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伐林

注册日期:2010-05-22
访问总量:1690033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一代人的精神性死亡:为什么甘愿沦为魔鬼的帮凶?


发表时间:+-

  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分析说,大多数普通德国人之所以选择依附甚至跟随纳粹,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服从一致、不能脱离集体的压力。他们不愿意成为被另眼相看的少数人。他们关心自己在同志眼中的形象,远超于他们关心与自己同为人类的受害者之间的纽带


  老高按:下面是我上次就想转的一篇采访德国普通人的文章《一代人的精神性死亡》——是关于《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一书的书评。这本书是美国作家、记者米尔顿·迈耶,在二战结束后对德国进行了长达十年旅居采访的结晶,所采访的十位“小人物”,都是极普通的德国人,没有一个属于职业的纳粹党分子,极权统治来临之际,他们如何如何经历这一历史过程?纳粹德国覆灭之后,他们又如何认识希特勒统治和自己在这段历史中所作所为?
  也巧,前天又读到另一篇题材相近的文章《他们为什么甘愿沦为魔鬼的帮凶?》,介绍克里斯托弗·R·布朗宁著的《平民如何变成屠夫》——这本书借纳粹德国101后备警察营为标本,剖析一群普通的德国人如何甘愿成为希特勒的帮凶,成为肆意杀人的暴徒。强化了也补充了前一篇文章的观点。我就索性就“合并同类项”一起转,虽然长一点,但言之有物。
  读这样的文章,不能不联想到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也将沦落到这种可怕的地步吗?还是已经沦落了?或者正在沦落到这种地步?


  一代人的精神性死亡

  施京吾,来源:三辉图书,原载《随笔》

  下面分享的文章是施京吾为《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所写的书评。

  他们都是极普通的德国人,没有一个属于职业的纳粹党分子,极权统治来临之际,他们是如何生活、如何经历这一历史过程的?纳粹德国覆灭之后,他们又是如何认识希特勒统治和自己在这段历史中所作所为的?美国作家、记者米尔顿·迈耶在战后对德国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旅居采访,以《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一书对此进行了回答。迈耶对纳粹运动的考察结果是,纳粹运动使“小人物变疯了”。该书“堪称一份研究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生活的微观社会人类学报告,它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观念的图景:纳粹体制如何在普通德国人的层面以及德国社会内部发生作用”。

1720459282166352.jpg

  作者:[美] 米尔顿·迈耶,译者:王岽兴/张蓉 出版: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迈耶笔下的“小人物”主要有十位,他们是:
  1,卡尔-海因茨·施文克,裁缝,克罗嫩贝格镇冲锋队队长,54岁;
  2,古斯塔夫·施文克,老裁缝的儿子,裁缝学徒,士兵,26岁;
  3,卡尔·柯林格尔赫弗,木匠,志愿者消防队副队长,36岁;
  4,海因里希·达姆,失业推销员,纳粹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28岁;
  5,霍斯特马尔·鲁普雷希特,高中生,14岁,希特勒青年团成员,一个被洗脑的小孩;
  6,海因里希·韦德金德,面包师,街区纳粹党干事,51岁;
  7,汉斯·西蒙,收账员,纳粹党支部领导人,老纳粹党党员,编号5813号,42岁;
  8,约翰·凯斯勒,失业的银行职员,劳工阵线督察员,46岁;
  9,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特,中学教师,从反纳粹分子转变为纳粹分子,34岁;
  10,维利·霍夫梅斯特,警察,57岁。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小人物”们是如何“变疯”的。

   小镇的历史和节日

  既然大人物兴登堡、沙赫特都选择了纳粹,这些小人物成为纳粹分子不也更加顺理成章吗?

  克罗嫩贝格是德国黑森州的一个古老小镇,这十个人都是这个小镇的居民,从他们的身份即可看出,这是一群实实在在的“小人物”,他们自己也乐意承认自己是小人物,与工厂主奥斯卡·辛德勒、女党卫军特罗迪相比,他们的社会地位更加微不足道,作者米尔顿·迈耶说他们“正派、勤劳、智力平常和诚实”。他们不仅是小人物,甚至是卑微的,卑微到其中大多数人都无法连贯地阐述自己的历史。他们文化程度很低,没有受到过完整教育,至于对纳粹的认识,除了教师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特以外,简直无从谈起,他们不了解、也不清楚纳粹究竟是什么。“他们不具影响力。他们不是舆论的制造者”,在极权主义这架机器上,他们甚至“连齿轮都算不上”。就是这样一群随时会被历史尘埃淹没的“小人物”,却因为“纳粹分子”的身份被铭刻在历史记忆中。谁说小人物就注定将被历史遗弃?
  克罗嫩贝格人对犹太人有着传统的欧洲式仇恨,这一传统具有强烈宗教色彩,基督教认为,耶稣是被犹太人杀害的。克罗嫩贝格人的仇视没有超出欧洲人对犹太人态度的一般范围。克罗嫩贝格是安静的,即便在三十年战争中,小城镇也幸运地躲过了劫难。
  纳粹来了,小镇也被改变了。

