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

注册日期:2007-07-04
访问总量:633477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我的美国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3)- 系主任职位,和"学生申诉”机制


发表时间:+-

美国大学的系主任职位-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美国大学的系主任应该算是大学里的“一线管理人员”或者说基层管理职位吧。但因为大学教授这个职位的特殊性,系主任这个“一线管理人员”职位也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职位。首先,它必须由本学科或者专业的教授担任(如果是几个学科在一起的大系,比如有些商学院会把会计学和金融学放在一个系里面,有些会把管理系作为一个大系,而其他的学校可能细分为策略管理,运筹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与学校和学院的大小规模有关,也与学校的研究性质有关。一般来说,越是研究型的大学,专业细分越多,系主任这个职位所管理的学科和专业也越少一些。像我们这种中型综合性的以教学为主的大学来说(当然教授们也必须做一定的科研,但相对于所谓”研究型”的大学来说,科研方面的要求和预期都要低一些),院系的设置就偏向多学科合在一起。比如我们学院就只有两个系(divisions),一个是会计,金融,MIS, 和经济学,一个是管理,市场学。 每个系大约有15个全职教授,总共30来位全职教授。另外每个系会有10-15名左右的兼职教授(adjunct faculty)。所以系主任要管理大约25-30位全职和兼职教授。


前面说过,美国的大学教授们很多都对做管理工作不大感兴趣,甚至有把从教授到管理职位称为是“到了黑暗的一边”。系主任作为学术方面的一线管理职位,虽然是很多大学学术管理者进入管理轨道的第一步,但也有不同的职责范围和任命方式。有些学校系主任并不是真正的管理职位,而是”有管理职责的教授职位(faculty with administrative assignments)“,从薪酬上也只是增加暑假两个月的报酬(stipend ),而且有些学校甚至由教授们轮值(rotation, 两年或者三年一换)。系主任这个职位在教授们中的”不受待见“可见一斑了?。 当然,也有很多学校是把系主任作为”有教授职位的管理人员“(administrators with faculty ranking) 对待的。虽然这两者看上去没太大差别(只是同样的几个词语换了位置),但实际区别还是很大的(因为一个是被当作了管理人员(虽然仍然保留了终身教职),另一个还是作为教授们的一员,只是兼顾管理职责)。

作为学术方面的一线管理者,系主任这个职位的职责可以很单纯,也可以很繁杂,一切取决于学院的组织架构和其他方面的人员设置。有些大的研究型大学(尤其是资源丰富,员工分工很细的那种学校),系主任的工作可以很单纯,就是作为本学科或者专业的教授们的直接主管,负责课程安排,排课协调,相关专业学位的设置和改进的协调,每年的教授评审,本系的经费管理等。这种学校的系主任一般不会需要在非学术的管理事务(non-academic affairs)方面花费时间,比如招生,外联(external relations),处理学生和教授之间的矛盾(student affairs) 等,因为这些会是其他管理职位(比如副院长,助理院长,或者学生服务主任等)所负责的领域。


像我所在的中型学校,系主任的位置就没那么单纯了。基本上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基层管理人员,不同的只是她/他同时也是教授。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我作为系主任的工作职责,而且因为我们学院没有副院长和助理院长的职位(这点是很少见的,但是学校的所有学院都如此设置,我们也不能例外),所以系主任和院长也会做很多一般来讲是副院长所做的事务,尤其是有关学科认证的工作。系主任一般也还会继续上课,但课程比一般的教授少很多。一般就是一学期上一门课吧。很多系主任会继续做科研,尤其是那种被作为”有管理职务的教授“对待的系主任。因为他们很可能只是短期担任这个职位,完成任期后就会回去继续做教授,所以需要保持科研的连续性。


个人感觉,如果希望进入管理轨道,后面那类系主任的位置可能更合适一些。虽然事务繁杂,但也很锻炼人,会学到很多单纯做教授时不会有机会接触的东西,对日后做更高层的管理职位是很好的准备。而且作为系主任,会和学校的其他基层管理人员有很多接触和交流,也有助于建立人脉和相关的资源,对在本职位和更高的职位上开展工作都会有好处的。


1691340563910434.jpeg

美国大学的”学生申诉”程序


这些大概就是作为系主任的“好的”, 和“不好的”方面吧。那么,这个职位有些什么事情是“丑陋”的呢?你可能猜不到,对我来说,最不适应和最不喜欢的是需要处理各种学生与教授们的矛盾和纠纷! 美国这个社会非常重视程序正义,大学也不例外。学生们虽然是教育的受众,但也有他们相应的权利,而这些权利是受到各种保护的。首先,美国社会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在大学也发挥到极致。所有的大学员工,尤其是会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员工(不限于教授们,因为很多非学术的部门也会接触学生的记录)都要经过FERPA(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 )培训才能上岗。这个规则规定,有关学生的成绩,课堂表现,和其他很多相关的信息,不得到学生本人的允许不得与他人分享(包括学生家长)。这跟中国的学校习惯的成绩公开这种传统做法是完全两样的(不知道国内这方面现在是否有所改变)。大家可能听说过有些华人家长抱怨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成绩滑坡,毕不了业,但家长被瞒在鼓里,找学校询问情况,但没有学生本人的允许,学校不能分享情况的事情吧。虽然这些应该是小概率事件 (一般情况下孩子们都会让家长了解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但很多学生不会给予家长直接跟学校了解情况的许可,毕竟他们都是成年人了,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对自己的独立和隐私权是很重视的),但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到美国的学校对学生隐私的保护程度。


