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赤字时,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供给相对于需求下降,债务增加,对该国的经济平衡造成破坏。如该国货币独立,通过市场调节,汇率下降,可以恢复平衡。但在欧元区内已失去这种功能,当区内有一个国家的生产率提高而没有及时相应提高民众收入和福利,导致供大于求,在国际贸易中就可以压价竞争,通过贸易顺差,把本国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失衡输出国外,导致另一些国家出现债务危机。整个欧元区内总有几个国家抵挡不住,出现逆差而经济平衡被破坏,而单一货币又使它无法用汇率去保护本国经济,逆差只会扩大,债务不断恶性增加。也就是说,在这个制度不健全的欧元区内,只要有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合理,就会通过市场竞争迫使另一个国家不得不把民众的收入和福利也压制到大大低于本国生产力水平之下,非如此不足以还债。这就是目前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的现实。而事情又不会到此为止,当这个国家也加入了供过于求的行列之后,欧元区内其他国家,无论它们原来是或不是逆差国、债务国,在贸易上都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其中有的国家在成为债务国之前,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开始主动压低劳动成本、社会福利,压低本国的消费需求;有的国家则在债务恶性增加的威协下,被迫这样做。区内大多数国家本来是可以总供求平衡的,就因为一两个国家的供求失衡,最终导致整个欧元区逐个逐个趋向于供求失衡的恶性循,使整个欧元区的总需求不断萎缩。由于是单一货币制度,那些本来供求平衡的国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这也算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吧。如果整个欧元区变成一个大的贸易顺差、供大于求的经济区,那么世界经济就有难了,欧洲将把世界经济拖向危机的深渊,因为我们的世界是无法把供大于求向其它星球输出的。世界总需求萎缩导致的危机,反过来最终会把欧元区自已也击倒。但欧洲确实还没这个能力,国际上有更强的贸易顺差势力在阻止着它,欧洲的收入分配不公,劳动收入、社会福利走低的趋势,消费不足的程度,无论如何还远没有达到与此势力抗衡的程度,因此危机就必然被挤压在欧元区内爆发了。这次被击倒的是希腊,跟着必然还有第二个、第三个…被击倒,形成滚雪球式的效应,债务危机将不断蔓延。越到后面,整个欧元区的需求总量必将萎缩得越严重,因此等着欧元区的将是更大的经济危机。
    那么欧元区是否就没救了呢?我想也不一定,但它必须建立一些新的制度,来保证区内每一个国家都不能把国内的供大于求以贸易顺差的方式输出到国外,去破坏其他国家的经济平衡。方法有两个:1.要求区内每个国家都必须自我调控去维持供求的平衡。那些技术先进、社会劳动生产率高,劳动者又勤奋的国家,民众理应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必须主动去提高民众的收入和社会福利,他们向区内销售了更多的产品,就必须向区内相应购回那么多价值的产品,他们对区内的供给上作了多大的贡献,在区内的需求上也必须作出同样大的贡献;而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或偏好于用更多时间去休闲、娱乐的民族和国家,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恰到好处地底一些(但并不等于他们的幸福指数和获得的总效用不高),他们向区内销售了较少的产品,但不能通过市场迫使他们从区内购入更大价值的产品,这样他们就能自我实现经济均衡。也就是说,既然单一欧元货币已无法用汇率的方式去保护每个国家的经济均衡,就必须各国自我调整劳动成本和社会福利来实现区内每个国家供求的自我平衡和区内的贸易平衡。2.那就必须赋予区内逆差国以关税保护的权力,凡逆差国都有权提高顺差大国货物进口的关税直至贸易平衡,而高关税与正常关税的差值将成为欧元区的财政收入,用于债务危机国的救济。这样的贸易关系对顺差国不利,如其商品的高关税落入别国手里,还不如提高本国的劳动工资和福利,提高产品价格来实现货易平衡,这样,制度的目的就达到了。现在欧元区的问题不是要希腊等国更多地生产,更少地消费,一个个在更穷的情况下转变为顺差国以还清债务的问题,这只会使问题不断恶化,而是如何迫使德国转变为需求大国,供需平衡、贸易平衡的大国。要想整个欧元区经济走向均衡,要改变的不是别人,恰恰应该是德国。目前欧元区处理债务危机的方法明显是走反了方向。

 

