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124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二四集)【日期】2014/10/28【地點】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41-012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五十五頁倒數第三行:
『寶剎莊嚴』,這一句是經文,下面念老為我們註解的,這句經文是「集自《宋譯》」,五種原譯本《宋譯》。上面有「面色圓滿」,寶剎莊嚴。寶剎莊嚴這一句,其他四種本子都沒有,唯獨宋譯本有,這一句就被採取了。魏譯本裡面,就是康僧鎧的本子,有「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這些也就是面色圓滿的意思,面色圓滿這是總說,細說就這三句。下面接著「寶剎莊嚴」,顯示光中化佛,無比殊勝。念老註解上說,「表佛面容所放妙光明中」,佛的面門放光,光中現十方佛土。剎就是佛國土,這個地方不是現極樂世界,是現出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好像我們看電視,電視屏幕上全都顯現出來,「映現十方佛土之莊嚴寶剎」。「剎者」,這解釋這個剎字的意思,《法華文句記》第二卷說:「此云田」,此是我們中國,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田地,「即一佛所王土也」。一尊佛他所教化的國土,叫一佛剎。佛行的是師道,菩薩亦如是,永遠是以老師的身分出現於世,經上稱王,這個王是比喻,是尊稱,像一個國王統轄他的疆域,稱為王土。現在就是國家所統治的範圍,出了這個界線,是其他國王所統治的。叫一佛土,「故知剎即佛土、佛國之義」。西方阿彌陀佛的國土,稱這個意思。
下面《宋譯》的下文是「如是功德,得未曾有」。這是告訴我們,世尊要告訴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為大家介紹一個出苦得樂,出究竟苦,究竟苦是六道輪迴;得究竟樂,究竟樂是極樂世界。一切諸佛教學的總目標,就是這一句,離苦得樂。苦的根源是六道,墮落在六道裡面苦不堪言,六道裡頭能生人天,這是很僥倖、很稀有、很難得,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三途,我們見到了,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佛說這些話,我們稍稍涉入經教的同學,冷靜下來不難體會,為什麼?六道是果報,果必有因。因是什麼?因是染業、不善業,所感得的果報。
佛在經教上教導我們,宇宙事實的真相是「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我們要記住。心清淨就現淨土,心染污就現穢土,心善現三善道,心惡則現三惡道,外面境界總是隨著你的念頭在轉,由此可知念頭重要。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之所受都是自己造的,於任何人都不相干。別人勸你,別人誘惑你,你在正道,他是旁門左道,偏離正道,他來誘惑你,你接受他的,放棄正道,你甘心情願,責任要自己負。誘惑你的人不負責任,你自己情願跟他走,責任要自己負,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這些事實確實就在我們眼前,你從早到晚時時刻刻會遇到。你為什麼會那麼輕易受人誘惑?是因為你的煩惱習氣太重了,你的正知正見太薄弱了,有那麼一點點,禁不起名聞利養、財色名利,禁不起這個誘惑。所以學佛的人多,念佛的人不少,真正能離苦得樂的人很少。
正像《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那個「少」字是貫下去三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少善根、不能少福德、不能少因緣。善根福德因緣三個都具足,難。台灣一位大學教授藍吉富,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參加慈光佛學講座,我們就很熟,曾經問過我這麼一句話,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難往生?我就舉《彌陀經》上這句話告訴他,我說你想想,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這三個條件具足,善根,什麼叫善根?真信叫善根,淨土三資糧第一個,信,沒有絲毫懷疑。第二個,福報,福德,福德是什麼?真願意到極樂世界去,這人大福報!他對這個世間還留戀,不想去,沒福報,他只有那麼一點小福,在這兒享他就滿足了。念佛求生淨土,世出世間第一大福報、第一大智慧。接觸到就歡喜,因緣。這三樣在一生當中同時具足。
