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芦

注册日期:2013-09-24
访问总量:302479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他撬动了红色帝国


发表时间:+-

读书札记:他撬动了红色帝国

《间谍与叛国者》(The Spy and the Traitor)是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的传记。这本书是2020年比尔盖茨的推荐书之一。戈尔季耶夫斯基是克格勃特工。体制内的经历使他痛恨共产党专制。他主动给英国提供了大量情报结束了冷战,避免了核战争,帮助促进了苏联红色帝国的瓦解。不太喜欢这类题材的书。但是看完之后,和比尔盖茨的意见相同:非常精彩的书,值得推荐。
     

spy and traitor.jpg

这是看过的最好看的非虚构间谍故事。跌拓的情节,戏剧的发展引人入胜。几乎不用添加任何元素就可以拍摄成一个扣人心弦的电影。很纳闷好莱坞拍了那么多烂片,却没有触及这个题材。描写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不时穿插着幽默。也有对人性的刻画和人情的温暖。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在共产党专制下生活的人常常过一种双面生活:对挚爱的亲人,隐藏真实的自我;在外部世界面前是一种人,内心却截然不同。戈尔季耶夫斯基对亲人隐瞒间谍活动是一种痛苦,也是人性的扭曲。人的一生很多时候都要在“忠诚与谨慎,生存与爱之间做出抉择。” 在众所周知的一些国家里,为了事业而出卖最亲密的人,一直是检验公民忠诚度与思想纯洁性的终极试金石, 看他们会不会将政治责任置于对婚姻的忠诚之上。在被克格勃怀疑之后,他劝说妻子和自己一起逃亡的不成功尝试,只好独自出逃,被迫忍受和亲人长时间的离别。

间谍的主要动机可以用MICE表达,即金钱(Money)、意识形态(Ideology)、胁迫(Coercion)及自我价值感(Ego)。促使戈尔季耶夫斯基对母国政权从不赞同到积极抵抗是因为意识形态。在西方的生活让他认识到苏联宣传的欺骗性;他读了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和奥威尔和索尔仁尼琴作品,了解苏联的真实历史,也充分领略了民主自由。柏林墙的建立和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使他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效忠的政权的真实面目。他对苏联制度的态度由疏远转变为憎恨:“对无辜人民的野蛮攻击,让我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憎恨。”

苏联对西方的恐惧、无知和偏执,使他们相信西方会对苏联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战争。克格勃发动了代号Operation RYAN的预警,要求全球的克格勃特工对西方关键的非正常活动进行核查,任何反常迹象都可能标示西方将对苏联发动核打击,苏联将提高战备级别,必要时启动先发制人的核战争。当时北约正在展开代号“优秀射手”的例行演习。苏联对此非常恐慌,认为西方正在演习的掩护下,对核打击进行最后准备。为此苏联提高了战备等级:驻东德和波兰的飞机装载了核武器,大约70枚SS-20导弹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搭载核弹的潜艇在北冰洋冰层下躲避,并提高了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战备等级,准备发射核导弹。世界面临着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危险的时刻。1983年9月26日,苏联的预警系统把云层误认为多枚美国发射的导弹,差一点儿就启动报复性核弹还击,只是由于值班军官彼得罗夫的理性战胜了服从,违反流程没有按动核弹发射按钮,才避免了世界的毁灭。

戈尔季耶夫斯基及时将Operation RYAN的情报传递到军情六处,让里根和撒切尔意识到和苏联的侵略威胁相比,苏联的焦虑给世界带来的危险更为严重。 “优秀射手”演习标志着一种转折,开启了一个缓慢而明确的缓和时期。里根政府开始不再大肆宣扬反苏言论。撒切尔也决心和莫斯科接触。中情局内部总结认为:苏联对“优秀射手”演习产生的恐慌,是“冷战的最后一次骤然升级”。“戈尔季耶夫斯基的情报让里根总统恍然大悟……戈尔季耶夫斯基通过军情六处对华盛顿发出的及时提醒,让事态免于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改变世界的伟大间谍为数极少,戈尔季耶夫斯基位列其中。他在历史关键时期传递的情报,不仅揭露了苏联情报机构的动向,而且透露了苏联领导人的想法和计划,并因此改变了西方对于苏联的看法。他冒着生命危险背叛了自己的祖国,让世界变得安全了一些。