2011-8-17 美国中文网 从欧债危机看全球贸易制度的重建》:在全球性劳资双方的角力中,由少数国家劳方的极弱势,正扩展为全球性的劳方弱势,从而确定了全球范围的劳动收入下降和贫富差别扩大的趋势。曾经在克服经济危机上作出努力,取得成功的国家,有可能被重新拖回危机频发的状态。欧债危机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现实告许我们,世界经济的贸易制度必须重建,全力去阻止这种倒退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不能只强调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还必须强调贸易的平衡和各国内部供求平衡的自我约束,在自我约束无效的情况下,还必须有具体的贸易制度去阻止个别国家通过贸易将国内的供求失衡输出国外(其实亦是对该国劳动大众利益的保护),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只有在收入分配公平的情况下,全球的总需求才可能达到充分就业的总供给,全球经济的均衡就有赖于此。在当今社会劳动生产力的高水平之下,只要经济均衡、充分就业,各国的生活水平不能说平均,但都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不是目前这种状态。国际贸易制度的政革必须同时举起贸易自由贸易平衡保护两面大旗,一面是提高效率的大旗,一面是保护各国和全球经济均衡的大旗,保护各国和全球广大民众利益的大旗,两者的协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样的制度对所有贸易国都是最有利的制度,它不针对任何国家。

 

2011-10-26 美国中文网 德国搬起的石头正砸向自已的脚》:事到如今,德国应该反思反思,欧元就那么多,我为什么把它们的钱都赚过来呢?我为什么不和他们保持贸易平衡,去维持欧元区整体的稳定繁荣呢?为什么不认本国国民更多地消费、获更高的福利,购买更多的外国产品呢?甚至为什么不更少地投资和产出,让国民少一点劳动、多一点时间休闲去消费呢?今天欧元区的结果,不正是我拚命要顺差顺差、赚钱赚钱的结果吗!思来想去,估计欧元区还得印钞票。

路透中文网20111121日 发表文章《欧央行总裁敦促欧元区政府迅速行动》指出:ECB面临强大压力,外界要求其在应对欧元区危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一项路透调查显示,欧洲央行可能很快屈服于外界压力,开始大印钞票,这种可能性接近50%看来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修修补补的办法无法解决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方向性的错误已使欧元区的消费需求不断萎缩目前只有大印钞票这一出路,德国总理默克尔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这样的活,石头就不仅砸向德国的脚,而且也正砸向中国的脚。本文以上的道理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保持贸易的基本平衡,才是对德国、中国等国家的人民最有利的,同时也是贸易顺差国和逆差国的国内经济实现结构均衡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因此亦是对世界人民最有利的

 

2012-2-6 美国中文网 从欧债危机看流动性在国际间均衡分布的重要性》:对此,德国一定会提出异议:这场债务危机的责任怎么不是那些债台高筑的国家、那些懒惰又要高消费的国家,反而是我们勤劳而又节俭的德国呢?再说市场的竞争是公平合理的,我们的产品质优价廉,赚得更多的钱,也是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但你们错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减少劳动的时间和强度,有怎样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有怎样高的生活水平与怎样少的劳动时间和强度,供求才能平衡,经济才会均衡。相反,过度的被勤劳与过度的被节俭,正是供过于求,经济失衡产生的重要原因。市场竞争的结果并不能说明这些国家是否懒惰和过渡消费,也许这正是实现经济均衡的要求,却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相反,市场竞争的胜者德国,正好就是供过于求,并把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输出国外的国家(欧元区没有汇率机制的保护,为这种输出大开方便之门——2024.7…“长期的解决国际流动性分布失衡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高举贸易平衡保护的大旗。所有国家,对全球经济的供给作出了多大的贡献,相应在需求上也必须作出一样大的贡献,同时也让本国的人民得到最大可能的利益。国际贸易相对平衡虽不能保证这些国家就一定能实现供求平衡和经济均衡,但却是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构成实现均衡的压力。当一个国家从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相对平衡后,就会迫使它扩大内需,成为全球经济中供求平衡的一个部分;当一个国家从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相对平衡后,就使它有可能增加就业和供给,由求大于供转变为供求平衡。而国际贸易相对平衡,各国的供求平衡并不排斥国际贸易的扩大,不排斥各国经济正常的互补

 

