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笑

注册日期:2009-10-26
访问总量:684874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马来西亚:生活在自家屋檐下的华人


发表时间:+-

“我的祖国!”

马来西亚华人导游这样称呼中国。

本以为这是对来自中国游客的“营销”手段,因为在其他国家极少听到一个土生土长的华人后裔把中国称呼为“祖国”。但是相处的时间长了,发现他就是把中国当成他的“祖国”。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因为虽然他出生在马来西亚,但仍然被认为是“外人”,不是“真正的”马来西亚人,也就是生活在自家屋檐下的“客人”。

马来西亚华人并不少,是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但却是“二等公民”。因为马来西亚宪法规定“马来人至上”,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教育上享有很多特权。马来西亚实行单一语言和单一文化政策。

曾经是马来西亚人的李光耀挑战过“马来人至上”这条法律。他提倡“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不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结果导致他和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而“马来人至上”仍然留在马来西亚宪法中。华人要想同化,必须与马来人结婚,信仰伊斯兰教和把原有的姓名改为马来伊斯兰名字,同化后的子孙才与马来人有同等权利。

华人被“打入另册”,所以他们把祖先的国家称为祖国也就不难理解了。

马来西亚人华人地位的转折点是什么?据导游说,是北京奥运会。

那是中国的形象第一次正面出现在马来西亚的媒体上。华人那天像过节一样,全都留在在家里或者在任何可以看电视的地方看电视转播。当现代化的北京出现在电视上,当精彩绝伦的开幕式出现在屏幕上,导游说,他的奶奶看得热泪盈眶,不停地说,祖国强大了,祖国强大了!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马来西亚的华人地位也不断上升。所以华人导游再三请大家回去宣传马来西亚,让更多的中国游客来马来西亚旅游,中国人来的越多,对马来西亚的经济贡献越大,华人的地位也越高。

到马来西亚应该看看三宝山。三宝山是马六甲市郊的小丘,这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墓之地,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祥地。政府几次征地开发,都被华人的保山运动制止。

汉丽宝公主与马六甲苏丹满速沙联姻时与随从居住于此,被称为“中国山(Bukit China)”,后因明代三保太监郑和1406年访问马六甲时驻扎于此而得名“三宝山”。在三保山下有保山庙。西南山麓有佛寺,称三宝寺;寺旁有井,称三宝井,传说为郑和所凿。山脚耸立着纪念碑,表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抗日殉难的志士。

认识纪念碑上的字吧?

庙内供有郑和座像

吉隆坡市中心的双子塔,标志性城市景观,世界最高的双塔楼。

Image_20240305151819.jpg


荷兰红屋,开始修建于1650年。原为教堂,后为市政府,现为马六甲博物馆。

Image_20240308152150.jpg


荷兰广场上的红色钟塔和维多利亚时代所建的喷泉。

Image_20240308152158.jpg


独立广场。1957年8月31日,英国在此降下国旗,马来西亚国旗首次在世界的舞台上升起,对于马来西亚独立有着很特殊意义的景点

马来西亚王宫

街景

大哥大

彩虹桥





浏览(2426)
thumb_up(6)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