1985年九月,中情局局长比尔·凯西专程前往英国请教戈尔季耶夫斯基。戈尔季耶夫斯基建议美国不要和苏联交易和分享核武器防御技术;“继续施加压力。戈尔巴乔夫知道,他们无法在经济投入上超过你们。你们的技术比他们的先进。莫斯科会拼命追赶星球大战计划,在一场根本赢不了的技术军备竞赛中,投入大量金钱。从长远来看,‘星球大战’计划会摧毁苏联的体制。” 他是一名战略性大师,准确解读了克里姆林宫心理。之后举行的日内瓦峰会上,里根正如戈尔季耶夫斯基所建议的那样,拒绝在“星球大战”项目上让步。1990年,戈尔季耶夫斯基预言实现,苏联解体。

书中最精彩的是第三部分:对戈尔季耶夫斯基营救。对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计划的实施,一连串扣人心弦事件的发生:发暗号,接头,启动计划,撒切尔批准,摆脱跟踪,乘火车逃离,在克格勃车队跟踪下藏进汽车后备箱,通过边境检查哨和逼近的警犬...。

撒切尔的秘书为了尽快得到首相的批准,自掏腰包购买机票。撒切尔立刻批准了营救行动。她认为英国对拯救他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说:“我们必须对我们的特工信守承诺。”英国必须竭尽所能地营救他,无论带来何种外交影响。

戈尔季耶夫斯基出逃前仔细地打扫屋子,洗衣服。他的潜意识想给追捕他的克格勃留下好的印象,赢得对手的尊重。戈尔季耶夫斯基和朋友告别,特别提到了毛姆的《哈林顿先生送洗的衣服》,讲的是一名英国间谍通过芬兰逃离爆发革命的俄罗斯的故事。表现了他的幽默,也表明了他在文化上的优越感。他的叛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上的叛逆,是对苏联庸俗风气的一种抗议。逃亡小组在列宁十月革命的指挥部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花园中密谋,既是讥讽,又是挑衅。

还有那引开警犬的薯片和婴儿尿布,跨越苏芬边境后非常应景应时应情的音乐西贝柳斯的《芬兰颂》。细节紧张又幽默,温馨而感人,充满人性的光辉。

出卖戈尔季耶夫斯基的中情局间谍埃姆斯酗酒、平庸。让人惊诧的是中情局注意到他有酗酒、办事拖延和爱抱怨的毛病,但从未认为他应该被开除。这样的人居然在中情局工作了三十多年,并被委以反情报中心的对苏情报组负责人的重任。为了钱,埃姆斯主动向苏联出卖情报,导致至少10名美国特工遭到处决,也导致了戈尔季耶夫斯基的暴露。埃姆斯出买情报换取460万美元,10年后才被发现。埃姆斯为了一个他不愿生活其间的国家服务,而戈尔季耶夫斯基选择的是他向往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将捍卫这种生活方式视为自己的使命。表面上他们都是叛国者,但是戈尔季耶夫斯基背叛的是一个政权,而埃姆斯背叛的是他认同的制度、文化和传统。

书中多次提到冷战初期的金·菲尔比。菲尔比因为意识形态主动为苏联当间谍。从菲尔比到埃姆斯,体现了苏联作为红色灯塔国的衰败。冷战初期,很多进步主义知识分子向往苏联,到了八十年代,埃姆斯做间谍纯碎为了金钱。苏联的专制和反人类性充分暴露。用戈尔季耶夫斯基的克格勃同事的话,“有哪个理智的苏联人没点不同意见呢?伦敦情报站的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是异见者,我们都喜欢西方的生活。” 共产主义并不是靠军事挫败的,它是被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挫败的。苏联领导人既不能给他们的人民提供基本的物质繁荣,也不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他们打输了意识形态的战争。今天和80年代有些相似,世人已看清中共的真面目,我们正在见证另一个帝国在意识形态和合法性上的失败。

作者说:戈尔季耶夫斯基是他见过的最勇敢的人,也是最孤独的人。


浏览(5845)
thumb_up(32)
评论(1)
  • 当前共有1条评论
  • fangbin

    但是戈尔季耶夫斯基背叛的是一个政权,而埃姆斯背叛的是他认同的制度、文化和传统。

    今天和80年代有些相似,世人已看清中共的真面目,我们正在见证另一个帝国在意识形态和合法性上的失败。


    这两段话说得十分精彩。凡是有精神追求的人,怎么可以设想在中国大陆目前的状态下生存?而且中国大陆目前的状态还能持续上百年?

    屏蔽 举报回复