我们这代留学生虽然在美国大学读了不少书,但因为大部分都是上研究生,而且很多人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所以对美国大学的“ academic grievance” 程序可能没有太多切身体会。和美国这个社会重视个人权利和程序正义一脉相承,美国的大学都会有保护学生权利的规定和程序。学校一般会有Grievance Policy (这个词我还真找不到相应的合适的中文,就翻成”申诉程序”吧,但其实并不准确),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在课堂和学校的其他服务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unfair treatment),可以根据这个校规里定义的程序提出申诉(其实这也不是一个贴切的词语,暂且用它吧);而如果抗议的对象是任课教授,那么如果问题在教授那里得不到双方满意的解决,下一步就是到教授的直接领导— 系主任那里来寻求解决啦。


大学的学生最经常抱怨教授的是什么?不用猜,肯定是给的成绩不公平啦。Grade Appeal应该是我作为系主任处理得最多的 了。而学生抱怨的理由和情形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自己有“unexpected hardships(不可预期的困难) ”,作业迟交或者没交,或者考试没考或者没考好;而与教授沟通后,甚至提交相关文件后教授坚持原判,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等。这些情况有些肯定是事实,很多也是情有可原,但也有很多是牵强附会,或者没有按照程序提请教授特殊对待。大家可能知道一个小学生们的笑话,就是”我的作业被狗狗吃了”?。好笑的是,美国的大学生们经常用的一个没交作业或者没按期考试的理由,竟然是”我爷爷生病了”或者去世了。有些学生用这个理由在不同的课程和老师那里,却想不到老师们之间也会互通有无。所以教授有时会开玩笑问:”你的爷爷不是去年就去世了吗”??。当然学生要求特殊待遇,也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否则谁都可以编一个理由要求教授网开一面,也不符合公平公证的原则。对其他学生也不公平。


一般情况下系主任会向争执的双方收集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认为教授应该考虑学生的特殊情况给予通融,就会与教授沟通,做出相关让步。如果认为学生不占理,那么就直接给出自己的决定和理由。学生如果“不服判决”,可以上诉到院长。同样的程序再走一遍。如果维持原判,学生可以再上诉到学术副校长,而学术副校长拥有最后的裁决权。但有些学生即便收到学术副校长的最后决定,还是会上诉到州高等教育管理委员会。但一般来讲,只要学校相关部门在处理这些案例的时候遵循了相关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州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在做了基本的情况调查后,也会维持原判。很少有推翻学校的决定的情况发生。


处理这些申诉。 很需要沟通和交流的技巧,而解决矛盾冲突并不是很多从教授直接升为系主任的同行们的强项(尤其是考虑到不少系主任升到这个职位主要是由于作为教授的成绩,而且很多小一点的学校对于系主任这样的一线管理职位也不会有太多的职业培训- 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你被选上做系主任,那你肯定可以learn on the job and figure it all out?。我是学管理的,所以这些本身就是我的专业范畴,但有些文理科或者工程专业的新任系主任,在这些方面就比较欠缺理论和实践经验)。当然,很多情况下,教授们是很通情达理的,也很理解学生们的不易。尤其是三年疫情期间,学校对学生可以说是网开一面,实行了各种平时不可能想象的措施以便将疫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比如2020年春季疫情刚开始时,很多学校将正常的ABDCD成绩制改成了P/F,延长完成“未完成课程”的课业许可的时间,更不用说给学生们提供的各种额外资源了)。所以如果学生的情况可以通融,教授们一般是会酌情考虑的。但也有一些教授不是那么好说话,我遇到的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个教授拒绝接受一个学生迟交了一秒钟的网上作业!但他的规定是明文写在课程大纲(course syllabus)里的,所以他坚持不给予特殊处理,我们也没办法(美国大学的课程大纲是被作为教授与学生之间的合同来对待的,虽然不是法律文件,但如果有纠纷发生,这个文件是会被当作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对待的),最后只好维持原来的成绩,以学生重修此课,用后来的成绩代替前面的成绩收场。


作为从小接受”师道尊严“的华人移民一代来说,对学生可以这样挑战对他们掌握”生杀大权“(从某种意义上讲)的教授们的权威还是很有一些需要适应的。虽然很多时候,申诉的结果并不能改变原来的成绩,但有这个申诉的权利和程序,对学生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虽然这是我作为系主任最不喜欢的事情,但公平地说,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平时不可能学到的东西。对我的解决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Links:


我的高校管理职业生涯回顾 (1): 美国的大学学院院长是什么样的职位?