藍同學現在是教授,教了不少年,我們在一起大概四十年前,慈光大專講座他是前幾屆的學生。他當時想一想,難,真不容易,幾個人能具足這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特別是在今天,正法的緣少,邪法的緣多,邪法裡面有打著佛的旗號來誘惑你,很容易被誘惑。為什麼很容易?因為你沒有根,你雖然學佛,沒根,很容易動搖。根是什麼?淨業三福,那是根。佛法的大根大本是紮在孝親尊師的土壤上,沒有孝順心、沒有恭敬心,阿彌陀佛來教你,你也不得利益。為什麼?你把它聽錯,你把它解錯了,你產生了誤會。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幾個人能解如來真實義?如來字字句句是真如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誰能接受?要用真如自性就可以接受,換句話說,用真心,真誠清淨平等恭敬心;也就是這個誠意跟恭敬,是從清淨平等心裡面生出來的。他接受佛菩薩的教誨很輕鬆,輕而易舉,一聽就明白,一聽就覺悟,業障立刻就消了,智慧立刻就現前。
真實智慧,信;真實的福報,願生淨土,世出世間第一大福報,為什麼?你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就成佛了。這世界上七十多億人,哪一個人能成佛?為什麼不能成佛?善根福德因緣不足。學佛的同學有沒有?有。念佛的同學有沒有?有,不足,只有幾分而已。如果我們說六、七十分及格,他有一分、二分,所以難。我們得人身聞佛法,這個機會太難得了,這是信願持名的先決條件。如果你這生不得人身,白來了,聽不懂佛法,依舊要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沒有止境、沒有邊際,你要搞到哪一生哪一劫才有一次機會碰到。我們也是多生多劫,這一生碰到佛法,不容易!真正知道不容易,他就珍惜了,這個機會可不能錯過,不是千載難逢、萬載難逢,這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天,這無量劫來,這話彭際清居士說的。
佛今天要開演這個法門,「第一希有之法」,這句要記住。為什麼?真正能記住,常常記住,才覺得自己太幸運了,才真正發起的意願,我這一生不能空過,我一定要把它抓住。就像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上品上生章上所說的,有人來勸你,大善知識,天下人都尊敬的,都向他學習的,我還有一法,比念佛這個方法還殊勝,念佛不能消業障,我這個法能消業障。他心馬上動搖,馬上要跟他學,這是什麼?見異思遷。在這個第一稀有法門他有懷疑,他不相信這是第一稀有法門。別人說還有別的法門,他相信,他接受了。你這條路直接通到成佛的,他把你引誘到旁邊去,又引誘你到輪迴去打圈圈去,可憐!經教裡面說可憐憫者,哪一類人?就這類人,真可憐,好不容易摸到這條路,輕易的就放棄了。誰能抓住?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抓住了,海賢老和尚抓住了;來佛寺兩個出家人、一個在家人,海賢母親沒出家,她也是一生念佛,自在往生,這些人能抓住。這個小廟平常就三、四個人住,各各都有成就,做出最好的榜樣。
《觀經》上說這大善知識,他來勸你,你給他頂禮感謝,我謝謝你,我就守這個持名念佛,我不再改了,謝謝你的關愛,感謝,禮辭,不能動搖。大善知識。那碰到一個修行證果的,證了二果、三果,來勸你,你也拒絕他。來了個菩薩,菩薩勸你,你還是如如不動。釋迦佛來了,最後阿彌陀佛親自來了,告訴你,我還有一個法門,比信願持名還要高、功德還要大,叫你放下信願持名,接受阿彌陀佛的大法。這個學人感謝阿彌陀佛,我還是守老方法,信願持名,我不願意改動。《四帖疏》上很長一大篇文字。佛來勸你,你都如如不動,你這個根深,根深蒂固,你哪有不成功道理?現在不必要阿羅漢、菩薩、佛,不必要,現在鬼來現神通就把你迷住了,到時候佛的話不聽了,聽鬼話,你說你可憐不可憐?所以這個經上講的第一稀有之法,這部經,你還要搞別的嗎?