  1932年克罗嫩贝格人在聆听了希特勒的一次演讲后“安静地喜欢上了纳粹”,从此,他们在各种投票中,都把选票投给了纳粹党,就这样,到1938年他们“和德国其他所有城镇的居民一样,都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纳粹分子”。既然大人物兴登堡、沙赫特都选择了纳粹,这些小人物成为纳粹分子不也更加顺理成章吗?只是相比城市纳粹分子们的喧嚣,这里的纳粹分子们显得安静了许多。差异或许也就这么多。
  1638年11月9日,克罗嫩贝格人庆祝从奥地利手中解放十五周年,那是一夜狂欢。三百年后的1938年11月9日,克罗嫩贝格人再度迎来狂欢之夜:庆祝摆脱《凡尔赛条约》以及获得“解放”十五周年——1923年11月9日,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的这一天成为纳粹党重要纪念日。为纪念这一天,这一夜,克罗嫩贝格镇冲锋队队长施文克在党卫军指挥下,制造了焚毁犹太会堂的案件;这一夜,不仅克罗嫩贝格,在所有纳粹控制地区都出现了冲击犹太人的暴力事件,史称“水晶之夜”;这一夜,裁缝亲自参与了纳粹党制造的“水晶之夜”,而更多的克罗嫩贝格人麻木地围观了这一场景——包括在其它迫害犹太人的场合。

zzzz2.png

  水晶之夜燃烧的犹太教堂 Foto: HAZ-Hauschild-Archiv, Historisches Museum Hannover

  受到希特勒的蛊惑,是他们加入纳粹党的一个理由,另一个理由是“因为它承诺解决失业问题”。直到战后,他们依然“把纳粹时期视为他们生命中最好的时期”:稳定。唯教师(那位第9号)属于“知识分子”,他的认识与众不同,他认为纳粹主义的纲领和实践属于“民主的一部分”。

   被收买的正义

  没有自由意志,就不会有思考,更不会有想象力。
  所以,他们是快乐的。
  要想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拥有正常生活的人,就必须被纳入这个体系,否则就不可能获得自由。迈耶说,由这种状态构成了德国社会的两种真相:“纳粹分子快乐的真相与非纳粹分子不快乐的真相。”

  米尔顿·迈耶认为,纳粹的兴起“包含了精英的和奴隶的两种冲力”,比较合理地解释了社会在奔向法西斯道路上的狂热性:精英阶层和基层民众都感染上了纳粹的毒素。
  对小人物身份的认同,使“小人物”成为他们固定自己身份的和心灵的符号,没有人将自己视为具有普遍性特征的“人”,因而,不论在身份上还是在心灵上都没有走出等级制度的桎梏。他们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以一种独特的平静,木然地注视着德国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接受纳粹的统治,还服务于纳粹,“更确切地说是创造了”纳粹——拥护自己不熟悉、不理解,甚至是不明白的东西,对于智力正常的人来说,这不是愚蠢所能解释的——他们的精神已经死亡了。
  人们对纳粹主义的日常理解:专制主义。除教师以外,其余的九人却不这样看,根本不承认或者无法承认纳粹政权是极权统治。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现实的理由我以为有三点:一,他们不是受害者(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施害者),而是受益者,即便这种利益微不足道。二,对极权主义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更毋庸说足够的认识能力。三,与存在于德国的特殊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有密切关联。

1720459587381696.jpg

  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在集会上向纳粹致敬,1933年。图源:Wikimedia Commons

  他们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认识外部世界。现实的利益和纳粹党的洗脑,使他们彻底丧失对善与恶的分辨能力。所以,面包师海因里希·韦德金德在表达对纳粹态度时说:直到战争全面爆发,才觉得纳粹党有点邪恶。——战争让他们失去了既得利益。
  没有自由意志,就不会有思考,更不会有想象力。
  所以,他们是快乐的。
  要想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拥有正常生活的人,就必须被纳入这个体系,否则就不可能获得自由。迈耶说,由这种状态构成了德国社会的两种真相:“纳粹分子快乐的真相与非纳粹分子不快乐的真相。”我认为应该还有第三种真相:受到迫害的那一部分人,不仅没有丝毫快乐,他们将随时面对死亡的问题。可是,一、人是会思想的动物,要所有的人拥护一个政党、拥戴一个领袖、信仰一种意识形态,这是一种正当的、或者说合法的社会存在方式吗?那些“例外”的人又如何进行自己的价值选择?进入近代世界,政权必须被公众选择才具有合法性。二、更有那些生来就被排斥在“允许存在范围”之外的人——那些非雅利安人,尤其那些被雅利安人刻骨仇恨着的犹太人,他们又如何选择自己的存在方式?如果说阶级属性、政治属性尚有“背叛”的可能,人的种族属性连背叛的权利都没有,难道属于非雅利安民族的人、属于犹太民族的人就注定死有余辜?每个人都必然地属于一个民族,这是人类无法选择的自然属性,如果各民族间彼此深怀敌意,人类何以安身立命?“小人物”们绝对不会去想象这些。
  纳粹分子们稳定的生活,他们的安逸和“快乐”,是建立在对非纳粹分子,尤其是对犹太人残酷掠夺基础上的,是与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紧密联结在一起的,迈耶断言:德国人在整体上有罪。他们对于不赞同的事物没有进行任何反抗或者尝试反抗:面对暴行,克罗嫩贝格镇的小人物们会在床上翻个身——然后继续睡觉。
  于是,这些不能介入、参与到纳粹政治体系中的普通德国人——也是普通的纳粹分子,依然各行其是:读书、看报、工作、生活,就是从来不对纳粹统治提出任何异议,而那位曾经有过异议的希尔德布兰特老师过往的“反纳粹”履历使他惶惶不可终日,对灾难降临在别处而不是自己头上感到“欣喜雀跃”。当犹太人灾难不断降临、不断加深、加重的时候,他们甚至欣喜地发现:幸亏自己不是犹太人。
  迈耶说:“屈服于较温和的放纵,是在为屈服于更致命的事物来铺路。”他们麻木但并不糊涂,他们具备了日耳曼民族几乎与生俱来的强大工具理性和惊人的算计天赋能力:他们准确地估量到残暴的行为会唤起共同体意识到它的道德传统的那个临界时刻,他们清楚地、或者下意识地就能感觉到,什么是自己应该知道,什么又是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一些从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被释放的人,被告诫不可以透露在集中营里发生的事。于是,他们听从了。
  在为生活恩惠的事物中(指纳粹政权对民生方面的某些提高),德国人整体地、不加批判地接受了一个无差别共同体,拒绝思辨,胆怯地维护着家人的安全、工作或财产。
  纳粹政权用民生收买正义,或者说不断在利用民生抵消正义。

