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bird

注册日期:2021-10-15
访问总量:44301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黄永玉的名画「猫头鹰」


发表时间:+-

小时候,有幸接触了一些画作。比如,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吴作人的鱼、李苦禅的鹰,如同去了小小动物园,不亦乐乎。

后来认字了,学会了很多涉及动物的诗句,骏马奔腾,牛郎织女,骑驴觅驴,鱼翔浅底,鹰击长空等四字熟语或故事,充实过贫瘠的课外知识。

最近突然这幅画,在眼前时时浮现,那就是著名当代老画家黄永玉的猫头鹰。我第一见到猫头鹰的是黄大师的一枚铅笔(or钢笔)素写的画作,可能是母亲一时忙,临时被放在家父书桌上的玻璃板内。那时候正值文革初无学可上,没有教科书,就常常在那张书桌上抄书,唐诗三百首呀,古文观止呀,还有楚辞宋词,当然少不了当代的散文名家和伟人的诗作,那真是美好的文字呀,如同各个时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又悲壮,有恢弘;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豪情,又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爱意。

李白的豪,杜甫的悲,文天祥的气,辛弃疾的壮;还有苏轼的悠还有唐伯虎的风流。总之,那只书桌带给了我无限的遐想和营养。记得,读着写着就不由自主地想,盼望被批判的爸爸哪天可以回家,担心孱弱的妈妈会不会再次倒在办公室。而这时书桌上玻璃板内的那副黄永玉老先生的猫头鹰就在眼前,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形态逼真,在我眼中可爱极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自己也是背井离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故乡家里的书画,还有我在北大荒配画日记还有和父母的往来信件,不知道什么命运了。书画在美术馆,在图书馆,在书店都有大量的出版物,随时可以阅读。遗憾那些时代的记忆,“此情此景”的临场感,却难以再现,不知去向了。唉,俱往矣,向前看!

在宅勤务和退休,有了自己的时间,有幸来到中文网站,知道了很多故乡的国家大事,学习到不少科学知识,还多少懂了一些世间的常识,结识了多才的网友,很感激感谢!但是,同时也看到了某些令人很不愉快的现象,有时甚是让人难以坐视,就模仿着鲁迅的“破帽遮颜过闹市,躲进小楼成一统”。

此时此刻,我突然想到了黄永玉老先生的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IMG_2541.jpeg


浏览(5011)
thumb_up(2)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treebird 回复 Shanechen

    您好!谢谢提供又一副黄老先生的画作。

    我还真没有看到过这幅呢,虽然不雅,更幽默,更实际了。

    提到北大荒,寒冬里,任何物质,真的是瞬间速冻的。我所在的连队,还是有自己建设的男女厕所的,哈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Shanechen

    这只猫头鹰在教人处事方式。

    我的上铺讲冬天北大荒他们知青大坑,万一晚上大急要鼓足勇气咬牙跺脚冲到野地解决,一个个竹笋般,正如黄永玉的画。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