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詩蘭

注册日期:2016-12-26
访问总量:70369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天國的種子,内在的生命


发表时间:+-

17:22-24;20;林後5:6-10,14-17;4:26-34

 

天國的種子,内在的生命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常常用故事作橋樑:你講你的故事給我聽,我講我的故事給你聽,藉著這種方式溝通思想,建立友情,加深瞭解。故事常常是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精華和縮影;形象生動,源於生活,易於理解,便於流傳。現代社會中的人,之所以花費大量時間上網和看電視,就是因為網絡上和電視中有許許多多的故事。電影、電視是故事,新聞、八卦是故事,就連時事、政治評論,也是在說故事。

聖經中也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尤其是耶穌基督,更是擅長講故事。耶穌不講高深的神學,常常用簡潔明瞭的故事來表明深刻的道理,讓聽道的人感覺生動、易懂。这种啟發訓誨式的故事,被稱為“比喻”本講選讀的福音總結說,“耶穌用許多類似的比喻向群眾講道,照他們所能明白的教導他們。他總是用比喻對他們講論;但是他單獨和門徒在一起的時候,就向門徒解釋一切”(馬可福音4:33-34。現代中文譯本)。

本講的福音中,耶穌用種子的生長作比喻,來說明上帝國(天國)的道理。這個比喻聽起來很淺顯,說:上帝的國好像一個撒在地上。他似乎並沒有做甚麼特別的事情,只是晚上睡覺,白天起來,看著那種子發芽生長,他不明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土壤使穀物自然而然地生長。種子先發芽,後吐穗,最後穗上結滿子粒。等到穀物成熟,撒種的人就用鐮刀去收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可4:26-29)。

這個比喻表明:一粒種子,本身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這內在的生命力,使他在土壤中自然而然地發芽、生長、吐穗、結實。上帝是生命的主,生命力來自於上帝。換言之,是上帝賜給種子無比強大的生命力,是上帝叫他發芽、生長、吐穗、結實。撒種的人,就是耶穌基督。耶穌把種子撒在地上,上帝的國,就像那種子,靠著上帝賜予的強大生命力,逐漸成長、壯大。

接著,耶穌又用芥菜種子(中譯如此。原文是“芥茉樹種”Mustard seed的成長來比喻上帝的國(天國)。耶穌說:“上帝的國好比一粒芥菜(“芥末樹”)種子,是世上最小的種子。有人把它種在地裏,過些時候,它長大起來,比各種蔬菜(又譯“灌木”)都大;它長出大枝,飛鳥也在它的蔭下搭窩”(4:31-32,現代中文譯本) 。這個比喻,講到一粒最小的種子,長成世上最大的“菜”,像一棵小樹一樣,飛鳥也能得到蔭庇,在那裡築巢搭窩。

從耶穌所說的這兩個比喻,我們首先可以看到人類歷史上兩個最偉大的事件,也是最美好的見證。一個偉大事件是:嬰兒耶穌,降生在簡陋的馬槽裏;一出生,就成了無家可歸者,弱小而卑微,就像一粒芥菜種。但他卻成長爲人類的救主,在地上開始了上帝國的事工,像一棵永生的巨樹,使一切歸向他的人脫離罪惡的死陰幽谷,得到堅強依靠和堅固保障,從他領受愛、安慰、力量、勇氣、平安和喜樂。

另一個令人驚異的見證是,教會的開頭,也像是一粒芥菜籽;耶穌的門徒開始只是一個很小的團體,只有十幾個人,他們的生命和安全受到黑暗世界和邪惡勢力嚴重威脅。但當聖靈降臨,賜給他們強大的生命力後,這些知識不多、能力不夠、信心不強、勇氣不足的人,卻起來建立了最早的基督教會。教會也成了新的人類文明的“蛹體”(Arnold Joseph Toynbee湯因比語);就像是孕育了西方文明的“子宮”。兩千年來,歷世歷代的基督徒已經不計其數,僅僅現今的教會就擁有二十多億信徒。教會雖然像芥菜樹那樣生出許多枝幹,但在基督裏卻是一體。這都是靠著聖靈的運行,上帝所賜的內在生命。

