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琳

注册日期:2021-09-16
访问总量:257149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竺可桢日记 之 丁文江之死


发表时间:+-

2024-6-1


国人做事,历来是马马虎虎,模棱两可,并标榜为难得糊涂。看维基百科丁文江的词条介绍,知道现代中国地质学创始人丁文江于1936年1月5日去世。但是该词条中开始的1936年时值冬季有误,应该为1935年冬季,后面的1月5日,则应为1936年1月5日:


  • 1936年,他在湖南勘探煤矿。时值冬季,但是煤矿坑内湿热,丁文江坚持亲自下坑探查,出坑时全身衣服湿透,到旅馆时把门窗紧闭,使用壁炉。第二天他没有起床,才发现是煤气(一氧化碳)中毒,紧急叫医生急救,施以心肺复苏术。本来昏迷的情形有好转,甚至一度在他坚持下,下床行走。不料后来却因为心肺复苏术实施时压断肋骨,导致发炎,突然病情直转而下而病逝。挚友傅斯年闻讯第一个从北京赶去看护。1月5日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按其遗嘱,葬于岳麓山。


于是看1936年1月5日、6日、7日和8日的《竺可桢日记》,日记中详尽记载了老友丁文江死后的善后情景,并嘱咐翁文灏给丁文江写传记,可补史料之不足:


  • (5日)八点半得毅侯电话,知在君于五点四十分病残长沙。在君之死影响于中央研究院尤甚于杏佛,因杏佛在死前二年内全不管事也。


  • (6日)九点半至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时毅侯等方作纪念周完毕,面有泪容。与李月三、济之、毅侯谈半小时,知在君身后仅一夫人,无所出,有内侄女嫁为弟媳,其六弟与宽甫于今日由长沙扶枢回,五弟与七弟则陪丁太太回。丁太太身体不佳,经此恐难永于世,而在君之兄病倒于都下,恐亦不起之症也。在君此次受铁道部命往勘矿,此外教育部嘱其为清华物色校址,但此二事均不必在君往也。故渠之死与杏佛同,均死于非命。杏佛临死二年来几于不管研究院之事,而在君则努力进行,故单就院中立论,则在君之死较杏佛之死关系尤大也。


  • (7日)晚电话致咏霓,知在君灵枢将不复移南京。因两年前在君所立之遗嘱内说明,死后葬于逝世之处,并希望能火葬。渠保寿险二千镑,可得三万余元。遗嘱中说明给三万元(至少之数)与其夫人云。余嘱咏霓为在君作一短篇之传记,登于《地理学报》上,本月出版之《地理学报》适有在君关于云南民族一文也。


  • (8日)六点三刻咏霓来寓,谈在君之死实无妄之灾,因在君去湘,一方受铁道部之托为粤汉路觅煤,一方受教部之托为清华物色房子,二事均可不必亲自出马也。


7日的《竺可桢日记》,记载竺可桢在南京翻译翁文灏给丁文江写的传记:


  • 八点半至所。翻译咏霓所作《丁在君传略》。尽竟日之力,只译得一半,约千余字。因中文对于年代名称有种种困难,故不得不重新考证,则费时实多也。昨晚月蚀,闻元任云有人画余之相于报端(当系《朝报》),则以天文与气象相混合也。余拟将英文《在君传》作竣后交与元任一阅。


10日的《竺可桢日记》,竺可桢在南京修改丁文江的传记:


  • 晨八点至所。自上午九点起至下午三点半,将咏霓作《在君略传》译竣,交子政打字。


12日的《竺可桢日记》,记丁文江致死及死后事宜:


  • 十点遇宽甫,知渠于昨由长沙抵南京,晚车返沪。据〔云〕在君遗体已解剖,并未发见致死之由,惟心脏及头部血管硬化如鸡毛管。医生证明以心病致死,而前因则为肺炎。十点一刻开会,到蔡先生及各所长,惟仲授在欧缺席,李叔唐、月三二人代,殷源之纪录,此外尚有宽甫、济之、元任、吴定良诸人。首由孟真报告,次宽甫报告,讨论请恤金、开追悼会及纪念办法。恤金以因公致病请,则可得年棒倍数一万四千四百元。追悼及纪念由蔡先生推定翼甫、子竟、圣可、宽甫、孟真及余六人。一点半中膳。三点回院开会,各所长均参加。决定沪京两方同时于十八〔日〕二点举行, r.海在院中,南京在中央大学,不登广告,并拟定秩序。次讨论纪念办法,决定杏佛、在君均立纪念奖金,间一年各二千元,择年在卅五以下之地质、社会科学研究者给与之。五点,蔡先生讨论继任人选问题。计有翁咏霓、任叔永、胡适之、朱骝先、李润章等。余主张咏霓,但孟真、济之、宽甫诸人均反对,谓其脾气太坏,不易合作。蔡先生亦谓其为蒋先生所亲信之人,随时可以抽调,不能尽心于院中。孟真主张骝先与适之,子竟则以为人选应严重考虑,不然以翼甫暂代为是。


18日的《竺可桢日记》,记录了丁文江在南京追悼会大致情景:


  • 午后一点半至中央大学,中央研究院假大礼堂为在君作追悼会,到者约二三百人。蔡先生主席。献花后,蔡先生报告在君在院两年来之工作。次咏霓述在君生平,关于地质方面其最大贡献在于西南,尤其是云南、贵州两省,其提倡实地考察与古生物之功尤不可没。次适之报告在君对于朋友、学生及家属之感情交谊,及其在上海商埠督办任内不苟取-钱之事实。次罗志希说数语,最后在君之兄致答词,即散会。


26日的《竺可桢日记》,知丁文江处事为人:


  • 九点半至珠江路水晶台地质调查所所新建之屋参与地质学会第十二次年会。到会者约五十人,谢季华主席。余到时稍迟,咏霓正在报告《在君传略} ,与前次中央研究院纪念会略同,谓在君自上海商埠督办下任时,穷至不能自活,赖一打井出身之杨君赠给豆千元以为生活,其俭朴可风、操守之美,实可谓政界之模范。又谓渠与杏佛虽意见不合,但并未对于杳佛作任何之批评云。次黄汲清报告在君在地质学上之贡献,杨钟健书记报告,冯景兰会计报告及咏霓编辑部报告。知地质学会为会所共捐得洋三万数千元,在君所出地图版税二千五百元亦在内。《地质学会会志》每期需八百元,故其每年之费用亦可观。


至2月22日的《竺可桢日记》,仍然有关于丁文江事迹的记录:


  • 午后四点开所务会议,余报告丁在君过世经过事,适Nature 上有丁之简单传略一篇,余因谈及外国人对丁一致称誉,而中国方面舆论则毁誉参半。一般人以为丁减削气象研究所预算,但实际过去三年中气象预算并不减少,明年度十二万六千,则为增加六千元也。惟气象所存七万元中,以四万元买军部无线电台,则不免过昂也。



浏览(228)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