   如果领袖知道就好了

  元首是正确的,党的原则是好的,之所以出现种种坏现象,那不过是“小希特勒们”在地方上的胡作非为。

  在“小人物”世界里,希特勒是他们的“榜样”。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林茨地区一个叫布劳瑙的边陲小镇,父亲是一个小公务员,希特勒初中后辍学,青年时以绘画手艺混迹于慕尼黑,卖过明信片,一战时加入李斯特军团,成为一名下士。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一跃而成为“元首”,是一部极为经典的“小人物奋斗史”。希特勒成为德国最有权力的人,是小人物统治世界的有力证明。
  小人物的成就成为小镇上同为小人物们疯狂追捧对象,他们对希特勒拥戴的实质不过是自我形象的投射与认同,潜台词是:如果我是希特勒,或许我也会这么做——当然,我会做得更好。所以,他们痛恨博尔曼、痛恨戈培尔、痛恨希姆莱,却从不痛恨希特勒。
  真相总有被揭露的一天,但对于这群小人物而言,真相,真的可有可无。在纳粹政权垮台之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真相”的。
  收账员西蒙面对各种证据却竭力地否认:大屠杀?这不可能发生过。裁缝施文克说:“你明白的,在政权内部一直存在反对希特勒的秘密战争。他们以不正当的手段与他斗争。我厌恶希姆莱,也讨厌戈培尔。如果希特勒被告知真相,事情就会有所不同。”

1720459727706162.jpg

  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元首是正确的,党的原则是好的,之所以出现种种坏现象,那不过是“小希特勒们”在地方上的胡作非为。西蒙说道:“而且我要告诉你下面的事实——那是希姆莱干的,希特勒与此事毫无关系。”银行职员凯斯勒也几乎异口同声地如是说。我们是否感到耳熟?
  如果他们成为德国的“领袖”,很难说不会成为另外一个希特勒。
  希特勒不仅是小人物的典型,也是克里斯玛型领袖的典型,具有父系社会式的权威,小人物由此成为权力的子女,在父亲的阴影下,子女在家庭中几无地位。尽管希特勒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依然认为希特勒对德国是有战略上的贡献的,这一“贡献”实质就是自己经济生活改善的某种折射,但他们从来——即便在战后也不追问这一贡献究竟如何而来,是否干净?究竟让这个世界、也让德国自身付出了多大代价?对这样的问题,他们既无能力,也无兴趣。
  小人物控制小人物的手段不仅简单而且粗暴,纳粹党只能加入而不能退出。“在一个因其公务员的高效和忠诚著称的国家中,纳粹动用很少的人就控制了一切”,在七千万德国人口中,他们至多只动用了一百万人,“这一百万人口中,大部分都是社会渣滓。他们都是pobel(暴民),从事肮脏的工作:谋杀、拷打……剩余的人只要躲开这些麻烦”。
  迈耶说:“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奴隶的人往往不知道他们被解放了。”这是一句令人心痛的哲理。

   选择性失明与选择性记忆

  一旦“知道”这些,内心要承受煎熬,良知要受到折磨,他们以一种委屈的口吻反问:“我该知道吗?”

