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的阳光

注册日期:2022-12-23
访问总量:30605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去 离开故土


发表时间:+-

去qu4=土+厶(=离)

字形本义: 离开故土。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字音传变:呿→去qu4。同形借音。


去,基本字义: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


网摘资料:故土难离

依恋故土乃万物之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依恋故土,原本是世间万物的本性。战国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的首都郢都被敌人攻破后,于《哀郢》诗中痛苦地唱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鸟儿飞得再远,也还是要返回自己的故乡;相传狐狸这种动物临死的时候,如果不能回到自己出生的土丘,总是将自己的头朝向自己出生的狐穴和生活过的土丘再死去。

《礼记·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正,不偏地对着。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下了《却东西门行》:“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渊,猛虎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步入老境、风云际会了一生的英雄,也终究是不忘故乡,渴望能“狐死归首丘”,回到故乡的怀抱。

东汉文人《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一首,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 两句意谓北方的马儿不管走到哪里,总是依恋从北方吹来的风。因为北方吹来的风带着家乡的气息,那个气息是它从小时候起便最熟悉、最难忘、最亲切的气息。越,今浙江的杭州、绍兴一带,指南方。南方的鸟儿,如果飞到北方,总是选择在向南伸展的树枝上筑巢做窝。因为向南的树枝,离吴越一带的家乡更近一点。


浏览(960)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