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

注册日期:2016-12-24
访问总量:190222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五灯会元》禅宗公案解(2)


发表时间:+-

《五灯会元》禅宗公案解(2)

3、一僧洗钵次,师(普愿)乃夺却钵。其僧空手而立,师曰:“钵在我手里,汝口喃喃作么?”僧无对。(《五灯会元》卷三)

(白话文:一个僧人在洗刷钵,“普愿禅师”夺走了钵,那个僧人空手站着,禅师说:“钵在我手里,你嘀嘀咕咕做什么?”僧人没说话。)

如果说此公案的作者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兴奋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兴奋之情,作者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看人们做出奇怪的动作。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兴奋之情,作者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僧洗钵次,师乃夺却钵”。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兴奋之情,作者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兴奋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兴奋之情,作者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事物,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想要查明在其出现之前发生了什么,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想要看出其结果,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意味着“明知故问”的“钵在我手里,汝口喃喃作么”,做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其僧空手而立,师曰:‘钵在我手里,汝口喃喃作么?’僧无对”。

“产生兴奋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师(普愿)因至庄所,庄主预备迎奉。师曰:“老僧居常出入,不与人知,何得排办如此?”庄主曰:“昨夜土地报导,和尚今日来。”师曰:“王老师修行不力,被鬼神觑见。” (《五灯会元》卷三)

(白话文:“普愿禅师”因故来到一个村庄,迎接的庄主事先有所准备。禅师说:“我每次外出都不告诉别人,你怎么就做出了这样的安排?”庄主回答:“昨天晚上土地神告知,说您今天会来。”禅师说:“王老师我修行得还不够,被鬼神看出了行踪。”)

如果说“普愿禅师”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惊喜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惊喜之情,“普愿禅师”必须有某种个性,喜爱奇怪的事情。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惊喜之情,“普愿禅师”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自己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师因至庄所,庄主预备迎奉。师曰:‘老僧居常出入,不与人知,何得排办如此?’庄主曰:‘昨夜土地报导,和尚今日来’”。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惊喜之情,“普愿禅师”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惊喜之情能够激活人们强烈的自我意识,“普愿禅师”因此想起自己的姓氏——“王”,因此想起自己的身份——“老师”;就能够意识到此一惊喜之情还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惊喜之情,“普愿禅师”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些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事物,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意识到有朝一日连鬼神也会对自己无能为力,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想要将其反面当作现在的自己还不够成功的原因,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努力修行”做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王老师修行不力,被鬼神觑见”。

“产生惊喜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浏览(3365)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