  现代社会,开放的社会体系构成了开放的社会生活,使我们的行为具有了公共性,即便在互联网上的自言自语往往也拥有一定受众,因此要求我们不去渲染暴力,不去倡导恐怖。这是一种人性的自觉。
  在自我约束的一面,还有共同的社会关怀、共同的社会责任。信奉威权的德国人非常不习惯承担公共责任。既然不愿意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能够主宰命运的人来承担。
  在此情形下,选择性失明是这群小人物的共有特征,在他们生活范围内总会有犹太人的存在,纳粹上台后犹太人迅速减少,一个个从自己的身边消失。对于一件“无害”的事情,他们是理所当然的“知情人”:他们知道犹太人被允许携带财产离开,知道“只有少部分人”被送进集中营,理由是他们是德国的叛徒。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被驱逐的犹太人只允许随身携带五十至一百马克,也“更不知道”占领区的几乎所有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因为一旦“知道”这些,内心要承受煎熬,良知要受到折磨,他们以一种委屈的口吻反问:“我该知道吗?”
  不论是道听途说还是曾经被关押过的人,都不愿意、或者被禁止谈论自己“所知道的”事,而且,他们也不会主动去设法搜集证据“证实”这些“谣言”和传闻,它既出自权力的压力,也出自内心的恐惧:“在德国,甚至私人性的抗议都是危险的,私密的信息甚至可能被逼取。”
  齐克隆-B原本是用于除虫剂的,化工厂经理得到的却是没有任何书面信息、口头通知机密订单,工厂经理很可能听说过对犹太人“最后解决”的方案,只要稍加观察,也许就能知道齐克隆-B的用途,但没有任何人去关心它的作用。属于中间阶层的工厂经理尚且如此,那些真正的“小人物”会更好吗?
  当然,他们往往确实不知道真相,这是一个事实,但在同一个事件背后,也往往是由诸多个事实共同构成的——只要他们稍加留意,就可能尽快知道真相——这同样也是事实:在德国,纳粹党并不刻意避讳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在报纸上恶毒地攻击犹太人,在街头可以随时殴打、羞辱犹太人,他们的犹太邻居被驱逐,这些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这种暴力却不能在他们内心产生一点怜悯和反省——什么样的政权允许如此荼毒自己的人民?
  他们是“小人物”,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的不是恶意而是善意,但面对极权统治,良善杳无踪迹。当纳粹暴行成为德意志民族耻辱的时候,这沉重的十字架同样背负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同样无法卸下。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所作所为不是以各种方式写进了文本并且又呈现给了我们?
  任何一个民族的行为被当作反面教材写进历史,作为警示后人的教训,有一种被当众剥光衣服示众的感觉。自作自受。

   信仰与背叛

  这一代德国人,除了领袖,他们什么都不信;对于领袖,他们什么都敢信

  裁缝施克文的儿子古斯塔夫·施文克是一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因而他不得不承受父辈们发动战争带来的后果,在动荡中寻找稳定的生活。
  不过二十出头的小施克文,这一代人的“梦想”就是得到一份由国家提供的工作:终身职业、保险、养老金。在老子的熏陶下的小施克文,对犹太人有着莫名其妙的憎恨,认为一战后德国经济的衰退完全是犹太人引起的。他的“梦想”是希望得到一套制服并成为冲锋队手下的一名警察。他的“梦想”实现了,同时他也成为一个纳粹分子。
  欧洲反犹主义具有深厚基础,在纳粹党形成气候之后,反犹主义就变成了德国式的,并借助现代化便利条件迅速扩散,纳粹党媒体上充斥着对犹太人各种恶毒攻击和诽谤。虽然这些德国人生活中从未遇到过如纳粹媒体上形容的那种“犹太恶魔”,但他们无条件地选择相信,相信“犹太恶魔”就在自己的身边。“相信”的成本相当低廉,低廉到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甚至还有所收益。
  他们几乎每天都和犹太人打交道,却从不了解犹太人。他们对犹太人的态度形成于漫长的历史流传中,是从来没有人见识过的传说。传说,通常总是远离现实生活,本来是无所谓澄清和修正,但犹太人却始终生活在他们中间,这些犹太人到底有没有像传说中的、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肮脏贪婪?哪怕就是怀着一颗好奇心,也该问一问这些传说是否可靠。假如你办公室对面坐着、或者你家隔壁住着一位传说中的恶魔——你信吗?

zzzz5.jpg

  1938年,希特勒进入维也纳。图源:Wikimedia Commons

  这一代德国人,除了领袖,他们什么都不信;对于领袖,他们什么都敢信。
  西蒙和迈耶热烈地谈论着犹太人的《塔木德》,但他根本没读过这部书,他声称自己能轻易分辨出谁是犹太人,可犹太人就坐在他的对面——作者就是一位美国犹太人,西蒙一次也没有闻出来。推销员达姆则认为,消灭犹太人是基督徒的使命,因为犹太人杀死过耶稣,而且还试图消灭基督教。
  作者有一个十分重要、相当尖锐的结论:“在他们不断争论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种惯常的分析:我们不得不证明,我们伤害那些我们伤害过的人是正当的,或者说为了把其他人牵扯进我们的罪恶之中,我们不得不劝服他们接受我们的罪恶观。”
  他们是基督徒,却违背了福音的教诲,成为事实上的叛教者。

   德国的情况很复杂

  希特勒的屠杀是他与德国人之间的相互授权的结果,德国人将自己的权利拱手相让,纳粹政权也就必然地为所欲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德国人民从来没有对他们政府承担主权者的责任”——德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主权者,如此,他们就不会获得应该拥有的权利。

