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嘉出版

注册日期:2023-11-23
访问总量:26666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徐友渔:终有一天,启蒙在中国还会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发表时间:+-

按:本文是著名学者徐友渔在《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

《青年论坛》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一群青年学者创办于1984年,以其高举“自由”旗帜,敢于触及敏感政治问题的思想锋芒、清新活泼的爽利文风大受欢迎,很快,杂志周围聚集了包括李泽厚、王元化等老一辈学者和易中天、邓晓芒、陈东升、胡平等等在内的大批学术新锐,在理论界刮起一阵旋风,与上海的《世界经济导报》并称为"一报一刊"。。

随着时局的跌宕,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之子胡德平有密切关联的《青年论坛》也在峰谷之间浮沉,经受了政治风波的惊涛骇浪,最终,熊熊燃烧的思想之火被扑灭。《青年论坛》前后跨越四年,总共出版了十四期。

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是原《青年论坛》杂志主编李明华撰写的回忆录,于2024年初出版。2月24日召开的新书发布会,由媒体人高伐林主持,学者徐友渔、胡平、蔡崇国、吴国光、柳红等做了精彩的发言。

封面.jpg

本书为“壹嘉个人史”系列之一种,亚马逊等各大网络书店有售,点击购买。港台地区即将上市,博客来(台湾)、田园书屋(香港)有售。

      很高兴能参加今天这个座谈会。书寄给我以后,我花了一些时间细细看,心情非常激动,感到自己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在正式发言之前,我首先要感谢本书的作者李明华先生,感谢本书的出版者刘雁女士,因为他们的努力,这本书得以出版,给历史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没有他们的努力,恐怕这段辉煌的历史就会湮没在历史的黑暗当中。这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所以我想首先表示感谢和祝贺。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有下面几点感想,简单地谈一谈。

第一点,    这本书最基本的价值是,它详细地记录了《青年论坛》从生到死的全过程,详细、全面、准确地把事情表达出来了。整个叙事是非常完整、连贯的,各个方面都表述得非常好。相当于软件方面的事,比如确定办刊方针,招聘编辑、校对、发行,硬件方面,从大到怎么得到办公室,小到怎么找到办公桌,都谈得非常具体,对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得相当周详。这一点显然与作者的身份与经历有关系,他作为《青年论坛》的主编,方方面面的事,从指导思想、办刊方针,到组稿、审稿、出版,一直到争取复刊,每个方面都说得非常清晰,完整地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第二点,    《青年论坛》的发行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很重要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在谈这一点的时候,作者显示出了既作为学者也作为当事人的深厚的功力和优势,因为要谈《青年论坛》在八十年代诞生的原因、社会氛围,所起的作用,就需要谈八十年代的整个气氛和社会思潮。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用了很大的力气来做这件事,做得很好。他谈八十年代文化氛围和社会思想的时候,面临着一些难题,即如何来准确地理解和解读八十年代的各种思潮,这对一个人的学术修养的要求是很高的,要完整地表达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但是李明华表述得很好,他把八十年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思潮分成了五条线索:一,以李泽厚为代表的主体性哲学,二,以王若水为代表的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和讨论;三,当时最活跃的三个民间学术团体:《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中国:文化与世界》编委会,《中国文化书院》所掀起的“文化热”;四,以刘晓波、《河殇》为代表的激烈地反传统的激进思潮;五,新儒家的文化情怀,以及一批主张复兴中华文化的学者倡导新儒家的势头。我专门研究过八十年代社会思潮,我觉得他总结得比较深刻和全面,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有助于读者理解《青年论坛》产生的社会思想背景。

第三点,    这不是一般的文化人和书生写的回忆录,他谈到自己的活动经历、谈到八十年代的文化现象时,联系了党内高层的路线斗争、路线分歧与社会思潮的互相影响、互动的关系,这一点表现出作者有相当的政治素养。比如,书中谈到,当邓小平提倡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社会上民主和言论自由的说法就多起来了,大家讨论得很热闹;一旦提出“清除精神污染”,谈异化、谈人道主义的声音就消沉下去了;朱厚泽主持谈“三宽”(宽厚、宽容、宽松)的时候,谈论自由主义、东西方文化比较这些问题又热闹起来。这一点实际上说明,他办杂志不只是单纯办杂志、搞文化,而是密切关注当时的社会风潮、政治动向、党内高层的路线斗争和权力斗争,他把社会思潮、社会文化氛围与党内高层的路线斗争和权力斗争之间的互动关系写得很到位很准确。这是很困难的事情,体现出了作者的思想高度和政治水平。