我從《華嚴》《法華》《楞嚴》《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大經大論,年輕的時候歡喜,真正看懂了第一稀有之法,我把那些全放下。《金剛經》上佛勸我,我懂了,我接受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尚應捨,我把《華嚴》《法華》放下了,何況世間法?世間法,我熱愛的是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遺憾的是現在人看傳統文化裡頭有精華也有糟粕,我聽了很難過。為什麼?古人的糟粕也了不起,為什麼?能傳五千年,糟粕可以傳五千年,這不得了。糟粕早就被人丟掉了,一代一代,五千年不短,如果你要冷靜去想想看你就明白了。五千年,這些典籍經過多少人的眼目,他都沒有看出它的毛病,把它刪掉、丟掉,一代一代還傳到今天,糟粕也是精華,它禁得起歷史的考驗。你的東西有沒有這個能力?能不能禁得起歷史考驗?在五千年之後,你的東西能不能留下來?可能一個字都沒有了。
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篇,從三皇五帝到清朝末年,為什麼他們東西能保存下來?他們留下來的東西是自性本善裡頭流露出來。老祖宗所說的本性本善,佛講自性,本性就是自性,從自性流的東西是真的,真心流出來,純真。不會隨著時間變的,也不會隨著空間變的,它能站得住腳,不生不滅。它不是從分別妄想裡頭流出來的,分別妄想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佛稱這些都叫妄心。妄心東西是有生有滅的,那就是糟粕,它禁不起考驗的。科學家講的真理、定律,可是過個十幾二十年,新的科學家發現了,把他這個真理推翻了。會被推翻的叫糟粕,不能被推翻的那是真理。
可是今天真理被人推翻了,孝是真理,今天人反對孝道;敬是真理,誠是真理,現在人都不講了。我要誠實就不能賺錢了,要賺錢一定得騙人。誠不適合這個時代,孝也不適合這個時代;仁義禮智信不合這個時代,這個時代人不講信用,專門看誰會騙誰,誰的本事大,誰能騙得多。社會走到今天,人人沒有安全感,已經到了飲食沒有安全感,醫療沒有安全感,生病用的藥物,藥物沒有安全感,你說人多可憐!正能量的價值觀不要了,要用負能量的取而代之,這個社會往下走結果是什麼?結果是滅亡。中國正統這種能量是安定和諧,長治久安,永續的幸福,大家不要了,你說這個多可怕。
怎麼樣拯救這個世界?這不是中國人說的,中國人沒有這個分量,大家瞧不起,換了個英國人來說的。二十世紀,他是二十世紀歷史哲學家,英國湯恩比博士,他說的,「拯救這個世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大乘佛法都在中國,這是中國古人所說的精華,現在人把它看作糟粕。我們要感恩習主席,他救了我們,他出來提倡,大家才慢慢有一點信心,抱著什麼?半信半疑的心態,來觀察到底是真的是假的。這二、三年來,有那麼一點效果出現,有些中國人回頭了、相信了,這好事情。在國際上,大家對習主席逐漸逐漸也產生了信心,讓我們看到一線光明。
治國、平天下,這個平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個天下就是指的國家、族群。這個地球上許許多多國家、許許多多不同的族群,都能夠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叫平天下。在中國歷史上有出現過,不止一次。上古時代的夏商周,那個時候中國沒有大一統,全都是小國,諸侯,甚至於一個村、一個小鎮它就算是一國,它屬於主權國家。歷史上記載,周朝時候八百諸侯,八百多個小國。周不大,方圓一百里,商湯比它更小,商只有七十里,讓天下所有諸侯國都佩服他、都尊重他,都向他學習,稱他為王。夏商周不是實際統一,是文化統一。所以湯恩比博士說,將來的世界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統一全世界,就像三代,三代就是夏商周。以後那是政治上統一,秦始皇滅了六國之後,統一全中國。中國從這個統一之後,一直到今天還維持大一統,這是湯恩比博士非常佩服的、非常尊重的。統一就不會有內亂,不會有國際上的戰爭,不會有,刀兵劫就可以免掉了。