有一位德國神學家說過,要想真正理解主耶穌所講的比喻,就必須在比喻的故事當中看到我們自己。因為比喻來源於日常生活;智慧的比喻,必定包含著普遍的真理。一個得享內在生命、在基督裏成長的人,能夠在耶穌的比喻中看到自己;因為我們就像上帝撒下的種子,蘊含著內在生命的力量。

就我本人而言,和在座的絕大多數弟兄姊妹一樣,出生在一個既充滿“無神論”宣傳,又流行偶像崇拜的環境之中。但是,由於我母親是在一所教會學校中長大,知道耶穌,也會唱讚美詩,因此,當我們小的時候,母親常教我們唱讚美詩,並且講一些耶穌的故事。當時,我們並不知道所聽到的是“福音”,更說不上“信仰”。而且,相比耳濡目染的官方“無神論”宣傳和民間偶像崇拜,我所聽見的福音聲音,是十分的微小。

可就是這樣微小的福音之聲,卻像一粒芥菜種,種在我的心靈裏。這粒小小的芥菜種,埋藏在我心裏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在那預定的日子,上帝把水和聖靈澆灌在我的頭上,這粒芥菜種開始發芽、生長。上帝在基督的身體裏餵養我、栽培我,讓我蒙恩,成為主僕,為主做工。

上帝絕不偏待人,上帝的慈愛和恩典賜給我,也賜給你,賜給世上每一個人;耶穌把天國福音的種子撒進每一個心靈。但是,種子是在土壤中生長,由於土壤不同,並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發芽、生長、結果。本講的兩個比喻,説的都是撒在好土裏的種子;而《馬可福音》第四章開篇就引用耶穌“土壤的比喻”,講到同一位撒種人撒同樣的種子,落在四種不同的土壤裡,帶來四種不同的結局。只有落在好土裡的種子最終能結出果實,而且結出的果實還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差別(可4:2-8)。

耶穌隨後向門徒解釋了土壤的比喻(可4:13-20)。從中我們可以知道,耶穌是用土壤是比喻人的心靈。四種不同的土壤,是指人的心靈,對所聽到的天國福音,有四種不同態度和反應。第一種心靈像路旁的硬泥,對上帝的道充耳不聞,全不理會。第二種心靈像石頭上的淺土,對天國的福音只有五分鐘熱度。第三種心靈像長滿荊棘的荒地,種下去的福音種子,被荊棘雜草似的邪情私欲吞沒,結不了果。只有第四種心靈像良田,天國福音種子的生命力在心靈的良田裡得以彰顯,發芽、成長、結出豐碩成果。

要在耶穌的比喻裡看到我們自己。耶穌用四種不同的土壤比喻四種不同心靈的光景,耶穌是要門徒檢查自己,當上帝的種子撒向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是什麼狀態;在我們裏面的,究竟是哪一種土壤。如果我們有勇氣按照這四種土壤的比喻,來對照檢查我們自己的內心,看到真實的光景,那麼我們就會樂意讓上帝來改變我們,使我們心靈的土壤更適合種子的成長,讓撒下的種子都能發芽、生根、結果,像芥菜種子那樣長成大樹,爲主所用。

耶穌把天國福音的種子,撒到每一位來到上帝面前的人心裡。我們要存著歡喜感恩的心,感謝上帝賜給我們恩典,讓我們與天國有份,祈求上帝賜給我們心靈的沃土,讓種子在這聖靈澆灌的土壤裏,彰顯他無比強大的生命力,越長越大,枝葉繁茂,果實累累,直到收穫的季節。

June 16, 2024



浏览(2420)
thumb_up(3)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