2012-5-22 美国中文网 欧元区的出路何在其实欧元区正是全球经济的一个缩影,由于缺乏贸易平衡保护的制度,国际贸易的严重不平衡,国际流动性的分布已严重失衡。好在美国的流动性不足,并不需要国际机构的批准就可以通过发行美元得到补充,不然高企的债务早就使美国成为全球经济中的希腊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也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而完完全全是一个放大了的欧洲。表面看来,美国的一次、二次甚至将要发生的三次货币量化宽松,并没有从大量储备美元的国家中抽取国际货币去补充美国流动性的不足,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数字游戏,是实实在在地向他国抽取了国际流动性。假设原来美国手里的美元是500,他国储备的美元是1000,为12,现在美国追加发行了300,总数由1500增加到1800,但其价值含量并没有增加,每单位美元的价值量都下降了,而美国持有和他国储备美元的比却变成了45,价值在无形中转移了。笔者在十多年前就撰文强烈批评过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不公平性和与经济全球化的不相适应性,但在没有国际贸易平衡保护制度,在国际贸易严重失衡的特殊情况下,它又起到了均衡国际流动性分布的作用,世界各国用它们的国际储备在不知不觉中补贴了美国,世界经济才不至于堕入更深的深渊。那么欧元区的出路在那里?那就是从美国经济稳步复苏的实例获得启示,欧元的储备大国,特别是那些向欧元区大规模输出本国供过于求危机的大国,必须明明白白地用欧元去补助债务危机国,否则别无他法可救欧元区。

 

2012-6 美国中文网 寻找欧元区危机的根源在一个经济区,如果有国家大幅度贸易顺差,就一定有另一些国家大幅度地贸易逆差。逆差国的进口大于出口,意味着消费(耗)的东西(价值,下同)一定大于其生产的东西;反过来,顺差国出口大于进口,意味着其生产的东西一定大于消费(耗)的东西。相关联的两种经济都是不均衡的,但后者是主动的,前者是被动的,因为谁都不想逆差、欠债。德国通过向欧元区输出过剩危机,赚得大把大把的钞票,那有什么用呢?其他欧元区国家都没有钱了,你还能赚多少钱,可见德国的贸易顺差也走到头了,不可持续了,该是调整其国内政策和经济结构的时候了,一旦这些国家甚至整个欧元区经济崩溃,输出的危机就会反向输回到德国,重挫德国经济。当今的世界是荣则共荣,衰则同衰,没有只有你好且一直好下去,别人衰且一直衰下去的。抑制本国劳动成本、劳动工资随经济增长而合理增长,去获取竞争优势,既不符合本国民众的利益,又损害了全球经济。本人一再呼吁,国际贸易平衡保护的大旗必须高高地举起,因为这是全球经济实现均衡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它迫使每个国家都必须首先做好内部的供求平衡,结构均衡,在此基础上去发展国际贸易,互通有无。这是经济均衡由社会效用最大化所决定的规律所决定的,是符合全球所有国家和民众最大利益的贸易原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说,德国是去年表现最差的世界主要经济体2024年,好消息并未降临,甚至最新的数据和研判都显示,德国经济举步维艰的局面仍将继续,改善希望渺茫。2023年,德国经济出现萎缩,延续长达6年的低迷态势。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3%。经调整后,经济表现总体下降0.1%。事实证明,十多年前我从理论上作出的判断是正确的,德国经济必将走弱——20247

 