  不能想象、也不该要求他们拥有高于普遍性的道德水准,不能指望他们在利益面前不被诱惑,但他们的“幸福”是建立在对犹太人权利和生命被彻底剥夺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极权主义残酷杀戮基础上的。即便当时不明真相,但岂能说事后也一无所知?“幸福感”不可以通过对人性的遮蔽、对他者生命的剥夺而获得。德国人——即便在战后,似乎从来没有受到过良心的纷扰,海德格尔、施米特这样的思想家如此,这些普通德国人同样如此。他们中间的大多数没有作过恶,更没有杀过人,但良知的起点是真,是善,是自我心灵对美德的自然认同,这一代德国人身上没有这些美好的情怀。
  曾经流亡美国的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于1949年12月回到德国考察,她是这样描摹战后德国人精神状态的:集体性的麻木不仁。在欧洲其它地方都不像在德国这样,德国人对实施这种骇人听闻的恐怖行为无动于衷,看不出有多少悲伤情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漠不关心的表情,缺少感情,心灵匮乏,这俨然已是“德国人”的标志。
  这是一种精神性的死亡状态,是歇斯底里发作后所呈现出的那种空虚、空洞和失魂落魄。德国人自从1871年统一之后就陷入了这样的状态,持续的疯狂、连续不断的疯癫,到了第三帝国便进入了死亡状态,如同提线木偶,任意地由希特勒和纳粹党所操纵,但“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正如没有自我意识的木偶总觉得自己在挥动着“自由的”臂膀。阿伦特接着写道:“他们都是活着的鬼,不说话,不立论,也不闪动人的眼神,人们从他们那里也感受不到基于人性的悲伤。”

1720459927924392.jpg

  希特勒青年团在纳粹集会上 图源:Wide World Photo

  精神死亡的恐怖性和疯狂的纳粹主义恐怖性是一致的。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要这些德国人承担罪责是困难的。战后在对战犯进行绞决后,《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人类已经进入拥有全球性道德的新时代”,但“全球性道德”不论是对纳粹党领袖还是普通民众统统地不具备。刽子手们为此辩解,说自己都是按照命令行事,至于普通公众更觉得自己对这些罪恶一无所知。他们拒绝服罪,拒绝忏悔。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纽伦堡审判对德国人没有从根本上产生什么影响。
  选择性失明的过程也是选择性记忆的过程。面对严重的犯罪事实,他们总是自艾自怜地选择自己需要的记忆为自己进行辩护,总是想从自己或国家的创痛开始书写历史,对造成这种创痛的原因却只字不提。对一战态度如此,对二战态度依然如此:你提及1914年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就谈论1918年的战败;你提及1939年发动的世界大战,他们就会说1945年的战败。仿佛全世界都在与德国为敌,法西斯德国则是无辜的。
  一位美国占领军官员对德国人评价道:“他们像狗一样。如果你不踢它们,它们就会咬你;而如果你踢它们,它们就会嗷嗷直叫。”固然尖刻,可事实总是这样刺痛人们的神经。
  迈耶认为,希特勒的屠杀是他与德国人之间的相互授权的结果,德国人将自己的权利拱手相让,纳粹政权也就必然地为所欲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德国人民从来没有对他们政府承担主权者的责任”——德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主权者,如此,他们就不会获得应该拥有的权利。
  德国人并不这么认为,既然不愿意面对大屠杀,也就更不会承认自己曾经“授权”杀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说辞,总觉得德国与世界不一样:“我们的情况不同于你们……我们的情况极为复杂、困难、微妙……和你们的情况之于你们相比,我们更难理解我们的情况。”他们拥戴希特勒,承认纳粹政权的合法性,这样,希特勒的罪责就必然地与国民的责任联系在一起。这群小人物们,既不做出任何反抗的姿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
  正是出于对权威、权力的无条件臣服、服从,德国人的性格一方面表现得十分精细、准确、守纪律,另一方面又非常冷漠、麻木。当他们以此成为自己民族精神依据时,不论什么滔天罪恶都敢干,这一代德国人根本没有良心!在他们看来,这么做或者那么做,都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德国人在基本的是非面前会表现出如此性格?究竟是否存在一种“民族性格”?迈耶对民族性格进行了这样一个定义:在大部分人中“发现一种十分明显的对外在事物和内心世界的看法”。如此,“说德国人中的特有共同事物方面,我们是有着足够的理由的”。
  说“民族性格”不是一个全称定义,它不意味着“各种民族特性是固有的或不可抹除的”,也不意味着一个民族中所有人一概如此,但纳粹德国时期,德国人对待世界的态度上依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迈耶认为,这一性格“源自于日耳曼人的性格并形成于德国民族社会主义,是现代人制造出最邪恶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不是所有的德国人——但大多数德国人都喜欢它:纳粹主义“是德国所特有的事物”。在思想史上,这个问题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讨论,我认为日耳曼人性格的形成还可以前溯,至少可以追溯到德国浪漫主义思潮所产生的影响。
  德国文化是精英式样的,他们创造了非常精细的文明,19世纪的德国文化创造在整个西方也堪称出类拔萃,他们创造了理论,也掌握了理论,于是,“理论就变成了激情”,不仅全心全意地进行创造,也全心全意地追随纳粹运动。德国人把一种独特的精神归自己,而把一些低劣的精神当做其他民族的产物。当这种民族感情——民族性格被纳粹主义所利用时,立刻变身为极端种族主义,纳粹分子“把自己看做是地球上的精英人物,并要把地球上各种各样的人都送进地狱”。
  德国人总是处于绝对性的两极,一面是自大狂妄,一面是宵小猥琐,他们在处理小事情(无关价值观的具体事务上,如专业的、程序的)非常认真仔细,但在大事情方面、在那些根本的和致命的(如原则的、道义的)问题上,他们反倒马马虎虎。
  在剧烈变化的19世纪,日耳曼人没有适应这个世界的变化,愈发地沉沦和堕落。他们希望拥有一种具有广阔共建的、但仅仅适合德国人生活的世界,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希望恢复固有秩序。但他们没有回到过去的时代,最终却成为民族主义者、保守主义者以及信念的动摇者。正是对现实的不适应,使德国人对超人产生了强烈的渴望,试图想取得超人般的成就。于是,希特勒出现了,他就是超人的附体,超人的显灵。
  但精英只能是一部分人。雅利安人面对犹太人、斯拉夫人的时候是高贵的,而在更多的时间里面对的是自己、是另一个同样的雅利安人,于是,他们又立刻自我矮化为“小人物”,他们会因为自己是“小人物”而自私到令人错愕的地步:他们从来不在公共交通上为老人让座,也从来不做任何“助人为乐”的事。恰恰就是这群日常生活中极端自我的德国人,变成了成群结队的爱国者,变成了为德国利益能够即刻做出自我牺牲的人。在爱国主义旗帜之下,他们首先是道德的堕落,接着便丧失了人性。
  德国人的理想是危险的——他们有责任感,但从不强调个体的责任;他们也依靠信条,却只是自己的信条。德国人的思想拒绝停泊在西方人的普遍价值中,不具有一个建立在普世价值基础上的价值观,他们把自己的精神交给了“小人物”,从来不曾发生过“内心冲突”,不论做什么、选择什么都显得是那么淡定,那么坦然。
  如此,德国人的“反思”也总显得那么虚情假意,他们大多数都不承认自己做错了事。他们遵守纪律和执行命令,却从不过问命令的来源和内容是否合法。水晶之夜,暴徒们听从命令,一夜之间从潘多拉的魔盒中奔跑出来参与暴乱,接着又听从命令,一夜之间杳无影踪地龟缩于魔盒之中。
  “德国人没有冷静和坚定一贯的不服从的能力——对于一个完完全全自由的人来说,这非常重要——是他们国家历史的关键所在”。迈耶这样说。
  自由,是一种选择的习惯,德国人不习惯自由。
  谈论极权统治,心情总是沉重和沉痛的,无法带着微笑去面对极权主义的罪恶。但我们毕竟看到,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极权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尤其在经历过这种罪恶统治之后,人类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审视和批判自我,德国也不例外。尽管我们看到德国一代人的精神性死亡,终究还有如马丁·尼莫拉牧师这样的人。在二战的火焰刚刚熄灭不久,1945年10月他与柏林勃兰登堡教堂主教弗里德里希·戴贝里斯、后来成为西德总统的古斯塔夫·海涅曼等十一人起草了《斯图加特悔罪书》,对新教支持希特勒和纳粹的行为反省和忏悔。而牧师本人更以一首著名的忏悔诗《起初他们》赢得了崇高声誉:

  起初他们

  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当德国人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是德国真正走向现代文明的开端。一代人的精神死亡了,另一代人却从死亡的废墟中站立了起来。
  在这部规模不大但内容恢弘的书里,迈耶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问题,本文以此结尾:国家除了饮血,还能喝其它东西吗?

  米尔顿·迈耶,德裔美国犹太人,身份复杂的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二战时他曾是一名拒服兵役者。“正派的人”如何且为何成为纳粹,这个问题吸引他在战后旅居德国,并与当地的德国家庭共同生活长达十年之久。他由此了解纳粹统治下普通德国人的生活故事,也催生了这本极具影响的书:《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十位曾在纳粹时期生活过的小人物是其主要受访者。在他们的讲述下,纳粹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体制或意识形态,更是十分适合一战后德国人气质和心态的世界观。纳粹征服了伟大的和平庸的德国人的心灵,也压垮了他们。迈耶精辟地写道:德国对纳粹主义的积极性很明显就是“小人物变疯了”。
  本书堪称一份研究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生活的微观社会人类学报告,它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观念的图景:纳粹体制如何在普通德国人的层面以及德国社会内部发生作用。这些极具颠覆性的内容引人深思,关乎德国人,更关乎我们每个人自身。


  他们为什么甘愿沦为魔鬼的帮凶?

  刘树鹏,诗意恩典1,2024-06-21

  上个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瑞典犹太文化节”上,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穆勒发出一封公开信,谴责哈马斯及其跟随者对犹太人的恶行——

  巴勒斯坦哈马斯在以色列进行了一场难以想象的大屠杀。他们把自己拍成英雄,庆祝自己的浴血奋战。他们的胜利庆祝活动继续在加沙老家进行,恐怖分子在那里拖着受到严重虐待的人质,将其作为战利品献给兴高采烈的巴勒斯坦民众。

