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乡客

注册日期:2013-06-10
访问总量:286122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方言小说《庙街梦幻曲》声音版 第十八节


发表时间:+-

官话文字版

荣少的父亲是澳门一家大酱园的老板,他家酱园生产的蚝油,虾酱,辣椒酱畅销港澳星马。荣少的母亲是父亲的三姨太,是土生葡人,祖籍葡萄牙,所以荣少的外貌有些“洋”味。加上他曾经到葡萄牙念了几年大学,举手投足也不免有些洋人的作派。奇怪的是,他这样的“半唐番”竟然对粤剧很有兴趣,不光懂得欣赏,有时还能唱上两段,而且唱得中规中举,成为澳门街上的佳话。有和荣少一家相熟的人口中传出个中原委,人们才恍然大悟。

荣少的父亲和原配夫人都是粤剧迷,荣少满月的时候,父亲就请了当时的一个著名剧团出堂会,在家里大宴亲朋。当奶妈抱着刚满月的荣少出来亮相的时候,生怕他被满堂宾客的喧哗和台上的大锣大鼓吓到,紧张得不得了。不料这个被紧紧裹在襁褓中的娃娃,小头颅转动不了,双眼却是骨碌碌地两边看,引得围观的人一阵阵惊叹。

荣少三岁的时候,他的生母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父亲的二姨太,也就是荣少的二娘就担负起照顾,督导荣少成长的责任。二娘自己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自小就疼爱荣少,如今荣少的生母亡故了,二娘对荣少的关爱就更多了几分。二娘原来也是梨园中人,嫁给荣少的父亲之后就不再登台,只不过偶尔票票戏。每逢省港名角登台演出,荣少的父亲都会带着大娘,二娘去捧场,有时也会带荣少一起去。荣少在“看热闹”的阶段对曲词曲调并没有什么认识,难得的是他在剧场并不会觉得憋闷无聊。

其实父亲心里有数,但凡大段文唱的戏码就不会带荣少去看,因此荣少起初看的粤剧大都是 《五郎救弟》,《沙陀班兵》之类的武生戏。年事稍长,看戏,听戏的范围就广了,加上看不懂,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二娘,荣少对粤剧的兴趣就一直维持了下来。说到在葡萄牙念大学的那几年,荣少说最不习惯就是没有“大戏”好看。

荣少大学毕业之后就回到澳门,在父亲的酱园里工作,协助处理香港的业务。港澳两地虽说相距不远,乘搭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船舶却要花上不少时间。因此每次荣少都会在香港住上几天。逗留期间,商场上的饮宴应酬自然少不了。依照商界不成文的规矩,午饭只能算是便餐,正式的宴请必定安排在晚上。最隆重的是晚饭之后还有“余庆节目”,也就是俗称的“晚饭直落”。这“直落”要落到什么时候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要看交情深浅而定。荣少刚开始介入香港业务的时候,客户不知道荣少的喜好,按常规晚宴结束就陪着荣少到当时最大的舞厅去消遣。舞厅里的“大班”看到几个相熟的老板众星拱月似地陪伴着一位英俊少年,知道荣少是当晚的主角,格外殷勤,不停地带着旗下的舞女来坐台。舞厅里的小姐阅人无数,只要来到这张桌坐台,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能给这位少爷留下深刻印象。荣少来者不拒,和每位小姐都跳了一舞。荣少身材高大,舞艺娴熟,跳起舞来潇洒自如,风度翩。又不会像某些舞客那样,着意要揩小姐的油,更使小姐们芳心暗许,转台的时候一个个都显出依依不舍的样子。吃夜宵的时候,客户们夸荣少舞跳得好,想必是濠江花国常客。不料荣少却对他们说,交际舞是上学的时候学的,自己平常只在舞会上跳,舞厅从来不去,也请各位以后不必安排这类活动。后来有人得知荣少喜欢看“大戏”,赶巧有好角好戏码就请荣少去看,荣少则从不推拒。荣少和妙霞的姻缘就是通过一场戏而发展起来。

在和阿文闲聊的时候,妙霞说 18 岁生日是她这一生最难忘的日子。他们家不富裕,兄弟姐妹过生日妈妈只会煮几个红鸡蛋意思意思。自己18 岁生日那天是星期天,正好班主的儿子阿勇组织了剧团的年轻人去“露营”烧烤。由于爸妈管得比较严,妙霞自小很少参加这类在外头过夜的活动。为了让妙霞能和大家一起去玩,阿勇亲自向妙霞的妈妈财婶求情。财婶在剧团里负责为演员梳头,算是看着阿勇长大,也知道阿勇性格稳重,不是胡作非为的纨绔子弟,所以放心让妙霞参加这次活动,妙霞就是这样认识了荣少。

未完待续。。。。。。



浏览(810)
thumb_up(7)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