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茶

注册日期:2018-09-21
访问总量:83257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一月,三九了


发表时间:+-

一月十四日。多伦多终于下雪了,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预报说二十厘米,早晨起来好像没有这么严重,预报说下周基本在零下十度左右,反正已经三九了,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冬天就该有冬天的样子,这零下十度其实也是很暖和的,比比卡尔加里零下五十度,多伦多还是冬日炎炎啊。跑群的疯子们照样在零下十度跑半马。居然还是一个宝总带着三个女队友,估计是看完繁华。多伦多没有银红灯版的繁华,毕竟还有万里雪花的。

 

随着繁华的播出,朋友圈的大神们纷纷亮相了。随机问了一下周围的人,七零后的基本都看不懂,包括油管上的评论和解说。即便是七零后的上海人,也基本只是看个热闹。说起黄河路,就知道黄河路乍浦路当年常常上新闻,噪音太大影响周围居民生活。还有就是酒后打架。至于七零后的非上海人,更是云里雾里,都问我上海真的这么好吗?

 

朋友圈的大神有很多,有八八年跟汪小姐同时进二十七号,有八八年进十七号,有九四年进二十六号的,也有九二年进万国证券的。至于我嘛,强总的办公大楼。理论上他不太可能吧。电视剧嘛,想这么多干嘛。

 

摘录几段大神对汪小姐的评论:任何受过高等教育的家教尚可的上海小姑娘都不会这么喳吧。外贸公司请吃饭只在和平饭店和友谊商店四楼饭店等外事餐厅,外商请吃饭希尔顿比较多。阿宝更是没有的。不止外贸客户没有阿宝这样的人,整个上海整个中国没有,天上人间也没有的。艺术就是艺术。不要太发梦。

 

整部繁华里演的最好最真实的就是范志毅。出场才二集还是三集,前后不过十分钟。十分钟的戏,一上来问候了闸北区和杨浦区,这是个上海的梗。第二次出场问候了宝总和小汪的爸爸。然后就是主场把陶陶打了一顿,还让陶陶说对不起。最后一场戏就是客场在黄河路金美玲打老板,打就打了,还说侮辱人家老公是豆腐做,这么不经打的。说好是来替丈母娘过生日,结果打架了。这基本就是当年黄河路的真实情况。吃饭喝酒打架。

 

再来说说繁华这个名字,到底是谁的繁华。整部电视剧以至真园开张到至真园歇业,应该是二年吧。应该是九二年到九四年的历史背景。我们一个个主要人物看过来。宝总,应该是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六六年应该才小学毕业吧。我问过很多人,六六年对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啥意义。七零后基本都不知道。宝总的学历就是小学毕业。七十年代在工厂里当维修工。谈恋爱。认购证发达了。夜东京的这群人基本跟阿宝同一背景的,玲子陶陶菱红,基本都是这个学历,都是那个年代的人。陶陶跟他老婆是鱼挡的拍档。玲子和菱红是八十年代末期东渡日本学语言的。不是说她们不聪明,历史环境造就了她们的故事.你认为她们这些人在九十年代初期是她们的繁华时代吗?哦,还要提醒一下的是,她们都四十岁了。二十多岁文革结束,八十年代有力气没文化,留日黑工混了点钱,回上海开饭店。

 

再看看二十七号的。基本就是三代大学生。爷叔代表的解放前的,金华金科长文革前的,汪小姐文革后,友人说特别喳吧。爷叔的繁华时代已经过去了,提篮桥住了二十年。金科长的邮票里不少是她老公从国外带过来的邮票。说明啥呢?她已经五十岁了。风华正茂已经过去时态了。至留下一个喳吧的汪小姐,开了个贸易公司。最后描写汪小姐的九四年东方明珠开幕。确实那个时候很风光很繁华。问题是我们从二零二四年看过去。

 

再看黄河路,李李不讨论。可以讨论的是潘经理。出场就不一般,金凤凰留下来的,最后告诉我们,原来来自花园饭店,最后她说回花园饭店。花园饭店在上海属于啥地位的,大家可以上网查查。原来是花园饭店的大堂经理。我个人觉得国内的酒店管理专业,应该把繁华中关于潘经理的出场画面全部剪接下来,绝对是教课书般的演出。她的繁华就是帮人家在黄河路上演繁华,包括李李。黄河路上另一个角色就是卢美玲。三个主要场景,一个是去至真园砸场子,还带着自己的老公,结果被一张欠条,打回原形。第二次是被范志毅砸场子,老公被打,结果她打了宝总一个耳光。第三个是被方太砸场子,老公挂了,自己退场。嚣张跋扈,自信独立。基本就是当时开餐馆的特点。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最后说说二个商人。黄河路上的商人基本就是三教九流。如我友人说的,外贸生意不在那里谈的。电视剧夜基本如此,恒源祥羊羊羊,三羊牌范总就是一个民营企业,还有就是魏总带着东南西北四个小混混,啥也不是。感觉电视剧最繁华出彩的就是三羊牌的范总。确确实实是繁华繁花。魏总到最后还说啥也不是。

 

至于电视剧后半部的股市。关键人物是强总。留日回来的,深交所干过大事业的。至理名言:革命靠资本。资本才是王道,运气是暂时的。其实就是演出的三二七国债。同样发生在九四年的春天。同样一个破产。同样一个进板房。同样惊天动地的上百亿。同样千钧一发的七八分钟。大家可以上网查查国债三二七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

 

最后我们站在二零二四年的角度看繁华中的人物,只有三个人可以继续繁华。一个是宝总,买地了,现在是上海迪斯尼。汪小姐,个体企业肯定不干了,加入世贸了,大概率就是外企首席代表,整部繁华没有显示出她外语才华,二十一世纪初期,外企涌进,她三十多吧,风华正茂的时候。还有就是强总,九四年进板房,九七年出狱。大量中企去美国香港上市,估计他也才四十不到,大展宏图啊。

 

繁华,上海九十年代的繁华,旧时代的繁华落尽,新时代的繁华初盛。


浏览(1568)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