  在这封公开信中,赫塔·穆勒提到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R·布朗宁著的《平民如何变成屠夫》。这本书借纳粹德国101后备警察营为标本,剖析一群普通的德国人如何甘愿成为希特勒的帮凶,成为肆意杀人的暴徒。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为了巩固占领区的统治,组织了100多支由普通德国人组成的警察大队维持秩序。除了推行纳粹统治、维持社会治安以外,这些警察组织还承担了一个特别的任务,杀死被占领土地上的犹太人。
  战争过后,历史学家在对这些杀人者做了大量研究,他们想知道这些屠杀是怎么发生的。经过研究,历史学家们有了惊人的发现——那些人并不是“必须”杀人的。他们之所以杀人,是出于自愿的选择。
  参加警察部队的德国人不是职业军人,他们在来到占领区执行警察任务之前,有着各自的普通职业,卡车司机、建筑工人、服务员、销售员、药剂师、教师、职员等。
  1942年夏天,纳粹政府在汉堡招募了500名不适合上前线作战的中年人,组建了101后备警察营,开赴波兰占领区。他们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相对于军事训练,上级更看重的是意识形态的训练——犹太人是德国的敌人。
  当年7月13日清晨,在卢布林区南部,特拉普少校忽然把大家召集起来。他站在队列前,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声音哽咽着说:“今天我有一个可怕的命令给你们。”
  特拉普少校传达的命令是,他们要去射杀1500名犹太男女,包括儿童。
  现场鸦雀无声。特拉普少校接着说:“如果任何人感到无法胜任,可以出列,不必参与。”一片沉默之后,有一个人做出选择,默默走出队伍。他所属小队的队长冲他吼叫起来,说他是个懦夫。特拉普少校制止了那个队长。随后,又有十来个人走出队列。
  特拉普上校的命令被记录在档案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平民出身的警察可以不去杀人。然而,只有少数十来个人作出了不杀人的选择,其余的400多人都自愿选择成为刽子手。
  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分析说,大多数人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服从一致、不能脱离集体的压力。他们不愿意成为被另眼相看的少数人。他们关心自己在同志眼中的形象,远超于他们关心与自己同为人类的受害者之间的纽带。当然,按照他们被灌输的信念,犹太人存在于他们的人类责任和义务范围之外。
  在郊外茂密的森林里,这些第一次杀人的德国人与受害者面对面站在一起。有几个警察甚至还和受害者简单地聊了几句。有些受害者是曾经逃离德国的犹太人,一个犹太人就来自这些警察的家乡汉堡市,曾经在那里经营一家电影院,而开枪杀他的杀手曾经去那家电影院看过电影。
  杀戮持续了几个小时,1500名犹太男女和孩子都倒在了森林里。杀人后,不少警察开始恶心呕吐,因为他们身上溅上了鲜血。当天晚上,很多人都喝醉了,但多数人吃不下饭。有些人当天夜里做噩梦,有一个人梦中开枪,打到了天花板上。
  尽管如此,却无法阻止他们向深渊的堕落。当下一次杀戮来临的时候,他们已经变得熟悉得多。这些普通人的杀人手段越来越熟练。
  一个成为警察的工匠说:“我努力了,我能做到只向孩子开枪。当母亲领着孩子来受死时,一切就这么发生了。我旁边的人打死母亲,然后我打死她的孩子。因为我说服自己,失去母亲的孩子毕竟也活不长。”他们甚至为杀戮行为寻找道义上的支持。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德国101后备警察营在波兰造成了83000多平民的死亡,其中38000人是他们亲身参与枪杀的。
  二战结束后,战胜国于纽伦堡举行公开审判,纳粹德国22名军政首领被追究刑事责任。然而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通过越来越多史料才开始清楚,德国普通人在多大程度上卷入了大屠杀的恶行。
  越是在纳粹德国这样的高压国家,国家意志越是被无限的抬高。在国家意志面前,个人意志显得卑微而渺小。德国101后备警察营的400多名民众之所以愿意成为纳粹的刽子手,主要在于他们放弃了个人的思考,以国家意志代替了个人的思考。
  这就是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把个人完全同化于体制之中,服从体制的安排,默认体制本身隐含的不道德行为,甚至成为不道德体制的毫不质疑的实践者,或许有良心不安,但依然可以凭借体制来给自己的冷漠行为提供辩护,从而解除个人道德上的过错。
  自1933年纳粹掌权后,对犹太人的仇视就成为国家的教义。当某类人在一个国家被系统化地排斥,被污名化和羞辱,就会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的敌人。如果一个人不响应国家的号召去排斥和攻击他们,即使没有法律的强制,这个人也会在这个国家遭受疏远和孤立。对于缺乏独立价值观念的人来说,遭体制化排斥便是不幸和灾难。
  依附于体制而平庸活着的人不明白,某个体制并非永远存在,而反道德的体制更没有牢固的基础。随着纳粹的垮台,这些纳粹体制的附庸者也丧失了存在之价值,他们的价值观念土崩瓦解,他们平庸的生命也沦为虚空。
  哈马斯和纳粹极其相似,不仅在价值观念上,而且在统治手段上。他们控制着整个加沙地带,在这里建立了不受质疑的独裁统治。用作家赫塔·穆勒的话说,哈马斯之所以无人质疑,是因为质疑者都活不长。哈马斯把他们仇视犹太人的观念从孩子开始,系统地灌输给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如果不接受观念,就会在这个群体中遭受排斥,甚至被强制消失。
  和纳粹时期的德国人相似,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最大悲哀就是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自由,丧失了爱的渴望和追求。对于他们来说,统治者的观念就是他们的观念,统治者让他们恨谁,谁就是他们天然的敌人。他们活于平庸,像隐藏炸弹一样,在平庸之中隐藏着恶的能量。当哈马斯召唤的时候,总有人挺身而出,充当人体炸弹,杀死犹太老人、妇女和孩子。
  一辈子活于奴役、平庸和仇恨当中,是人一生最大的悲剧。只有爱和自由才能对抗平庸之恶,才能给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带来希望和奇迹。