中國的復興、中國的崛起,將來肯定像上古的三代、往後的漢唐,是以文化達到和天下。世界國家、種族、宗教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人們能夠過到真正幸福的生活,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大同之治。用什麼方法?用教育,夏商周的統治用教育,中國古代一直到晚清還是用教育,沒改變。有非常堅強的民族自信心,對老祖宗尊敬,對老祖宗的教誨不敢隨便變更,為什麼?它是幾千年經驗累積下來的。變更就出問題,出了問題沒法子解決,真正解決還要把老東西拿出來。這就是我們背離老祖宗的教誨,災難就會現前。
要回歸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目的,教我們回歸自性,就是回歸本性本善。《大學》開宗明義一句話就講清楚了,「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明德是體,大乘佛法裡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叫明明德。明明德之後是什麼?親民,親民就是仁慈博愛。落實在事相上,在生活、在工作、在統治管理這個國家,方方面面的止於至善。生活止於至善,工作止於至善,無論哪一行都止於至善,我們從事於佛陀教育這一行也是止於至善。每個行業都止於至善,妙極了!挑不出毛病。
用什麼手段能達到目的?教學為先。我們看每一尊佛國土,佛國土為什麼那麼好?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模範,就像經上所說的,諸佛如來「今現在說法」,他在教學!諸位看看《四庫全書》裡頭有記載,清朝開國那些帝王,康熙、雍正、乾隆,這是清朝最盛的時代,大概有一百五十年,怎麼盛起來的?做帝王的人帶頭,帝王把儒釋道專家學者請到宮廷裡面上課,皇上帶著嬪妃、帶著文武大臣學習。學完之後,老師講完之後,皇上帶著大家做學習心得報告。就像我們現在學習《無量壽經》,這一個星期七天,一、三、五、星期日四天,我們學《大經科註》,二、四、六我們同學在一塊做學習報告。我怎麼學?把心得、感想向大家報告分享,這裡頭有研究討論。當時帝王真幹,那他底下大臣哪個不幹?各各都幹了。
現在我們丟掉了兩百年,再要復興談何容易。已經把它否定了,把它當作糟粕丟掉了,現在把它從垃圾桶再找回來,你就想這人什麼味道,多困難。可是現在要知道,現在科學的工具好,古時候沒有,皇上在宮廷上課,只有些大臣能夠參與,少數,多數人只是聽說、傳說,沒見到。現在有科學、有技術,國家領導人禮請這些專家學者在大講堂上課,經過電視廣播,全國人看到,全世界人看到。要多長的時間能恢復?我相信頂多兩年,快則一年,就能達到過去五十年、一百年的效果。這傳播的工具太好了,領導一帶頭,全國就振奮起來了。
我也有個妄想,我這個妄想是,非常可能將來的學校完全用電視、用光盤來教學,沒有老師了。為什麼?師資缺乏,師資斷掉了。一代不如一代,事實在眼前,我這一代跟我老師那一代差距太大了。我這三個老師,我算是很認真學習的,但是我跟他們比,無論在德行、在學問、在智慧,他們打一百分,我們頂多只能打十分,有這麼大的差距。我們跟下一代的來比,我們有十分,他們大概一分。這怎麼辦?所以用光碟來授課。
授課怎麼授法?基本的課程、紮根的課程不能變,童蒙養正有十幾種教材,都不長,那都是日常生活,必須把根紮好。讀書有這個根柢、有這個認識,養成習慣了,你喜歡哪一門東西選一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就天天盯著這部書,每天讀它,遍數愈多愈好。像我們現在學的《無量壽經》,非常適合現在人,它不太長,它也不算短。讀熟了,能夠背誦,從頭到尾念一遍五十分鐘,念得快的四十分鐘。五十分鐘,一天讀十遍、一天讀十五遍,讀十個小時,這十個小時在修什麼?在修禪定。為什麼?讀書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不求解義,只求讀得清楚、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只求這個。