2012-6-23 美国中文网 德国经济必将走弱》:(本文写在622日欧洲四国首脑同意用1300亿欧元刺激欧元区经济增长的消息发布之前,其内容是我一贯的思想。看来德国已有所醒误,有所转变。希望这1300亿欧元刺激计划是一个好的开始,而且还有进一步的动作去改善欧元区流动性的量及其分布。)并非什么人想或正在做空,使德国经济走弱,而是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德国经济必然走弱。我在美国中文网上发表的致欧洲议会的公开信:欧元区消除债务危机的举措犯了方向性错误》、《从欧债危机看全球贸易制度的重建》、《德国搬起的石头正砸向自已的脚》、《从欧债危机看流动性在国际间均衡分布的重要性》、《欧元区的出路何在》等博文中都谈到这个规律,甚至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我在《广东商学院学报》上公开发表的《我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一文中,就用一个非常清晣的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的模型,描述过这个规律,并适合于说明德国经济的走弱  欧元区,作为一个自由贸易区,通过单一货币发行,使市场调节汇率的机制——一种保护各国经济,因而也是保护整个区内的贸易平衡、经济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失效,但同时又没有建立贸易平衡保护的替代机制,导致欧元区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不断恶化。德国是这种失衡的最大受益国。它通过压抑本国的劳动成本(相对于本国劳动生产率而言),来提高贸易顺差值,将本国供过于求的大量过剩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出国外,也就是将国内供过于求的危机大规模地输往欧元区。其结果是区内有限的流动性不断地向德国汇集,而区内部分国家则流动性越来越枯竭,债台高筑,严重失血而经济疲弱,失业率高企。当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想继续通过贸易顺差从它们身上赚取更多的钱就不可能了,因为它们那里已经无钱可赚了,所以要想再向它们输出过剩的危机也不可能了。一旦无法继续输出危机,危机就会反向送回到德国,对德国的经济,对德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对拉动德国经济增长的需求总量与结构以及相关的外向的产能总量和结构产生强烈的冲击,这就是德国经济必然走弱的规律。如果时间上没有搞错,现在就是德国经济开始走弱的时候了面对德国经济走弱,德国可能不得不放弃欧元区要紧缩的方向。欧元区不可能在大家都紧缩的情况下,大家都贸易顺差,大家都像德国那样赚大钱。相反,只会使大家都无钱可赚,大家一起衰退,现在连德国也快赚不到钱了。货币宽松,重债务国有一点点钱了,德国又可以赚钱了,但这也不可能长久,而且还只是一个数字游戏,印钞票只是从德国集中的货币中分出一定的价值来解救债务危机国,我不清楚默克尔是否能看懂这个道理,但她没有别的出路,只能接受。而真正能救欧元的,就只有高举区内贸易平衡保护的大旗了。德国应该主动地提高国内民众的收入,提高劳动的成本,增加国内的消费需求,进口更多的外国产品,同时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与上述变动相协调,适当降底国内产能和产出的增长速度,使其国际贸易逐步趋向基本平衡。这是最符合德国人民的利益的,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当德国主动做到这一点后,再看看所谓重债务国的人懒惰的判断是否正确。我认为一定是错误的,只要欧元区经济是均衡的,他们就一定有工作可做,他们也一定会努力去工作。尽管他们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可能达不到德国的水平,但贸易相对平衡可以使他们在生活水平较低一点、与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协调的状态下实现自已的供求平衡和经济均衡。当然,作为重债务国,在不应被逼向死路的同时,它们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承受一定的痛苦。

 

(当德国大规模向失去汇率机制保护的欧元区输出过剩,从而“消灭”了自已在欧元区内的市场后,它将目光转向中国这个大市场。但德国与中国,虽然生产率水平高低差别极大,但相对于本国生产率水平的劳动成本,民众的收入都压得过低,导至消费水平过低而产能过剩,是世界级的两个过剩输出大国。关税战开打后,海外的美国大市场在收缩,中国也把目前光投向欧洲。当它们想抽干自己的海外市场,当世界各国开始觉醒,用各种手段对它们的过剩输出加以抵制时,它们的经济将同时陷入困境,德国所期盼的中国大市场也不存在了。——2024.7


浏览(2708)
thumb_up(1)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Zachary

    有幸拜读,对您的理论很感兴趣。不知道先生对当下产能过剩的环境下贸易性质公司如何破局?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人人都想到黄山旅游,怎样按需分配呢?"


    中国每年能生产几座黄山啊?举个例子都没逻辑联系。你举例房地产过剩,但恰恰是无法卖给外国人的不动产。生产过剩对应的是需求不足。房子的数量对应的是人口数量。在人口下降的时候出现需求不足很正常啊。中国提供的商品不存在过剩,因为它能够有人要,卖得掉。中国人工低,你呼吁苹果把利润多留点给制造苹果手机的打工仔啊。如果呼吁不动苹果,岂不是白说?



    依照你的题目,也可以写一篇美国长期需求不足是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用。或者美国长期逆差是对全球经济的破坏。基本出发点就是国际贸易本来就是公平自愿的。不存在你那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和借口。中国如果贱卖了,自然就吃亏了,难以长期亏损。但那是中国自己的事。无需外国多嘴。外国如果觉得买了低价还吃亏,随便加关税就行了,加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平衡了。或者贬值自己的货币,令外国货更贵也行啊。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事物很正常,不正常的是,觉得自己有病要他人服药。不是西方的一切都是正常态,中国不同与西方的就是异常。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