  近期文章:

  有中国特色的偶发事件,有中国特色的恐怖势力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婴儿面前的东西
  如果希特勒只有前半生……
  当革命从非常态变成常态,人类文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不该悔?悔什么?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覆认知的比较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是……幽默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网络记录的历史正加速消失
  中国真正退到文革是不可能的,但是可能比文革更糟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的来龙去脉
  
  
  
  

浏览(5805)
thumb_up(16)
评论(10)
  • 当前共有10条评论
  • 裹屈

    这是实际控制美国的统治集团的最高间谍机构无处不在今天发给我的信号: 457, 727, 732, 1249。 对于有独立见解的普通人,我会很高兴在必要的时候向各位报告这些绝密数码的意思? 当然如果有谁能够破译它(整体作为一个信号,不要分开考虑), 请借老高同学的宝地登出您得到的结果。

    程远猷( 这是我3岁到15岁用过的学名,为我取名的本族先生因为给台湾族人写信公安来逮捕他被我父亲坚持几个小时不同意,公安只得到我父亲同意逮捕了他的同伙,我那时还小只顾玩公安的手枪直到他几天后自杀也没有明白了发生了什么,多年后77级我上了大学后听到他那时的同伙被判好多年后释放我才明白了那天我父亲为了保护他花了九牛之力,却酿成他可能害怕连累我们而自杀的悲剧), 我现在重新启用这个名字来纪念这位也是我的叔伯叔祖父同时无声地写下下面一句话来表示我对美国间谍军事帝国的据理抗争:

    程远猷: 杰出教授(2014-2016)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数学系和数学系; 当时的校长当面说我的成就可能具有三个诺贝尔奖的份量 ,但是这个职位同紧接着开始的领席教授(2016开始)职位一样也还没有兑现。而美国这么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出生于中国(不是政治原因, 是中国作为美国潜在的交战国这个原因):我的纯学术成果(已经公开多年,但是被扣住微小细节没有正式发表)必然被世界各国用来作为培养最高军事情报部门通讯军官的一部博士生级别的教材。


    屏蔽 举报回复
  • karkar

    “我们人民总统川普讲话一句顶一万句.共和党2024年新党纲精解!”

    看看这样的标题就知道什么人会成为魔鬼的帮凶啦!

    屏蔽 举报回复
  • a9785

    应该从小在教育中培养“质疑”的习惯,但是没几个文明会这样做。

    屏蔽 举报回复
  • 奥维尔 回复 Siubuding

    奥粉还不如现在的“老年痴呆”粉狂热。

    屏蔽 举报回复
  • 奥维尔

    老高忘了土共前三十年的中国人比起纳粹德国来更是“沦落”。

    屏蔽 举报回复
  • Siubuding

    此文用来对照奥巴马CHANGE以来兴盛的左胶相当贴切,当然左胶也常用此文来形容川粉或任何支持川普政策的人士。

    屏蔽 举报回复
  • 裹屈
    作者:裹屈留言时间:2024-07-08 09:56:14

    等中国成为世界头号霸主, 我也会高兴地大喊欺世盗名的所谓民主。言论自由居然抹去我这里的话,足以证明一切都是假的。只有权势和财富是唯一的真实。

    Profile photo for Yuanyou Cheng

    逃出地狱的最后一段路:

    354, 4, 3, 3, 3, 1, 1 -> 5, 6, 2, 3 (7-进制或星期制数字系统) 如果逃难成功,不久各位会从新闻里听到 ("裹屈"变"果曲")。

    Yuanyou Cheng 程远猷,程远游,程伏锐远游

    Chair Professor 领席教授 since 2016 已经

    等待了8年加8天


    屏蔽 举报回复
  • 裹屈 回复 renweida

    老高老同学? 您难道不知道几乎所有的文人特别是文类的所谓学者几乎都是统治集团的帮凶吗? 有几个独立的文人? 恐怕几乎一个都没有,非文类的学者稍微好一些。有的也没有彻底逃脱这个宿命。

    本人与暗藏的美军事帝国统治集团斗而不破,也不得不抗争加妥协不当帮凶但是可以为之做不违背良心的本职工作。这才有本人的下面这段今天重复了一次的评论(见续)。


    屏蔽 举报回复
  • renweida

    不能不联想到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也将沦落到这种可怕的地步吗?还是已经沦落了?或者正在沦落到这种地步?

    你老人家的这个问题在文革时就应该有答案了。当然这样的问题什么时候问都不算迟

    屏蔽 举报回复
  • karkar

    “除了领袖,他们什么都不信;对于领袖,他们什么都敢信。”

    这用来形容极端川粉来说太恰当不过了,不信看看那个木老溪三张皮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