念個三年五載,其義自見,這本書裡頭的意思豁然就明白了。為什麼?你的心清淨了,就透小智慧;你的心平等了,就透大智慧;真正覺悟,跟自性通了,用這個方法打通了自性,讓自性裡面無量的智慧透出來,這經全通了。一經通一切經都通,佛法通了,世間法也通了。大乘佛法裡頭有科學,我們這部書裡頭有,有近代的科學,有哲學,你全通了,妙,真妙!佛陀教育,中國傳統教育受佛教的影響很大,佛教教學這些理念、方法傳到中國來,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乃至於所謂三教九流都接受了。儒、道帶頭統統接受了,所以中國人有智慧。
中國人為什麼不走科學道路?那個道路不圓滿,那個道路是個危險的道路。外國人走這個道路,險道,冒險,用得不好會毀滅地球。所以中國不走這條路,中國走人文這條道路,人文是最健康的,湯恩比贊成。現在的機械化的農耕,用這些農藥、化肥,他反對,他說最健康的農耕是過去那種人工栽培,最健康的。這個事實真相現在已經暴露了,用科學技術培養出來這些農作物確實不健康,讓我們今天飲食提心吊膽,沒有安全感。中國五千年來,藥材用的是植物,大多數是植物,今天土壤裡頭有化肥、有農藥,所以栽培的這些藥材也出了問題,這個對於民生問題帶來嚴重的影響。
所以我們讀湯恩比博士的這些書,愈讀愈歡喜,他把這些利、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讀了之後,對中國老祖宗那個信心、恭敬心自然就生起來了,這是一本好書。我們常常在想,湯恩比博士的著作非常豐富,他的一些訪談在報紙、在雜誌上有不少。這些年我都在想,如何能把他對於東方文化這些文字、這些講演,把它蒐集做一本書,我們所想要知道的。這也是難事,沒有想到日本人替我們做好了,我們很感恩。這本書傳到中國,中國人翻譯出來,把書名改了,它原來的書名是《湯恩比的中國觀》。我這邊有一本,《湯恩比的中國觀》,這是原文,日本人寫的,用日文寫。在中國翻譯的,翻譯的本子書名是《未來屬於中國》,這句話是湯恩比博士自己說的,他在晚年非常強調這個理念,未來的世界中國人統一。用什麼統一?用文化統一。
我們能夠理解,他這種觀察是根據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夏商周三代,跟後面的政治統一之後,漢、唐每個朝代出現的太平盛世。中國周邊的列國,這些小國家統統來歸附中國,中國人沒有用武力,沒有強迫,要他投降什麼,沒有,自動來的。完全是仰慕中國統治的道德、這些方法,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動來學習、來請教。他說將來世界是這個樣子,特別提醒,東方文化是以中國為核心,還有三個衛星文化,韓國、日本、越南。這三個國家跟中國往來兩千多年了,這三個國家過去用的文字是用漢字,用文言文,他們跟這個文化有深厚的根。這四個國家要是團結了,從文化上團結了,就能影響全世界。那是全世界人的幸福,戰爭、災難永遠不會發生,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會推廣落實到全世界,給地球創造了盛世。如果世世代代把教育辦好,這個盛世是千年萬世,地球變成了天堂,地球變成了極樂世界,我們對這個有信心。湯恩比晚年念念天天想這個問題,慈悲到極處,他有真實智慧,帶給我們真實的利益,我們要好好認真學習。我們看這部經,淨宗法門第一稀有之法,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上,第一稀有的文化。外國人搞清楚、搞明白了,他來教導我們,我們起死回生要靠他。這是我們讀了這一句感觸非常深。