https://blog.creaders.net/u/906/202308/467627.html

我的美国高教管理生涯回顾2:从教授到系主任,&美国高校的faculty governance

https://blog.creaders.net/u/906/202308/467693.html

浏览(4529)
thumb_up(5)
评论(10)
  • 当前共有10条评论
  • 幸福剧团 回复 昭君

    对的,保持距离,高冷,丹麦花费高薪每年研究他们是最幸福的国家,结果自杀率不低啊。瑞典足球教练前些年让冰岛足球队在世界杯赛中出尽风头,冰岛人甚至要选他当冰岛总统,他回答记者他等合同期满就回瑞典。他们对名没有那么执着,也不喜欢众星捧月,就是一只脚要落在土地里。今晚看新闻,美国民间好多好心人和奉献者,把急救的救命药发送给那些吸毒者,以备吸毒过量导致死亡风险时,可以救人一命。也是赞啊。

    屏蔽 举报回复
  • 昭君 回复 白草
    谢谢评论!的确这些是学生的隐私,但学生要求accommodations and special treatment, 就需要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比如自己的医疗记录(住院记录),家人生病的了或者死亡证明。这些教授不需要看到,但学校相关部门会要求。所以也不是”爷爷想死几次就几次”这么简单?当然教授们的玩笑也只是玩笑。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但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到美国的学校对学生隐私的保护程度。”

    我们谈隐私,通常是代入自己,说的是自己的隐私需要避免被坏人利用。从学校的角度,其实是相反的。实际上是学校不想知道你的隐私(麻烦,困难),不知道就不会有责任,更无需处理。还能美其名曰“保护”你。一个学生的爷爷可以死几次,如果学校有请假理由的公开纪录,就不会是问题。但如果是个人隐私,则想死几次死几次。

    屏蔽 举报回复
  • 昭君 回复 幸福剧团
    哈哈,北欧人的确比较内敛,keep it to themselves?这次我们在冰岛,7/4那天在一个人很偏远的地方去拍火山口(就是经过了沙尘暴才到达的人那个山区小营地)。到的时候只有一辆RV在那里。我们中的一辆车就停在了他旁边。想不到哪位车主(一个中年男士带着一个小女孩)很认真地跟我们的朋友说,你靠的太近了?结果吃完饭只好把车挪到远一点的地方,保持距离。这次因为大部分是住在营地,没有和当地人有太多交流互动,只有一些表面和粗略的印象,我觉得北欧人文化素质很高,但比较冷淡,也许是维京人的基因?
    屏蔽 举报回复
  • 昭君 回复 秋叶如火
    谢谢!嗯,印度裔在美国高校做管理的非常多(当然他们在私营企业做高管的也非常多- 我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分析这跟现象呢。我在的中西部商学院院长协会,有1/4印裔吧。很高兴地是这几年华裔(第一代移民)做到院长级别的越来越多,尤其是工程学院。商学院也多起来。还有jiweizuodaole校长级别,比如普渡大学新人的校长,和内布拉斯加奥马哈分校的chancellor. 做系主任的更是很多很多。
    屏蔽 举报回复
  • 幸福剧团

    老乡,每个人都写下来,自然是好,那是你受美丽国文化熏陶,成功显学的影响,欧洲人,尤其在瑞典,都比较农民化,夹着尾巴做人,一般都是高手在人间那种情况,你可以问问万维的瑞典茉莉,咳咳。

    另外,剧团认真向你学习,为你骄傲!

    屏蔽 举报回复
  • 秋叶如火

    赞,美国管理岗位上太需要华人面孔了。 你不当有大把印度人等着当。

    屏蔽 举报回复
  • 幸福剧团 回复 昭君

    嗯嗯。

    我认识的80后是公派,瘟疫期间,每天到校上班,离开的时候还发了一张机场离境的图片,机场空无一人,只有一个孤独的背影留在电报社交网上。


    屏蔽 举报回复
  • 昭君 回复 幸福剧团
    剧团老乡果酱?就是一普通人,一份普通工作。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职业经历写下来,就是一部移民历史?

    我想系主任和医院院长这两个职位无论从职责还是专业要求都还是差别很大的(后者管理的范围要大得多,事务也会繁杂的多。当然资源也会多得多。你提到的这个实验室,应该是主管教授自己的实验室。这种一般在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医学院工程院很多。教授要自己申请资金,招聘实验室工作人员(很多是博后),也是一个学术很管理要兼顾的位置,当然主要是学术为主,管理为辅?这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一般不需要坐班,但根据工作性质也要准时到,完成指定的任务。但相对来说时间要灵活一些。
    屏蔽 举报回复
  • 幸福剧团

    老乡能干又漂亮啊。

    你谈论的这个职位是不是跟有些医院院长的管理事务有些一样呢?

    我有一个八零后朋友,她在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室工作,同室一个美丽国男生就每天午后才到,总说他夜晚有失眠症,那个教授很舍不得这个大陆的医学博士生,每天准时,甚至提前到实验室,总把一切准备就绪,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教授很喜欢,而且又延续了一年的时间,不过最后总得回国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吧。

    可怜的教授。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