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刘学伟博士

注册日期:2011-07-20
访问总量:118102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2024年5.1之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黄河大合唱》


发表时间:+-

https://you.ctrip.com/travels/beijing1/4133928.html


携程游记超级链接不能运行。里面有这里转不过来的9个视频。想看的朋友只好用这个标题到网上去搜吧。抱歉!

今年3-5月,我和夫人回国探亲旅游长达52天。其中的高潮之一如文题所述。

本文想记述一下当日感受。这些感受简单地说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当时看到的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的感受。第二部分是对节目的感受。具体描述中,二者按时序排列。请阅者留意。

首先要感谢一下我们的外甥女李帆女士为我们找到这两张标价每张480元人民币的门票。

这个演出的完整题目是《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特别音乐会》。这个大合唱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如雷贯耳,但我们实在还是从未从头到尾完整听过这个作品。更让人感冒的是节目上演的地点,那是中国最著名的会场,它的大厅可是能坐下一万观众,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无数的国宴,大部分与外宾的会谈,可都是在这里举行!

晚7时左右,我们抵达天安门广场。与这里的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合影。

这个会场当然很是壮观,完全配得上这个世界级大国的身份。不要忘记,这个大会堂和广场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对面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北京十大建筑,都建于1959年2-10月,仅仅7个月之内,是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物。到今天,其庄严宏大,虽经岁月陶冶,也不逊色于世界任何大国耶!

看来我们的外甥女在这里也很是兴奋耶!

进得面朝广场的东门,先是一个过厅,在这里验票、安检等。然后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大厅。占去了整个大会堂建筑的大体一半面积。其右面,就是北面,才是阶梯状的标准剧场式的大会堂本身。

我突然想明白,那些无数的国宴,不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吗?

这里是楼下视角。

这里是楼上视角。

进得会堂本身,首先吸引住众人目光的当然是那个布满繁星状灯头的屋顶。凡是中国人,无疑都无数次在各种新闻中看到过这个圆顶。身临其境,感觉还是不一样。

这里是照片。下面是短视频。

Play Video

演出还没有开始。我们先观摩一下节目单吧。

第一页和第二页。

第三页和第四页。

看节目单,上半场两个内容:

第一《红旗颂》。这首协奏曲由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是一首典型的颂歌。这首乐曲的确庄严宏伟,极有气势,且不干枯。下面是实况录影。

Play Video

 接下来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黄河》。这次的钢琴演奏家是孔祥东。下面选录的是其最著名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一部。

Play Video

这个协奏曲诞生于1970年,文革的高潮时期。当时首演弹钢琴的是殷承宗。其内容都缩编于诞生于抗日时代的《黄河大合唱》。由后者的八章压缩成了四章。和八个样板戏一样,文革期间产生的文艺精品,也还是没有因政治原因被完全扫地出门。

 下半场我们完完整整地聆听了一次久仰大名如雷贯耳的诞生于抗日战争高潮期的1939年的延安的八章《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我们的确都是听着这些熟悉的曲调和歌词长大的。其中最著名的这回是第七章,依然是“保卫黄河”。不过这回有歌词,合唱:

“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Play Video

Play Video

录影散乱而不完整。其实没有必要在这里多转,因为网上可以找到许多《黄河大合唱》的完整视频。

除了上面引到的几首耳熟能详的。下面两首我也有一点别样的感触。

黄河怨”是女高音独唱。歌词如下:

“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冤。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我和你无仇又无冤,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狂风啊,你不要叫喊!乌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怀中,洗清我的千重愁来万重冤!丈夫啊,在天边!地下啊,再团圆!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得这样惨!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算!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

独唱演员:周晓琳

这首歌我以前从未完整听过。这回我听完了,也听明白了,这是一个女子走投无路投江自尽之前的哭诉。这个歌词真有好些让人不适之处。比如:“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我和你无仇又无冤,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谁和谁无仇无怨?为什么“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第二个“你”是指日本军人吗?怎么和显然是她的孩子的就在仅上一句的第一个“你”区分呀?能让歌的主角“无颜偷生”,那指定是个强奸犯。日军侵略中国,怎么能称之为“无冤无仇”呢?“丈夫啊,在天边!地下啊,再团圆!”这些歌词显得都过于软弱。我当然知道这应当是当时许多的受难女性的共情。我还是更景仰赵一曼那样的女英雄啊!

怒吼吧,黄河”是最后一首。其最后几句,那真是标语口号的老范例呀!“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人们显然还是有鉴别艺术高下的能力。比如,这两首曲无论是歌词还是曲调,都不见流播耶。 

正演结束后,观众鼓掌不息。依惯例会有安可(法文encore)加演。加演的第一首歌名叫“领航”。也蛮有气势,可惜没有录下。加演的第二首也是最后一首歌是“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首歌作于1951年,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诞生的年月。歌词和曲调都充满了阳刚向上之情,在现场引起热烈的节奏掌声。很多人拿起手机拍摄视频。见下引视频。

Play Video

注意看16秒(倒数1:23) 开始,楼上第一排每一个通道口站着的那些西装笔挺的标兵。个个精神抖擞,表情庄严。他们站立之处,是国家的殿堂。他们好像是国家的脸面。这是在任何其它表演场所看不到的景象。 

散场时,我们自然有更充裕的时间在前面说到的大厅里浏览。在大厅的西面,我们看到好多厅(比如福建厅,)

台湾厅)的入口。可惜都是关闭的。我们也看到了比如这幅在电视中看过无数次的“江山如此多娇”的巨幅国画。 

以下是其它若干幅在这里看到的传世名作:

出得大会堂,已是夜幕低垂,华灯一片。与白天相比,景色似乎更加的璀璨。天安门,纪念碑和历史博物馆更加的历历在目。

从西侧摄得的天安门广场夜景。

这是人大代表们开会时和举行各种比如迎宾仪式的大会堂东门。

人民大会堂东门

右边的门柱,当然是希腊式的,高大宏伟,气度不凡。但柱的主体当是由二尺见方的定制大理石砌成。与真正的古希腊廊柱,通常是由若干整块圆柱状大理石垒叠而成,难度还是大有不同。

威武的卫兵正步经过。

掉头向南,看到两座城楼。他们分别是正阳门和它的箭楼。为什么有两个楼?询问多位保安后得到一个靠谱的答案。这里原是北京内城的南门。这本有一座加强防守用的瓮城。这两座楼则分别是该瓮城的南门和北门。现在瓮城已经拆除,就剩下了这两座城门了。

注解:瓮城,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抄自百度百科】

离开广场时,在栏杆边还看到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景象。就是有一个一眼望不到头的年轻人队伍在静静地等候。其中许多人穿着较厚的衣物,坐在地上。问他们这是在排什么队?他们回答,“等待明天早上看升旗。”问他们来自哪里,则天南海北都有。据看过升旗的人告诉我,由于升旗处一片平坦。其实五六排以外,都看不到护旗的仪仗队迈出的威武正步。但是,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总是可以看到的。我此时此刻的感慨是,这个国家,还是有很多的国人,年轻的国人在深深地爱呀!

注:本文所有照片皆本人的夫人和外甥女李帆所摄。


浏览(3738)
thumb_up(3)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