下面說,「故現是前所未見之瑞」,阿難尊者是佛的侍者,對佛這次講經之前放光現瑞,這個瑞相過去從來沒見過的,第一稀有,佛說的這個法門就是第一稀有的大經。「故本經中續曰:從昔以來」,這阿難尊者說的,「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此表阿難雖久侍佛側,但如斯瑞像,前所未見」。阿難是佛的侍者,天天沒有離開佛陀,佛陀放光現瑞他見得很多,但是像這樣殊勝的沒見過。在佛的放光當中,光裡面能看到十方諸佛剎土,所以生稀有心。「見此光明,心中歡喜,乃起希有難遭之想」。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禮讚陳辭」。先看到他的「禮敬」: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於是阿難從座而起,袈裟被體,袒露右肩,此名偏袒右肩,乃比丘致敬之極」。『偏袒右肩』是待命,佛有什麼指示,要他去幹什麼,他動作敏捷。跪的時候一個腳跪在地下,起來方便,已經準備好了。他袈裟本來包在身上,那做事不方便,露出一個膊子來,做事方便,這是最恭敬的禮節。「合掌者,合左右兩掌之十指,故又名合十」。合十是什麼意思?「印度以合掌表敬禮,表一心專注」,就這個意思。十個指頭表心散亂,合一,把所有妄念、雜念放下,專心,取這個意思,用這個來代表「一心專注,恭敬之儀」。
下面阿難說話了,請教,「陳辭」。這裡頭分兩小段,第一段「最勝奇特」,這是讚歎。
【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白」,表白,下對上,『白佛言』。上對下用告,告訴。現在人,我們看小孩朋友,對他媽媽講,我告訴妳;對他老師講,我告訴你。這不可以的,告訴是上對下的,下對上要白佛言。在古時候這是很重要,不能夠失禮。「阿難長跪合掌,向佛陳說,敬發所問」。先讚佛,「入大寂定,離一切散動」,散是指心,心散亂,動是指身,我們講心浮氣躁,這是很不恭敬。古時候的教學,學生心浮氣躁的時候,老師不教,老師一定在旁邊入定,等到學生心都定下來,身體不妄動了,這個時候才開始教學。所以「究竟寂靜,謂之大寂」。
「大寂定者,如來所入之禪定」。《涅槃經》第三十卷講:「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娑羅雙樹間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滅度。他老人家一生沒建道場,平常的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晚上在樹底下打坐休息,白天上午出去托缽,托缽回來再一起,現在講的是用齋,就是吃飯,生活非常簡單。教學也是在樹下。老人家離開我們也在樹下,就是娑羅雙樹,在這個地方入大寂定,就是大般涅槃,離開我們了。
大寂定這個意思很多,《甄解》裡頭說,這是日本的淨宗祖師大德《無量壽經》的註解,「《甄解》云: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就是念佛三昧,用念佛這個方法得到的三昧。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是禪定。「故知大寂定,通說即為佛之禪定,名大涅槃。若按今經,則指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稱寶王三昧,為三昧中王。今日世尊開演淨土法門,故入念佛寶王三昧。」佛說法先入定,然後再講,說明佛所說的這一切法,字字句句是從定中流出來的。定中流出來的是什麼樣子?他不通過起心動念,他不通過分別執著。我們說話要想一想我該怎麼講法,這是第六意識,這個言語是意識裡頭流出來的,佛不是,不通過心意識。
六道凡夫、十法界的聖人都沒有離開心意識,法身菩薩離開了,轉八識成四智,這法身菩薩。所以從法身流露出來的言語是真言。真言是什麼意思?沒有意思,所以你不能說它有意思,你說它有意思,那是凡夫,它沒有意思。它起作用的時候是無量義,經典本身沒有意思,學習的時候有無量義,怎麼講都講得通,它是究竟圓滿,靈活、活潑。無論遇到什麼問題他都能解,這叫真實智慧。這種智慧超越時間,三千年前的社會管用,三千年今天的社會也管用,三千年以後的社會還管用,永遠管用,它從性德流的,它不是知識。知識是有侷限性的,還有後遺症;智慧沒有侷限性,沒有後遺症。
