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琳

注册日期:2021-09-16
访问总量:257149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刻版 之 论语释文校勘记


发表时间:+-

2024-6-16


一块木刻版,是《论语释文校勘记》,清阮元撰,开始以为是和刻,而且也是当和刻版买的。


IMG_7543.jpeg


IMG_7544.jpeg


却越看越像,是大陆本土的雕版:因为千百年来传统的士子,最喜欢做这种代圣人立言的无用功,循环往复,低水平重复,并乐此不彼,头头是道。


IMG_7545.jpeg

IMG_7545 (1).jpeg


1718562896712483.jpg


IMG_7546 (1).jpeg


根据方勇主编的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的重大课题《子藏·儒家部·论语卷第九十八册的记载,《论语释文校勘记》这本书,是清咸豐十年(1860)两广总督阮元(1764-1849年)所辑、學海堂補刊《皇清經解》本《十三經注疏校勘記》的附本。


  • 論語釋文校勘記(清)阮元撰,清咸豐十年(1860)學海堂補刊《皇清經解》本《十三經注疏校勘記》。


再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的汉字情报研究中心(2008年4月后改称东亚人文情报学研究中心)所藏淸道光九年廣東學海堂刊本和咸豐十一年与同治九年補刊本阮元輯《皇淸經解一千四百十二卷》卷八百七至卷一千五十四《十三經注疏校勘記》中的阮元輯《論語校勘記十卷》有《論語釋文校勘記》一文,再加上“臣XX恭撰”的谦卑,肯定为中刻版无疑。


e00d4b16a2ce41fb8a0b86d645d4c881.jpeg

20230624115516921668_10c1c608359d3495bf13ff2a0bc46dd1.jpg


  • 宋版诸经注疏在宋元明三朝不断刷印,但后印本多有补板、修板,字迹漶漫,明代又据之翻刻为闽本、监本、毛本诸本,文本讹误更甚。清康乾以降,考据之学兴起,校订经书文字渐成风尚,而日本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的校勘成果引进之后,亦颇为中土学人所推重。惠栋、卢文弨、浦镗诸儒可谓开风气之先,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等踵行其后。阮元在此学术氛围影响之下,于嘉庆初年出任浙江学政、巡抚期间,邀集江浙学人编纂《经籍纂诂》,创建诂经精舍,并组织汇校《十三经注疏》,纂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堪称经典文本校订的典范之作,迄今恐尚无出其右者。阮元自矜为我大清朝之《经典释文》也。校勘记刊行之后,颇为学界所重。清焦循有评价曰:群经之刻,讹缺不明。校以众本,审订独精。于说经者,馈以法程。(《雕菰楼集》卷六)日本加藤虎之亮《周礼经注疏音义校勘记》亦云:清儒校勘之书颇多,然其惠后学,无若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凡志儒学者,无不藏十三经;读注疏者,必并看校勘记,是学者不可一日无之书也。



阮元,字伯元,號雲臺,江蘇儀徵人,生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卒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年八十有六,諡號文達,人又稱阮文達、文達公。《清史稿》稱他在浙江立詁經精舍,祀許慎、鄭康成,選高才肄業;在粵立學海堂亦如之,並延攬通儒:造士有家法,人才蔚起。撰十三經校勘記、經籍篡詁、皇清經解百八十餘種,專宗漢學,治經者奉為科律。集清代天文、律算諸家作疇人傳,以章絕學。重修浙江通志、廣東通志,編輯山左金石志、兩浙金石志、積古齋鐘鼎款識、兩浙輶軒錄、淮海英靈集,刊當代名宿著述數十家為文選樓叢書。自著曰揅經室集。他紀事、談藝諸編,並為世重。身歷乾、嘉文物鼎盛之時,主持風會數十年,海內學者奉為山斗焉。綜觀他不平凡的一生經歷,学富五车,出将入相,领袖群伦,此評殆非過譽。



浏览(921)
thumb_up(2)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席琳 回复 北极雪橇

    可惜也只是流长而已,源远说不上。世界上的哪一个文化和人种,还不都是从远古传下来的?国人不过是狗熊掰棒子,几千年低水平重复,没有成长和进步。

    屏蔽 举报回复
  • 北极雪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读完博主的大作,不禁想起几年前写的一首旧作“……

    睁开眼想起三国演义的黄河殷墟甲骨文的黄河孔子孟子的黄河

    ……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