第四点,    本书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这是我非常赞赏的:作者认为,从《青年论坛》的产生到发展到消亡的整个过程说明了一点:在中国,启蒙还是一件尚未完成的事业,启蒙思想的努力还是非常必要的。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我在这一点上很有感想,稍微多说几句。我认为,这本书不只是记录了《青年论坛》的历程,不只是具有历史记录的意义,而且对未来还有另一种意义。我想强调一下:既然启蒙在中国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终有一天,启蒙在中国思想文化界还会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从这一方面说,这本书其实不只起到了承前的作用,还将起到启后的作用。在中国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中国的思想发展是往往要中断,比方在谈到宪政民主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胡适当初起了多大的作用,不知道张君劢、萧公权这些人做了很多努力,不知道张佛权有些什么样的精辟见解。我们的启蒙经常是从头开始、另起炉灶,没有传承的。我们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实际上,中国的学者、知识分子、文化人做了非常多的认真努力、非常有成效的努力,但是后面的人往往不知道,每一次运动都是从头再来。这是中国一个非常触目惊心、值得重视的现象。以后早晚有一天,启蒙还会提到中国思想文化的议事日程上来,那时候,如果再一次从头做起,再从文艺复兴谈起,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谈起,我觉得就太不合算了,我们至少可以从八十年代的思想文化、从文化热谈起,谈到《青年论坛》的作用,它最后被扼杀,其中的经验教训是什么。我认为在这方面,它为未来的启蒙运动的重新发动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不只使后人了解到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是怎样发生发展的,而且使人了解《青年论坛》的思想学术成果是什么,当年人们的思想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留下了那些可供继承的遗产,我们在这基础上再来发展,再来从事启蒙运动,就事半而功倍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点,    最后一点,这本书还展现出了作者的胸怀和眼光:他不但谈到了八十年代思想文化界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谈到了八十年代整个社会思潮有哪些不足;他对八十年代思潮做了比较深刻的反思,不但对《青年论坛》杂志的功绩、贡献、社会影响、社会作用做了周到的陈述、分析,而且对其不足也作了反省。我们现在谈八十年代,除了那些思想比较左、比较保守的人以外,有些人把八十年代当作一个值得追忆的美梦,有些歌颂过头了,他们没有看到八十年代严峻的形势,充满了各种阻力和张力的情况。对此,李明华先生在这本书里写道,“整个八十年代,思想领域并不是像一些思想史家所书写的那样,充满了阳光明媚、诗意盎然,也不仅仅是启蒙思想各个流派的此消彼长,这十年可以说是风云变幻,乍暖还寒,时而海阔天空,诸峰群起,时而整肃森严,众声寂静。”他对八十年代整个社会氛围、整个社会力量之间的对比,做了这样一分为二的分析,就是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反对进步力量的一面,并不只是春光明媚的一面。这是他的反思的第一点,就是整个八十年代不只是阳光明媚的,暗流和反动潮流也在起作用。反思的第二点,是对八十年代的思潮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指出了那些思想是多么宝贵,它们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突破,同时也指出八十年代主要思潮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留下的缺陷、问题、教训值得我们继续思考。比如他提到,八十年代的思想主流虽然是激情澎湃的,但是缺乏冷静的学理建树。知识界充满了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但缺乏对现实的冷静、客观、理性、科学的分析。反思的第三点是, 他谈到了《青年论坛》对社会思潮的前进做出了哪些贡献,取得了哪些成就,但是他同时也提到了《青年论坛》本身的不足,比如学养不够,分析不全面,还有好些东西都没有看到。在写这种值得大书特书,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的时候,他不但进行正面的颂扬,而且对其不足提出了冷静的批判,这都是很好的。

注:新书发布会的全部视频都已在youtube上发布,点击观看徐友渔发言视频

新书发布会全部发言摘要已发表在《波士顿书评》,点击阅读

本博将陆续发布其他嘉宾的发言,敬请关注。


相关阅读:

钱理群:“以改革为体,以自由为魂”:《青年论坛》与八十
年代

珞珈之子 ——八十年代的武大与武大学子-壹嘉出版-万维博客-万维读者网(电脑版) (creaders.net)

吴官正“过手”《青年论坛》-壹嘉出版-万维博客-万维读者网(电脑版) (creaders.net)

高伐林:《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壹嘉出版-万维博客-万维读者网(电脑版) (creaders.net)


图片

图片

无数水滴汇成江海,无数个体成就历史

欢迎关注、加入“壹嘉个人史”系列





浏览(5135)
thumb_up(2)
评论(10)
  • 当前共有10条评论
  • 白草 回复 fangbin

    统一的好处在于内部和平,坏处则是不利于战争。清朝满族以极少数的人口征服并统治汉族几百年,对内没有战争动机,不用发展科技,也不敢开放民智。这有什么好回避的?相反,西方一直没有相对统一的中心大国,一群小国不断征战,需要科技增强武力。所以近代暂时领先了。现在中国是汉族主导,又有外部压力发展武力,再次凭借统一的制度优势重回世界中心,是自然而然的事。西方再次被启蒙已经是现在进行式。美国吓得给没有进入美国的中国电动车加税100%,是最新的中国崛起的广告。

    屏蔽 举报回复
  • fangbin 回复 白草

    是东方促进了西方文艺复兴。

    我很难想象,这种狗屁逻辑是如何能够编织出来的。你促进了人家,你自己却没有文艺复兴,然后让英法联军来火烧自己的圆明园。你促进了人家,然后搬回马克思主义?你促进了人家,然后是割地赔款,使海棠叶的国土变成了现在的大公鸡?很高兴促进人家如此虐待自己,是吧?是受虐狂,还是狼心狗肺?莫非是舔了张维为的肛门激发的“灵感”?张维为不过说了个两千年,回避近三百年。你舔他的"张屎”发誓要超过“足屎爷”?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这类中国文人真是被敲碎了脊梁的一代。看不到中国世俗社会比西方先进千年。是东方促进了西方文艺复兴,摆脱了一神教的桎梏,进化到了政教分离。是西方仍然需要继续东方的启蒙,才能进一步摆脱上帝,靠近更纯粹的世俗社会制度。

    屏蔽 举报回复
  • 俞先生

    我在英国出版一本书批判马克思的剥削理论。那是经过同行评审的作品。然后,我写了一篇中文的论文,介绍我的一部分观点,也是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谬误。海外的自由派学术媒介不敢登载我的论文。他们支吾其词,说无法从专业上背书我的理论,就是他们不能肯定我说的对还是不对。他们的编辑部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能力,尽管他们编辑部的经济学家都是在美国大学里从事研究的人员,都是教授。我估计,他们在进行离岸的自我审查,害怕中国北京当局的长臂管辖。需要理论上的进步才能进行启蒙。早年欧洲人的启蒙都有新理论和思想。你中国人启蒙,也一样需要新理论和新思想。你拿200多年前的外国人的理论和思想来启蒙,还是时空错位。

    屏蔽 举报回复
  • liucarl

    走向共和: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解决一代人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太乐观了,中国的情况是:几代人都在做同一件事,试图解决同一个永远不能解决的问题。


    几代驴子围着同一个磨盘,转啊转。。。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还有,,,胡平、蔡崇国、,,,都认识,

    傻,,,与虎谋皮,好像八十年代不是共产党领导。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徐友渔:终有一天,启蒙在中国还会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

    这跟祥林嫂巴拉巴拉一样,“ 阿毛要回来,可能走丢了”,

    阿毛姓毛,祥林嫂的男人死了,叫毛华根?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最高指示,

    中国知识分子需认真读”水浒传“,读懂,读透

    直到早上起来想上梁山,至少想做水浒梁山的三把手军师吴用。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这个人我认识,成都人,喜欢巴拉巴拉家国天下,有点天真,淳朴,知识分子嘛。那时,我在科学院分院华西坝生物所,他在成都青羊宫边边上的社科院拿俸禄?瓜得很,在共产党天下研究居然社会科学,异想天开,欠揍!

    估计现在都还没打醒。半夜做梦流口水还是改良改革,,,

    屏蔽 举报回复
  • qwer123456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