那我們就要知道,學佛是學智慧,不是知識。用科學這套方法,它是求知識,行,學心性這門學問走不通,科學方法行不通。所以,心性學問需要的條件,真誠,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通常中國人喜歡簡單,講兩個字,誠、敬,誠敬裡頭有清淨、有平等。就是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有清淨平等覺,這是當機者,他一聽就懂,一看就明白,他不需要學,他只要具備這個條件,清淨平等覺。釋迦牟尼佛具備這個條件,在畢缽羅樹下入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一年他三十歲。見性之後說出這麼多經典,四十九年天天講經教學,這麼多經典,誰教他的?沒人教他。從哪裡學來的?他沒有去學,自己開悟的。所以佛法沒有別的,開悟你的自性,你的自性有無量智慧、有無量德能、有無量相好,都不是外頭來的,是你自己本有的。《楞嚴經》上佛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成佛了,有沒有得到?沒有,那些全是自性本有的,它不是新得來的,是本有的。
智慧包含知識,知識裡面沒有智慧,不一樣。西方東西是知識,科學、哲學都屬於知識;東方東西屬於智慧,不但科、哲是智慧,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是智慧,喝一杯茶、吃一餐飯都是智慧。這東方文化,在這個世界只有這麼一家,一定要知道珍惜。難得習主席搞清楚、搞明白了,也給我們講清楚了,還在不斷的在宣揚。我們決定不能疑惑,相信歷史給我們做見證,五千年的承傳不是短時間,千萬再不可以有糟粕之想。有些方式、方法古今不一樣,社會變化很大,中國留下的東西,精神永遠不變,事相是可以常常去改變。譬如行禮,古時候最敬禮,佛家是三拜,中國明清是三跪九叩首,現在最敬禮是三鞠躬。形式要現代化、本土化,精神,精神是法性、是自性、是真心,那完全是平等的,那不能改變的,那一改變就是妄心了,那不能動的。所以有理有事,事上可以隨緣,理上不能改變。理,無非就是一個孝、就是一個敬,如何把孝道、把師道,師道代表敬,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圓圓滿滿做出來,那就是盛世,那就是諸佛國土。
這些事實真相迷失了,文化丟掉了,現在我們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無所適從,到底學哪個好?外國人羨慕中國,中國人自己不要了,怎麼辦?是不是等到有一天,外國人完全學中國的,咱們再跟外國人學習,會不會走這個路子?我想有這個可能。《群書治要》這本書,如果有一天被翻成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字,我相信有人會把它圓圓滿滿做到。那時候他這個小國、他這個城市,就是天堂、就是極樂世界,每個人看到了都會生歡喜心、都生恭敬心,都向他學習,世界才能進入大同。中國人理想當中的大同世界,就是一切人、一切族群、一切宗教、一切國家都能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和睦相處。整個世界人與人都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佛經上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所以用念佛這個方法得清淨平等覺,念佛三昧就是清淨平等覺。真心現前,清淨平等覺就是自性,中國人講的本性,本性的體就是清淨、就是不動。這五個字裡頭,清淨、平等就是中國老祖宗講的本性;本善是什麼?本善是覺悟,不迷,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念念覺而不迷。什麼是迷?著相就迷了,著相就染污了,著相心就動了。學不著相,真修行,不要把一切假東西放在心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換句話說,凡所有相都不應該放在心上,包括佛法。佛法對小學、初級要他放在心上,這是善法;到契入境界的時候就不能放在心上了,放在心上不能成就三昧。三昧是什麼?自性本定,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是自性本定。
所以自性本來是定的,像水一樣。我們供水,供水就代表自性,水乾淨、沒有染污是清淨心,水平等,沒有波浪、沒有波動,代表平等心,清淨平等起作用就是覺而不迷。佛像前面供這一杯水表這個意思,不是給佛用的,讓我們看到一杯水,就想到佛的用心就是這杯水,我們要學佛,就要學水的清淨、學水的平等。照見萬物那就是覺,他能照見,他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他用的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自性、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本性。用這個心生活,用這個心工作,用這個心待人接物,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表法就表這個。他的清淨平等覺跟他念佛那個佛號一樣,從來沒有丟失過。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如是,一切如來之所修、一切如來之所證、一切如來之所教化眾生都不離這個,所以這是第一稀有之法。我們通常講戒定慧三學,就在這一句裡頭,清淨是戒,平等是定,覺是慧,戒定慧三學圓滿具足。
持戒的目的是得定,修定的目的是開悟,淨宗法門就用一句佛號,六字洪名,這還了得!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抓住這句佛號,其他的世法、佛法統統放下了。那就是什麼?跟海賢老和尚走了,他就是這個修行方法,他成功了。成功之後一生不捨棄,還是一直念下去,一生不拐彎,不拐彎是決定不夾雜其他東西進去,第一稀有。夾雜就不是第一稀有,夾雜就變質了,那真可憐。本來一生成佛,一夾雜這個希望沒有了,馬上到六道裡頭去,輪迴去了。
所以,念佛三昧叫寶王三昧,為三昧中王。念這句阿彌陀佛,不知道是在修禪定,禪定裡頭的無上法門。這句佛號,把大小乘佛法、顯教密教全包括在其中,一樣都沒有漏,將來的成就是大圓滿,得到三昧之後,無有一法不通。今日世尊開演淨土法門,故入念佛寶王三昧,這相應,用的是什麼心,說的是什麼法,心口相應。
『住奇特法』。《淨影疏》裡頭說,「佛所得法,超出餘人,在世所無」,這個世間沒有,叫「奇特」。佛所得的法,蕅益大師給我們講清楚了,釋迦牟尼所得的法,得什麼法?念佛成佛之法。這是真的,現在講的人不多,眾生福薄,古大德還有說的。這都給我們表法,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各各都為我們說法表法,我們要會看會聽,你才能學到。不會看、不會聽,當面錯過,那是什麼?自己的煩惱習氣很重,粗心大意,沒有恭敬心,有懷疑,半信半疑。半信半疑的人太多太多了,他跟老修,老修如如不動,他干擾不了他,但是初學的人很容易被他干擾。他要不要負因果責任?要,他要負斷人法身慧命的責任,這個業可造大了,太可怕了。殺人身命罪小,斷人慧命罪大。
這個人修的有福,五戒十善修得不錯,你把他殺死了,他四十九天又到人間來,又得人身,所以這個罪不算重。他這一生得遇到佛法,他來生得人身能不能遇到佛法?問題可就大了。如果一生不遇到佛法,他迷了,下一生更不可能,不知道要迷到哪一生才有那麼個機會再碰到。這是說明,斷人慧命的罪業比斷身命要大太多太多,說明佛法難聞,說明淨土是難中之難,說明像夏蓮居老居士這種會集本、黃念老的這個集註太難得了!你把人家這個機會斷掉了,這還得了?他要是個明白人,要知道事實真相,決定不敢做。了解事實真相的人,決定深信切願求生淨土,什麼力量都沒辦法改變他,像海賢老和尚一樣,真搞明白、真搞清楚了。
下面,念老又引《合贊》說:「濟凡祕術,今日將說,故曰住奇特。」凡是六道凡夫。濟是救濟。六道凡夫太苦了,救濟的方法有,很多,很不容易。只有一門,很容易又很快速,縱然造作五逆十惡,你那口氣沒有斷就有救,斷了沒救了。這一口氣沒斷,勸他念佛,他要真肯接受,臨終的時候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個法門還得了嗎?還有哪個法門能比這個更殊勝的?找不到,沒有了。這個方法今天要說,所以稱讚世尊住奇特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